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8 15:36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用牙齿行走

  □陈梅

  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的“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

  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们,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

  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学家们。当动物学家来到北极的冰雪世界,走近海象这一庞大种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些庞然大物竟然用嘴巴上长着的两只尖利的长牙钩住冰面,然后带动身体前行!遇到冰山时,它们也是用这对长牙,像登山运动员手中的冰镐一样,一步步地刨住光滑的冰体,然后一点点地向上攀登——它们居然用牙齿行走!

  海象的嘴巴上,长着一对巨大的牙齿,最长可达一米,重约4公斤,特别引人注目。长牙其实是自上颚长出的犬齿,与象牙一般无二,且一生都在长个不停。在动物学家的印象中,这对长牙应该是海象攻击敌人时,不可或缺的武器或是捕食的工具,谁知它们竟然用作行走的脚和腿!正是靠着这对长牙,海象们才能在冰面上行动自如,迅疾如风,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动物学家们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在远古,最初的海象也像海豚、海狗一样,在岸上靠身体的冲力一耸一耸地向前爬行。因此,它们常常因行动迟缓而遭到攻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进入北极圈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到处是冰雪,海象们原有的行走方式行不通了,且它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上度过,于是,海象们便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这种独特的“象牙行走法”!

  世间有很多的事情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一切皆有可能!”当我们陷入四面维谷的境地时,开动脑筋,激活智慧,往往会“急中生智”而杀出一条匪夷所思的新路来:没有四肢,就用牙齿行走;缺少力气,就用智慧谋生……生活中的很多奇迹和成功,常常就是这样诞生的!■

  适用话题:灵活运用特长、潜能、进化

  (吴月莹荐自《潮州日报》)

  不要在石碑上留下我的名字

  □佚名

  宋朝长安有位心灵手巧的石匠,姓安名民。当时不少著名的石碑,都出自其手。

  公元1103年的一天,府衙的官员找到了石匠安民并告知:府衙已经接到了朝廷颁布的文告——《元佑党籍碑》。该文告号令全国各地都要刻石立碑,昭示全国,警示天下。因此请他来刻《元佑党籍碑》,并给酬金百两。府衙的官员还特别告诉他,此碑是至高无上的御碑,因为碑额的五个大字——“元佑党籍碑”,是宋徽宗赵佶的御笔墨宝。不仅如此,御碑的碑序和党人名单,是宋徽宗命宰相蔡京所书。能为此御碑刻字,对他这个普通的石匠来说,简直就是千载难逢、光宗耀祖的莫大荣幸。

  尽管安民无力抗命,但心中却另有盘算。他知道,对司马光等元佑老臣的忠奸善恶,官家和民间的评价大不一样。朝廷指其为“奸党”,百姓却赞之为“正直”。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之所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将司马光等上百人打成“奸党”,或关押,或贬放,并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完全是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司马光等元佑老臣打下去,将权力夺归己手;另一方面是大搞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一套,借此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让天下臣民乖乖地驯服。于是,他婉言推辞说:“我是一个笨拙的草民,哪里知道立碑有什么意思?不过,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天下人都称赞他人品正直,但现在你们却要我在石碑上刻写他是什么奸邪小人,像这样的话,不用说给百两酬金,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忍心去刻啊!”

  府衙的官员听后恼羞成怒,要治安民以重罪。迫于权力的淫威,安民无奈地说:“如果朝廷非要我刻,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千万不要在石碑上留下我的名字,不能让后人知道御碑是我刻的。我最怕留下自己的名字而遗臭万年,得罪了后世的天下人。究竟谁是谁非,将来后人定会有公正的评说。”

  不错,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忠奸善恶,终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而不会永远听凭于权力的摆布。

  公元1106年,即御碑树立4年之后,宋徽宗不得不指派太监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地将立在皇城端礼门的《元佑党籍碑》毁了,并“赦除党人一切之禁”,为司马光等人彻底平反,而弄权误国的宰相蔡京,被以北宋“六贼”之首的恶名,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石匠安民则因知荣知耻,不为名利诱惑,固守做人的良知和底线,而青史流芳,为人称颂。

  史学家评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真正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并不是皇帝的御碑、石碑,而是百姓的口碑、心碑。■

  适用话题:正直、权宜之计、民心

  (范国民荐自《做人与处世》)

  湍流与活水

  □段奇清

  非洲刚果河的下游,其仅320公里的印加河段,却有着美国密西西比河5倍的流量。那轰然如雷鸣般奔腾的流水,千万年来,让陆地上的一切生命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印加河段那湍急的水流像无数急骤而力量巨大的鞭子,重则将鱼儿于一瞬间抽打成水浆齑末,轻则将那鱼群冲撞得七零八落,最终因各个鱼儿不能相遇,无法繁殖而消亡。多少年来,科学家皆认为这一段湍流是鱼鳖虾蟹等水中生命的坟墓,仿佛是地地道道的死亡之水。

  然而不久前,进化生物学家对印加湍流附近水域中的鱼类开展研究,其结果让进化生物学家感到惊异:湍流对包括鱼类的所有生命个体都是致命的,却也孕育了若干种新鱼类物种。眼下,研究人员用DNA差异法,已确定了印加湍流至少孕育了4个鱼的新物种。

  世界上最大、最致命的湍流,也是生命的活水,是孕育新生命的摇篮。

  人生亦是如此。人们无不喜欢平静,但是,波澜不惊的生命河流,充其量只能生活着一群拘泥守旧、固步自封的人。而在生命的激流中,消失陨灭的只是那些不思变革、过惯了平稳日子的人。勇于向磨难、挫折挑战的人,也就会有着超越自我的蜕变与发展。

  苏东坡曾说:“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这里的“变”指的是变故,是遇险和罹难。“用危而求安”,甚或用危来引起蜕变,这才是大智大勇,是一般人很难拥有的。■

  适用话题:危而求安、危与机

  (鲁达荐自《甘肃日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