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错的小数点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8 16:49

  1933年,16岁的卢嘉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期间,卢嘉锡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为此,卢嘉锡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聪明。

  一次,学校举行化学考试,最后一道分析题非常难,全系只有卢嘉锡一个人找到了解题的方法。不过,在计算时,由于粗心,卢嘉锡将小数点算错了一位。等到卷子发下来后,卢嘉锡吃惊地发现,阅卷的区嘉炜教授只给了他四分之一的数分。

  当时,卢嘉锡正为自己能解出那道难题而得意,当看到教授给自己打了一个如此低的分数时,感到很委屈,他愤愤地说:“老师的这种做法也太过分了,我的结果与正确答案只差了那么一个小数点……”

  看到卢嘉锡满脸不服气的样子,区嘉炜教授表情严肃地说:“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除了你四分之三的分数,就是给你敲一敲警钟。别小看了小数点,它造成的巨大错误无法估量。”听了区教授的教导,卢嘉锡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如何才能彻底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卢嘉锡苦苦思索,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得出正式结果之前,先要大致估计一下。从此,不论考试还是做练习,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进而毛估一个答案,如果自己计算出的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赶紧仔细检查计算的全部过程。卢嘉锡就是凭着这种做法,克服了由疏忽引起的差错,化学成绩提高得更快了。

  卢嘉锡自己的座右铭为:“从事科学工作,要勇于迎接问题,善于解剖问题,勤于讨论问题,坚于解决问题。”他正是通过这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成长为著名的化学家。

  (毛尚君荐自《中国花卉报》)

  姚秦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