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日本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0 15:21

  二战中美军对日本的战略性打击,除了空中轰炸,还采取了海上封锁战略。在1945年春天之前,美军海上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往来南洋的海运船只,此后又以潜艇、飞机和布雷攻击阻止日方从朝鲜、中国东北向本土运粮。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说:“对付日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什么也得不到。”

  日本发动战争时,国内需要的多数工业原料及三分之一的粮食依靠海外输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运输船的生产量一直赶不上被美军潜艇击沉的数量。从1945年上半年开始,因美军在菲律宾、冲绳相继建立了航空基地,开始对日本的本土港口实施战术性攻击。

  日本在战时前后拥有一千多万吨位的船舶。然而在战时被美军击沉了八百八十三万吨,战争结束时只剩一百五十多万吨船只,其中大多又被炸伤不能出海,海运能力等于丧失了90%以上。

  在战争末期,日本见通向南洋的海运线断绝,便将剩余的船舶大都集中于日本海和对马海峡,保持通向朝鲜这最后一条海运线。美军从1945年春天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封锁战--“饥饿战役”,目标主要是要断绝日本的粮食供应,以造成全国性的大饥荒。

  战前日本每年约自产大米一千万吨,大麦等其他粮食约四百万吨,只能保障七千多万本土居民需求的三分之二,缺口就靠从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征粮弥补。开战后,日本本土农业萎缩,外来粮食更是维持军民吃饭的命脉,美军正好瞄准了这一“命门”。

  1945年3月27日,美军出动九十二架轰炸机飞抵下关海域,将数百枚水雷投入预定海域,切断了通向朝鲜釜山的海运线。美军潜艇也进入日本海,不断攻击运输船并协助布雷,一个月内便将三十五艘舰船击沉炸沉。接着,美军布雷规模越来越大,到8月初共布雷一万两千多枚,导致日本六百七十艘舰船被水雷炸沉和严重损坏,本岛因海运完全瘫痪,几乎变成一座“死岛”。

  日军面对美军的布雷显得束手无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过去认为水雷只是一种防御性武器,长期不重视,没有建造多少扫雷艇;二是完全丧失了制空权,日军的扫雷艇(包括用渔船改装成的)在美机轰炸下很难出海作业。

  “饥饿战役”实施只四个月,日本高层在7月间的战争研讨会上便承认,到这年秋季工业生产就会因丧失原料基本停止。此时农村青壮年大都被征入伍,田地上主要靠老人和妇女耕作,又没有化肥农药,这一年日本大米的收获量降到六百六十万吨,加上其他杂粮也只有九百万吨粮食,达不到正常需求的40%。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再度下调配给标准,居民每天只供给粮食二百九十克,除了有积蓄、有权势的家庭以及军人外,其余人都陷入饥饿之中。

  到了这个地步,了解粮食供应内情的日本政府官员都私下哀叹,若是继续打下去,真不知让老百姓怎样熬过这个冬天。其中有些人悲观地预言,至明年春天,“日本只会剩下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天皇也清楚这一状况,在1945年8月15日的那篇《终战诏书》中也公开承认,若继续战争,势必造成“我民族之灭亡”。

  【原载《特别文摘》】

  ○李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