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古村,镜头下的时空交错之旅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跌落,古村,镜头,时空交错
  • 发布时间:2010-12-23 10:07
  无论是在摄影圈,还是在“驴友”界,都会有这样一些人,喜欢拍别人没有拍过的东西,去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游玩。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一样,因为他们有独特的视角;他们不走和别人_样的路,因为他们是自由的行者。就像那句流行的广告词,“不走寻常路”,让他们在行行摄摄中发现了新奇,更获得了常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就是在和他们的交流中,编辑知道了他们曾经去过的一些不是很大众的古村落。这些古村的历史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这些地方完好地保存了先民的居住环境,有的甚至堪称中国民居的瑰宝。就是这样一些古朴原始而又少人问津的村落,吸引着他们自由行走的脚步,一次又_次来到这些地方,享受着“而无车马喧”的平和与宁静。

  当你想要出发却不知身往何处的时候,就去这些古村走走看看,拿起你的相机,迷失在古村的一砖一瓦,用镜头开启—段时空交错的旅行。

  呈坎千年徽南老村

  安徽南部或者说昔日徽州的古村落很多,像西递、宏村等都很出名,每当节假日期间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但在皖南诸多古村落中,其实还有一个村落不是太为人所知的,它就是得到了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清代乾隆皇帝赞誉的呈坎八卦村。

  呈坎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政府所在地岩寺镇西10公里处,是一个现有人口2,700多人的千年村落。该村四周不规则地分布着灵金山、马鞍山等八座山峰,山与山之间有梯田、旱地相互连接,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所以也称八卦村。

  呈坎是一个古朴而神秘的村落,是著名的国家文物保护之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徽州文化在这里完美地融合,让人惊叹,使人着迷。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当年罗氏先祖选中这块风水宝地,就因为这里钟灵毓秀,天然形成一个八卦形。呈坎外围八大山脉绵延起伏,山间梯田相间排列,阳气太重。呈坎灵金山磷火就很盛,灵山观灯成为呈坎一大自然景观。唐末,深谙天文地理的罗隐针对阴阳失律的村居态势,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引汰川河水穿村而过,用水来克火(阳)。汰川河呈S形,正如太极图中阴阳两级的分界线。在太极两个鱼眼的方位,呈坎人建了两座道观镇住阳气,现道观遗址依然存在。在村落建设中,呈坎人严格按《易经》“阳阴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理论布局,巧借山水形势,宛如迷宫。呈坎村落天然八卦与人文八卦的巧妙结合,成为徽州乃至中国村落建设史上一个重要之谜,呈坎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八卦村。

  地灵则人杰,呈坎自唐代以来,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高官、隐士、巨贾、诗人、史志学家、制墨家、书画家、医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自然学家等。据《新安府志》载,仅明代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就达110人。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是岳飞案的主审官,为官者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做官之道;史志学家罗愿,编写出安徽省第一部地方志(《新安志》;罗应鹤是明代户部右侍郎;罗聘是扬州八怪之一;罗小华是徽州明代制墨大师。这个罗小华还是奸相严嵩的谋士和幕僚,深为严嵩父子赏识,严嵩还为村中“龙山庙”题了匾额,后来,严嵩案发,他们父子来到呈坎避难,罗小华将他们藏在下结山容安馆中,周边树奇松怪,成为千古之谜。

  呈坎古村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不仅类型丰富,其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整个村子井然有序,号称“三街九十九巷”,现有清代民居200余幢,明代民居30余幢。小巷与大街大体垂直,一律由花岗岩条石板铺筑。

  这里高低错落的粉墙黛瓦和绕村的溪水,徽派建筑的视觉刺激很强烈。水让呈坎有了颇为灵动的感觉。村中明渠暗流,时隐时现,淙淙溪水,呈坎人逐水而走,村里还有很多造型独特的古桥,最著名的有元朝时修建的环秀桥及明代修建的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石拱桥——隆兴桥等。呈坎街巷两侧民宅黑白相间、长街短巷、犬牙交错。街巷中还透着沧桑,让人恍然回到了千年前。

  行摄

  更楼 旧时作打更报时之用,故称更楼。现在村中的更楼仍有钟英楼、上更楼和下更楼3处。后街北头的称上更楼,南头的则称下更楼,均为明建清修。钟英楼在钟英街北头。

  长春社 位于呈坎村西南,建于宋代,现在主体为明代建筑,后寝为清代改建,门屋则是新造的。大门为五凤楼式,上面的4只凤凰,每

  只的图形都不同。门屋的正面是栅栏门,里面是中门与边门。在后壁的栅栏门内有两个石坛,原先供奉着社公菩萨和土地菩萨。长春社每年的庆典活动有:正月初七在社屋大厅举行灯会:正月十四是社稷寿诞。

  汪闺秀宅 位于呈坎桂花井2号,是明代民宅。其特别之处在于水枧是双层的,外方内圆,外为砖制,内为陶制,在别的地方极为罕见。

  罗东舒祠 全称“贞静罗东舒先生祠”。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明末孝子吴士鸿手书“宝纶阁”3字匾额垂挂于阁楼前檐,故后人又称该祠为宝纶阁。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风格独特,建筑艺术精湛,可称“江南第一名祠”。女祠祠堂是中国封建社会“族权”的象征,是族的标志和存放祖宗牌位、奖惩、庆典、议事及聚会的地方。呈坎的女祠紧连着东舒祠享常的南墙而建,规模虽然小得多,却也别有天地,有上,下廓和天井、明堂。上廓字置有祖宗座,可以存放族内妇性的祖宗牌位,厅内用于议事、祭拜。

  罗闰坤宅 坐落于呈坎前街中段,座西朝东,建于明代中期。过门套是明堂,形似猪食槽,中有青石狭桥同堂前相连。老虎洞位于孙家巷中部,为明初建筑。房窗前

  另建有护窗 可以放梳妆台和花盆,极为罕见。罗小明宅位于钟英街下巷南侧,原为明代高官罗应鹤的住宅。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大门在边上开,内部结构不凡。

  石柱厅 位于呈坎镇钟英街,大门有门楼,邻十字街的转角处上方下圆,可以避免走过时不小心碰伤。它的特色是三进三天井明堂,其中后进是三层,前两进是两层,中进有独木旋转梯,风格独特。前进大厅为木柱支撑。现为村中最大的古民宅。

  程雷琪宅 程雪琪宅是村中惟的幢二进三层楼。三进的楼均呈三问式,中为堂前,两边为房,地面都铺设着木板。厨房在边问,也有砖钉门相通。

  乘车

  ①如果是从黄山市(屯溪)到呈坎,请在离火车站1公里的黄山汽车站找屯溪到呈坎的班车,如果时问赶不上只能自已打车去了,屯溪的出租车不算贵,起步是5元,屯溪到呈坎大约是35公里。再个办法就是先从屯溪坐车到徽州区(岩寺)小公交车可能3元钱就够了,到了徽州区(岩寺)以后再找徽州区到呈坎的公交车,屯溪和岩寺到呈坎的小公交到呈坎班次都不很多,但徽州区到呈坎的距离是15公里左右,近多了。

  ②如果是从黄山风景区(汤口)到呈坎,可以坐从黄山风景区到歙县或徽州区(岩寺)的班车(45公里左右,班次不多),在205国道呈坎的那个岔路口下车,从岔路口到呈坎还有5公里,如果拦不到车子进村,那就只能走路了。

  延川的黄河原生态老村风情

  由国土资源部2005年9月批准设立的蛇曲黄河群位于陕西省延川县黄河秦晋峡谷中段。犹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流经这里虽然只有68公里,却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规模最大、密集程度最高、自然保存最好的蛇曲群。这些一个连一个的蛇曲湾不仅具有很高的参观游览、摄影创作价值,更具有对黄河中游地质演变、黄河的发育和黄土高原流逝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这里的黄河之湾犹如大书法家浓墨重笔在陕晋大地飞势抹了几笔而后东去,形成了现在的三湾、两渡。

  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黄河人文景观,乾坤湾、碾畔村、清水关、会峰寨、千年古窑、汉代夯土古城、战国墓群、汉墓群等历史遗址和“一斗谷”“伏羲河”“太极阴阳八圭”及女娲的美丽传说,以及纯朴的民间秧歌、口头文学、民间剪纸、布堆画、刺绣等民间艺术。这些与黄河、黄土交融形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符合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灵渴望,为华夏五千年黄河古老文化而震撼。

  小程村

  位于乾坤湾脊背的小程村自古以来是北方各民族与汉民族的交融之地,是列国必争的雄关锁钥,这里遍布远古原始社会到汉、魏夯土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址。明代以后,郭、冯、郝三大家族由山西渡河来到这里,120孔古窑、神庙与通向黄河渡口的石板通道村落遗址,完整地保存至今。加上以后的生产、生活与民俗用具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天文与人文的保护价值。

  与小程村比邻的碾畔村更有古老的黄河历史文化传统积淀。几千年来,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养蚕抽丝的生产方式,形成古老的民俗与民间文化土壤。由于交通封闭,才使几千年来形成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至今。诸如原始宗教的避邪招魂、求雨、祭河神、安全、谢土神、祭祖、婚嫁、丧俗与节日风俗等古老民俗,和剪纸、刺绣、面花、民歌,也—直延续至今。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碾畔村,已成为这里完整的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行摄这里既可以感受到黄土文化风情,又可以领略黄河独特风光。“天下黄河第现漂”在伏义河乘船而下。黄河两岸时而陡峭,时而平缓。陡峭处怪石嶙岣,似神仙游离,似禽兽飞动,平缓处枣树成林,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不时传来,游船缓缓远去,两岸风光尽可领略,船行深水处,波浪翻滚,惊心动魄,使人心旷神怡。另外,在景区可住农家院,大约每晚20~30元。也可以吃在农家院,费用不高。还有,目前所有景点不要门票,又可以节省大笔。无论摄影创作,还是观光旅游都是值得去的。若时问充余,还可以到延安、南泥湾、安塞看一下,都是非常不锚的。特产这里的行政管理归属延川的土岗乡。土岗乡自古就有红枣之乡的美誉,这里的红枣(俗称狗头枣)不仅个大,而且口感极好,是红枣中不可多得的极品。土岗乡现有红枣经济林3.1万亩,挂果12,000亩,每年产红枣900吨。无论鲜枣还是干枣都倍受消费者喜爱。曾经养育了无数红军战士、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陕北小米也是当地大特产不仅便宜而且好吃。

  交通 为了开发开发黄河文化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修通了观光旅游专线,新修了清水关至会峰寨3米多宽的黄河古道马车路,拓宽了环绕乾坤湾景点的观赏路面,开通会峰寨、鞋岛、黄河石塌人行便道,修筑了乾坤湾观赏台和安全护栏铁绳,分别在多个景点设立标志碑以及乾坤湾停车场。

  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陕西韩成市党家村素以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驰名中外。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占地四分左右,虽有带后院、偏院的,但数量较少。上首的厅房和下首门房都将地基的横向基本占尽,两厢侧房嵌在二者之间,围在中间的院落比较狭窄。厅房门房前坡的大部分檐水,先要流入厢房山墙上用砖悬砌的,紧承着屋檐的水槽——俗称筒槽,再流泻下来。也有的筒槽是檩上架椽、筒瓦包沟结构,高度与砖结构的相同,但要宽得多。院中全部青砖铺砌。四面房子的背墙和厅房门房的山墙一起,构成院子的界墙。即使有人得到一块较大的房基地,也都遵循这一格局,只是几院地并排修建而已。党家村四合院的厢房,绝大多数是两坡水。为节约地基,相邻院落间为厢房后坡檐水留下的水道仅仅_尺来宽,檐水落地后直接排入巷道,或者拐入自家院中;有的甚至将两院厢房背墙建的挨在一起,把水道修到墙顶上,后檐檐水由水道汇入筒槽后再分别下泻到自家院中。

  党家村四合院院门分墙门和走马门楼两类。墙门窄小朴素,走马门楼高大气派。门大多开在门房偏左或偏右的一间上,中门较少。据说,家里出了“功名”的人,才能开中门,所以中门外面,往往竖有旗杆。

  最有特色的是四合院的厅房。厅门为满间12扇屏风式样,上透下实。透的部分做成艾叶、菊花、方胜等图案;实的部分浮雕着人物、花卉、瓶插之类。门前有廊。平日仅开中间两扇中门,但逢婚丧大事,卸下全部门扇,与廊连成一片。有的3大间两侧,各有1小间,形同夹道。

  厅房屋面横脊高大,两头前后坡沿山墙又分别斜着下来一条躺脊。横脊两端与躺脊接榫处各安有一个造型张牙舞爪的“脊兽”。4条躺脊的下端也都砌有“脊兽,’:俗称“五脊六兽”。这种装饰,在当时极为罕见。

  韩城市境内民居四合院遍布城乡,党家村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家称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保单位”。

  行摄

  祠堂 封建家族有钱了,

  般都会建造祠堂,以祭祀祖先。党家村党贾两姓先后建了11座祠堂。这些祠堂可分合族、分门、分支、CA,四类。祠堂建筑格式大体类似四合院,但也有相异之处。四合院房门为3大问,门只占1间,有开中门的,但多开偏门:祠堂门房般为5大问,中问是“三开问大门”,两端两问为“门房”。四合院厢房多是楼房,祠堂则不然。

  文星阁 堪称村标的文星阁建于村子东南,朝向西北,面对村庄,是座六棱六层塔形建筑。高十二丈余,周长四丈多。顶盖将军盔式,尖而俏,上有宝顶,六根铁绳从顶下牵起六角飞檐,飞檐末端各垂只大铁铃,阁高风急铃摆,时常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村中有谚:“闻塔铃而知将雨,听乌语即解农时”,是很神奇的事情。

  节孝碑 来党家村观光旅游的人都对村上的节孝碑有极大兴趣。此碑的确工艺非凡。来到碑前,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尊圆雕,为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者檩条,檩上架着方椽。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方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额下雕刻尤为精美,总体栏杆形状,每两个立柱问为

  画面,共4幅。

  碑楼墙面十分平整。概括起来,整个碑楼可以说集党家村砖雕之大成。

  看家楼 党家村中心地段耸立着座看家楼,楼高四层,面朝南方。

  层东、西、南三面各筑拱形门,二层东面筑有窗,三层四周砌有六个窗洞,四层东西两侧各砌

  个六角形窗,南北两面侧开四扇屏式木窗,木窗两边及窗想部分皆为砖砌花墙。屋面为硬山两面坡,拱形筒瓦包沟滚脊式样。在鳞次栉比的四合院的簇拥下,宛如鹤立鸡群,分外醒目。

  泌阳堡清朝咸丰初年(1851年),时局动荡,太平军的北征部队攻入山西,影响了曲沃、绛州,清政府谕令民问筑寨自保。党家村在举人党遵圣、拔贡党之学的倡导下,决定修建城堡。寨基地形北高南低,面积36亩。

  预付银两购买宅基的方式筹集资金,最初愿在寨内建房的有27家。寨墙为“版筑”土墙。背面与塬连接处高达三丈,并筑有两个突出城墙丈多,宽两丈的“马面”,上面建有战棚,用来监视城脚。其余三面从寨内看要低些,但因墙“吃”到崖边,和崖高加在起,就有五六丈,有的地方更高。城上女墙用砖砌成。因为寨子背面地形高,城也高,所以站在泌水南塬崖上就能看到城上设防情况。为此,北城墙上有女墙。城头多筑炮台。安置铁炮。炮台问堆有滚木顽石。北城东西两角各筑有个营房,供守卫巡逻者休息。城门开在南部偏东处,装有两道门,外面道的外皮用铁皮包裹。城楼里贡有火神,神龛两边各有个小门,门匾上分别题有“恤灾”“御患”的字样,揭示筑寨用意。由城门通过坡度陡峭的砖拱隧道——俗称城门洞子——才能进入寨里。隧道与城门楼都筑的坚固异常,至今完好。由于寨子建在泌水之北,所以命名为“泌阳堡”,题写在城门额上。从泌水南岸塬上北望,泌阳堡如簸箕形状,巷道井然有序,屋舍鳞次栉比,城楼高耸,雉堞如画。

  行宿

  去党家村应先至韩城。北京、西安有直达韩城市的火车,下车后可乘中巴车到党家村,每10分钟班,车票3元,打的20元。可在当地村民住宿,每个床位10~20元不等。如住韩城,可入住韩城宾馆、唐韵饭店,金塔宾馆、禹龙宾馆、韩电宾馆等,标准问价格在100~280元之间。

  肇庆高要的明清“八卦村”

  在广东肇庆市高要县,至今仍有一些八卦状圆形的古村落。它们大多四面环水围建在一个土岗上,外建环村道,村内的古民居则一排排围成一个圆形,内高外低,少则9、10圈,多则20圈,如果从空中鸟瞰,一幢幢排列的房子犹如一幅我国古代的八卦图,图案优美,状如迷宫。如今这些“八卦村”已成为肇庆明清古村落和农村生态旅游的一个亮点,其代表作当属“八卦十六祠”的蚬岗镇蚬岗村,和“九里一坊”的回龙镇黎槎村。

  蚬岗村

  蚬岗村始建于明天启年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传说它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片水乡,水中一只巨大的蚬越长越大,露出水面后变成一个土岗。于是村民在岗上建起村落,便称为“蚬岗”;而村落又是请诸葛亮的弟子按传统的八卦方位来修建的,所以又称“诸葛八卦村”。村民多姓李,据说祖先源自甘肃的陇西,兴旺时曾达1万多人。

  村庄的环村道长约3公里,古民居按八卦布局依岗而建,里外20圈,直径长约600米,最里面岗顶的一圈建有十间房屋,然后每下一圈便依次增加,到最外圈的岗脚便是一圈池塘。整个村庄设有8个出口,连着8条由岗顶向村边呈放射状延伸出去的街巷,在环村大道不同方向上共建有16座祠堂,所以有“八卦十六祠”的称谓——据说这也正是昔日中原道家的理念。

  黎槎村

  与蚬岗村相比,位于回龙镇的黎槎村年代相对更为久远一些。它始建于南宋嘉定后期,原称周庄,后为从南雄珠玑巷南迁的苏、蔡两个大家族所聚居。据说当时按八卦形修建的屋子像木筏一样浮在水面,所以起名“黎槎”——“黎”意‘‘众多”,“槎”即“用竹木编成的木筏”,“黎槎”便是指“众多的木筏”。清代末期由于不少村民飘洋过海外出谋生,所以从海外回乡建房的人较多,又被称为“华侨村”。

  古村落围绕凤岗梯级建造,共有9圈,最外一圈约有90间房,房子不大,约10来平方米,彼此相连呈弧形分布,一圈圈地围成一个大圆圈。每进一圈,房屋递减,到最里面的岗顶已是一个三角形了。这里也是村中最高的地方,建有祖祠,锅耳式封火墙,鳌鱼尾,屋檐口灰塑彩画,体现了明清时期岭南古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据说以前这里还曾建有一座三层楼房,村里没出嫁的女孩都要搬到这个房子住,直到嫁出去为止。

  村子唯一的出口位于两个水塘之间,有两座炮楼,炮楼之间配以两道大铁闸,可以想见昔日若真有贼人来犯,大铁闸一关就可瓮中捉鳖了。

  行摄

  蚬岗村里的房屋多为无阳台假二层形式的传统民居,青砖灰瓦,街巷则都铺着青石或鹅卵石。在16座祠堂中规模最大的叫李氏大宗祠。位于“八卦村”中问的岗顶面积约2亩,设有由黑白两色铺砌成的“太极两仪图”,图案上雕有八卦生肖的动物图和文字图,并植有6棵古榕,据说暗含乾坤6爻的意思。站在岗顶可俯瞰整个古村落。

  黎槎村庄周边是圈护村池塘,池塘与村外沿之问是600米长的环村道,而在环村道不同的方向上共建有10个门楼,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门楼上方的门匾里还各有名称: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和遂德坊。

  交通

  高要八卦村位于肇庆高要的蚬岗镇和回龙镇,可在肇庆桥西车站乘308路往金利的专线中巴前往。自驾车:肇庆过西江大桥后沿362省道往金利方向前行,到蚬岗镇后沿左侧乡问公路可直去蚬岗村:往回龙则可在金渡右转,经白土到回龙后左转可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