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建筑奇迹背后的故事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耶路撒冷,建筑
  • 发布时间:2018-03-22 14:14

  提到耶路撒冷,我们会想到什么?

  或许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抑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动荡和恐慌。细数近年来耶路撒冷的书单,从《耶路撒冷三千年》始,国内出版业开始了更多对于圣城的探索,写不完的应许之地却在文本中出现了一个悖论——似乎鲜少有人将眼光投向本世纪两次大战期间。

  意为和平之都的耶路撒冷,数千年来持续被战乱、争议包裹,我们却忘记了她和平的面目,错以为“乱”才是她的本色。然而,这座城市包容着一切,也悲伤地厌倦着一切。《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正是起于三千年的辉煌历史后,止于二战后四分五裂的巴以冲突。其背景是在一战后、二战前欧洲与中东的大环境,在两场世界大战之间,看似动乱,整个世界徘徊在战争的边缘,但耶路撒冷开启了一段平和惬意的时期。

  本书通过现存的建筑,找寻上个世纪建筑师们的记忆,同时也向众人呈现,在这段鲜少被人提及的历史中,那些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人们都经历了什么。

  脾气暴躁的天才、德国犹太建筑师埃里希·门德尔松,刚从纳粹手下逃离欧洲,他必须在建造时考虑中东复杂的新现实。肖肯花园、巴勒斯坦银行、希伯来大学出自他手。

  奥斯汀·哈里森是英国托管政府的首席建筑师,这位热爱自由的公务员,必须在托管地暴力频发的空气里工作,最终缔造了伟大的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馆。

  神秘的阿拉伯建筑师斯派罗·霍利斯,他在城内留下了宏大精美的瓷片建筑,他就像一个幽灵,见证了这座城市里文化的流动性。

  阿迪娜·霍夫曼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 25岁时她就移居耶路撒冷,从此开启了25年的当地生活。

  在耶路撒冷生活着的这近四分之一世纪里,阿迪娜·霍夫曼每天都会路过耶路撒冷城市西侧的主干道——雅法路,在距离雅法路的一头大约90米远的地方,她还会路过圣城中最具表现力也最精致的公共建筑之一——巴勒斯坦银行,毗邻银行旧址的是这座城市的中心邮局,它比前者更宏大,更对称。然而,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像这两座显赫的建筑那样被层层看守,在这些高耸的建筑物背后,还有破落的公寓和教堂,在锡安广场的破旧中心区,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出现在同一片视野中,大多数人看后都会感叹,但阿迪娜·霍夫曼不只是叹为观止,女性的细腻和作家的敏感促使她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当她回溯耶路撒冷的历史时,发现这座城市在经年累月地变迁。阿迪娜·霍夫曼沿着耶路撒冷的街道向下挖,找到了三位背景迥异的建筑师,而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汇集成《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历史回溯的写法,重点刻画了三位建筑师的往事,但在主人翁的背后,还有众多建筑遗迹和人物群像。雅法路、金顶清真寺、希伯来大学、大卫王酒店、洛克菲勒博物馆……在历史的变迁中,一桩桩建筑历经沧桑得以保留;门德尔松、扎尔曼·肖肯、哈依姆·魏茨曼、爱因斯坦、马丁·布伯、汉娜·阿伦特、梅尔维尔……还有无数不知名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人群,一件件小事串联出睿智的过往。

  历史在无数细节中暗自运行,《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正如阿迪娜·霍夫曼所憧憬的那样,以坚实的表土层开篇,一路向下考古挖掘,旨在追寻旧日的三座耶路撒冷城市,拾起这些鲜少被人记起的人物记忆。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作者:[美]阿迪娜·霍夫曼

  译者:唐克扬

  副标题:一座新城的缔造者们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本书描写了“一战”后英国托管时期巴勒斯坦重建过程中,三位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参与建造耶路撒冷新城的往事。

  文/未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