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画坛,马骏是一位优秀且非常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无限痴迷,他把这种这种痴迷转化为兴趣,进而成功地融入其艺术实践,创作出一系列以古人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由于这些作品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理想,因而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个七零后的画家,马骏的作品在流通领域表现出色,表现了一种超年龄的成熟。这既源于人们对他才华的欣赏,也反映出世人对其未来发展的看好。近两年,由于新藏家的不断进入,书画市场供求关系偏紧,马骏的作品价格不断攀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马骏目前的价位是暂时,没有全面反映出他的综合实力,是被低估的。因此,现在收藏他的作品,是理想的切入点。
马骏对传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擅于从古朴厚重的历史背景中捕捉艺术灵感。特别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朴拙大气的风尚深深影响着他,使他骨子里充满了崇尚古意的儒雅之风,从作品中真切传递出来。而唐代的壁画和仕女人物画,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充满安静祥和的气质和飘逸灵动之美。这种古典式的审美体验,暗含着画家对传统艺术精神的透彻领悟,通过巧妙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构成一幕幕古朴俊逸、简洁清雅的作品。此时,传统对于他来说,不再是概念或意象的纯粹流露,而是转化为极富精神性的笔墨表现,不仅渗透着画家对传统精神的倾心向往,而且也体现出画家对各种传统审美元素的驾驭能力马骏绘画的气象虽一两闲士,不着具体细化配饰,从来便是坦坦荡荡,不知斯时时空,反倒给人空远、浩瀚之感,他开始注重色彩的整体感,在整体的画面中他不在突兀墨线的别致,而是以淡色之线融入整体的画面中,给人娴雅温婉的整体气韵。在他近期的画作中,他更是注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人物或正或侧,或招呼或回应,旁边的颜色勾勒晕染似乎都与人物有着和谐的相映关系,那种暧昧幽淡的氛围倒使得画面有种如逢花开般纯净天然之美。
马骏的笔墨表面看来随性、松弛,并没有太复杂的技法,但实际上他在大面积的写意中非常注意疏与密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这两者有着非常多的讲究。画家恣意汪洋的笔墨中隐藏着精细的线条变化、丰富的文化内蕴,这些都是不太容易模仿的。更让人觉得无从模仿的是,画家并没有刻意追求某种风格,而是把自己的真性情融入画中。虽不追求个性,但个性自在其中。要创造这样的作品不但要经过反复酝酿、把握和提纯,还要对哲学、历史、人生都有通透的理解,而这正是造假者望而却步的地方。所以说,马骏作品中的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绝不是通过造假就能够乱真的。如果说画家的真品是所折射出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个体,那么造假者所临摹的作品则是没有灵魂和生气的行尸走肉。这种真假之间巨大的反差,很大程度上杜绝了造假的泛滥。
线条始终是马骏绘画的点睛之笔。马骏的线绝不矫揉造作,始终清清爽爽,率性中有着合理的法度。因为马骏是简正又性情的人,他的手与笔与墨的微妙,全在一刹那的挥写中了如全意,至此,他便不改,更不制作。马骏好壁画、石刻,那种长且绵且韧的线条在他的画面中显示着空灵意气的风致,进而也营造出他绘画的境界。当马骏的线条与人物那种飘逸的身姿融为一体时,用笔的疾和缓的趋势和倾向就展现出来了,人物画的神气不仅在于人物的眉目,更在于笔墨运用中所焕发出来的的风力格调,线条托举着人物的造型并循环、弥散四周。线条的美感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姿态、服饰,都在表现人物神上有着重要作用。马骏之线以其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之状表达出人物的生命状态。
马骏的独特在于他审美的独特,他信手拈来的古人之意,是他心灵外化的一种形式,他对他喜爱的造型尤其敏感,他善于把他心中的佛造像、石刻的线形演变成自我的带有现代人情感的线条。因为马骏自我精神的向往,他的绘画从一开始的追慕晋人情态生活,到日渐理解其中风骨内在的情致,渐渐他笔下的人物,凭借他日渐恣肆超逸之笔性将刻画出更多不群仪态,不类世俗的闲者高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