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世界的新时代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27 09:5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前中国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一系列重要发展目标,为中国快速实现现代化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面临多重挑战,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中共不断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传统中总结经验,坚持独立自主地制定各项政策规划,最终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并通过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开创新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欧盟和西班牙都应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

中共十九大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一、中共注重总结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近代也曾经历痛苦和屈辱,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方。中共建党伊始,特别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以史为鉴,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逐步由贫弱走向富强。特别是历经 40 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关键时期,中共也更加注重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共十九大可以看出,中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做出针对当前和未来的战略规划,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宏伟奋斗目标。要想成功实现这些目标,中共不能有丝毫懈怠,应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谨慎的态度面对各项工作。

二、中共积极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19 世纪末,中国的早期改革者认为 , 中国文化是落后的罪魁祸首。但当前的中共将传统文化视为国家灵魂的载体,认为文化的复兴与国家整体复兴息息相关,因而主张重新解读中国文化,让传统文化不断适应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用她来维护国家稳定。从中共十九大报告也可以看出,中共主张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不断弘扬传统价值观,进而促使全体中国人形成新的、坚实的国家意识。可以说,经济发展是国家复兴的最初表现,文化的复兴才是国家复兴的深层次结果。当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外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了解的过程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中共和中国政府需倾注更大精力推广自己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逐步平衡过于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相信,文化多样性终将成为主流,各国有望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

中共十九大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

一、改变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中共十九大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 36 年来中共首次调整其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反映出中国社会经历的深刻变革,也体现出中共与时俱进的特点,是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政策

近十年来中国政治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任务。中共十九大系统总结了 1979 年以来中国经历的各种结构性变革,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大创新,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更大的勇气走自己的道路,大胆应对威胁国家稳定的各类挑战,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榜样。面对不断加速变化的社会,各类政党都要在忠于原则和改革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只有把握好这组平衡,政党才能代表社会先进力量,领导社会发展进步,中共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三、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经济的挑战有很多,以致于外界常常对中国经济未来产生疑虑。实际上,中共有很多手段治理经济、管控市场,为了达到宏观目标,中共常常制定规模大、周期长的经济政策,个体利益服务于整体利益。这样的能力使中共这些年来一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共也在不断做出调整,以便很好地适应这一角色。中共十九大决定在经济领域尝试更多新做法,如通过负面清单[2] 的办法吸引外资,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运用大数据优化宏观调控 , 等等。总的目标是推动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型为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

四、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

从中共最近几年的工作看,社会民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成为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2013 年至 2016 年期间,世界许多国家正经历危机,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状况总体下滑,大幅削减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投入。而在这三年内,中国成功让 5500 万人脱贫,超过了西班牙总人口,每年创造超过1000 万个就业岗位,将城镇失业率保持在 4% 左右的低水平,逐步完善社保体系,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升至 95% 以上,教育投入占 GDP 比重也均高于 4%,还大幅提升了最低工资水平。中国承诺在未来三年彻底消除贫困,这将是减贫领域的历史性成就。

五、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

为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各种挑战,中共提出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工作。中共党员总数是西班牙人口的两倍,党员干部群体在国家各级机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共提出了“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开展主题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学习教育,要求党内的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党内腐败问题,中共斗争意志坚定、手段毫不留情,查办的案件上至政治局常委,下至村镇基层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增强了中共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也为其赢得了民众普遍信任和支持。

中国将引领全球化新的发展方向

一、旧的全球化模式陷入困境

工业革命让西欧和美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长期主导全球化进程。但近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制定了“美国优先”战略,且其政策主张充满不确定性,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令人措手不及 ;而英国“脱欧”之后的欧盟正在重新定位,这两个昔日全球化的发动机都因内部事务而倾向保守、内顾。与此同时,欧美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弊端也不断暴露,其引发的经济危机和贫富不均问题令许多国家陷入动乱和战争,造成全球化在许多国家的民意支持不断下滑,极端、民粹、地区分离主义力量乘机再次抬头。

二、中国模式为全球化提供新思路

中国在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许多人并不看好中国经济,甚至认为中国主权将被大型跨国企业操控。但实际上,中国很好地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成功处理了对外开放与内部稳定的关系,保留公共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在 2009 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有一批中国大企业成长起来,他们的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地,在高铁、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能够和西方企业一比高下。这都表明,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了重要发展机遇,因此中国希望通过提出新的全球化思路来弥补旧模式的不足,而不是彻底摒弃全球化成果。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打破贫困和战争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中国期待大国彻底摆脱冷战思维,通过冷静、温和的方式化解矛盾,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平息战乱和冲突。中国始终将自身视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主张循序渐进地推动世界均衡发展,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国际关系,本着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进行战略对接,注重照顾彼此关切。总体看,在中国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参与新型全球化的热情更高,因为发展中国家群体正面临难得的机遇,有望改变几十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摆脱自身落后、贫困的局面。

三、中国推动新型全球化有多个抓手

首先,中国通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增进世界互联互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一带一路”被许多人视为新丝绸之路,既体现出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又为许多沿线国家创造了现实机遇。这一倡议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多方面内容,重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给相关国家带来实质性变革,还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等重要原则,值得深入推广和宣传。其次,在气候变化(简称气变)领域,中国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承诺,在国际上开始扮演领导角色。在仅仅十年时间里,中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角色就发生了反转。过去是美国和欧盟向中国施压,要求其承担气变责任,现在则恰恰相反。实际上,不论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怎样的立场,相信中国都不会改变其既定目标,因为中国从自身经验中看到,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让许多大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此外,伴随中国在全球经济与贸易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中国金融、文化等实力也不断增强,外交政策也日益积极进取,举办了 G20 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多边国际会议。中共还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为不同类型的各国政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对话平台,推动与会政党本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国际社会,这一理念得到广泛响应。

欧洲与中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欧、美、中等大国关系有望调整变化

二战后,欧洲重建和经济复苏曾依赖美国,欧洲政治、外交也相应向大西洋关系倾斜,这一历史传统在今天仍对欧洲有重要影响,因此,尽管欧盟多次表示要通过和平和对话解决周边矛盾,但又多次跟随美国卷入地区冲突,令欧盟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也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当前,由于美国日渐倾向于孤立主义,欧盟和美国分歧加大,欧美关系有所疏离。在此背景下,欧盟应该进一步增强独立性,以其传统价值体系为出发点,提振欧洲主义精神,加强多边外交,积极与中国等新兴大国互动。

中国与美国不同,无论是繁荣时期还是危机时期,中国长期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为欧中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不仅在政治、经贸、投资、人文等传统领域可以加强合作,在社会民生等领域也可以有更多共同语言。中国正在努力消除国内不平等和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等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而欧盟许多政治家和学者都看到了新自由主义模式弊端,期待回归福利社会,恢复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双方可以就这一问题相互借鉴经验,共同研究民生关切,探讨政府与市场的最佳关系。

在不可逆转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欧盟和中国都将成为重要角色,不论在双边、地区还是全球层面,中国和欧盟都可以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同面对美国等不确定因素。近期,美国多次在气变和朝核等关键问题上挑起事端,甚至扬言要对在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对世界和平稳定造成威胁。在不同问题上,欧洲、中国、美国的立场不尽相同,欧盟和中国都需谨慎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好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西班牙与中国关系可进一步深化

西班牙与中国 1973 年建立外交关系。45 年来,两国都经历了深刻变革,西班牙成功实现民主转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期间,西中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往来频繁,人民友谊深厚。尽管双方相距遥远,西班牙已经成为中国在欧洲的主要朋友之一。

但也应看到,西班牙的“两个灵魂”——欧洲和拉美令西班牙对亚洲的关注度相对不足,西中关系仍有很大潜力有待发掘。2018 年,西班牙将庆祝“迭戈 · 德潘多哈年”。早在1601 年,德潘多哈就来到中国,是西方唯一一个觐见明朝万历皇帝的耶稣会教士,他从中国寄给托莱多大主教路易斯 · 德古斯曼的信是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文件。德潘多哈在西中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西班牙语在中国和世界之间传播大量知识和技术。但遗憾的是,德潘多哈长期不为人所知,而推动西中交流的其他国家传教士名气却大得多。仅从这个例子就可看出,为更好地发展西中关系,西班牙应进一步推动双方相互了解,挖掘西中经济的互补性,用好自身历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更多具体行动构建两国交流合作框架。西中既可以大力推动双边关系,又可以共同加强在拉美、北非等地区的三方合作。只有这样,在对华关系方面,西班牙才不会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才能成功把握新时代不断涌现的新机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