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缕缤纷线 一针一角玲珑面
- 来源:科学之友·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7 10:11
源远流长 中华一脉
晋绣中的“硬质绣”工艺,是三晋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一朵奇葩,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 513年,古晋国先君献公时期。晋献公在他大婚之际,令官中能工巧匠把落金片制成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果”与“国”谐音)的丰功伟绩。姜氏穿上此鞋,极显尊贵富丽,于是姜氏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的穿上此鞋。此风俗在民间渐渐流传开来。然而,金箔等贵重物品在民间很是难觅,于是,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十果鞋”。
民间缝制鞋时为了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粗棉布裱糊后形成硬质的制鞋材料,即褙子,男子的鞋帮上纳上稠密的针脚,女鞋则绣上各种花纹。无论是“纳”还是“牵”,都是因在硬褙材质上进行穿刺绣制时需用较大力气而衍生出的名词。
到了魏晋南北朝,民间刺绣已成世风。据《隋史》记载,凡为军户役戍时,戍装图秀明示军威,这种盛于民间的绣法在北方更为广泛。到唐朝武则天时代,曾有并州(泛指山西)民间彩绣贡品受到她的称赞和青睐,并奖给贡锦缎以励之,可见当时的“晋绣”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受到了皇家的喜爱与推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以后,统治者在选秀过程中很看重“刺绣”功底,“绒绣”和“晋绣”的女工们妙手征于织造府内,从事为皇家以及官府制服的工作。因此,清朝成为了晋绣发展的鼎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绣”热潮再度掀起。晋绣工艺既有承师传道之迹,又有凭自己悟性灵感独创独行之例,其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众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们对“晋绣”作品都有着深深的眷恋,因为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过晋绣作品可审视出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从很多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精美荷包等藏品来看,足以证明山西晋绣是具有普遍观赏价值和悠久历史渊源的地域性产物,也许就是这样的材料才能体现出绣工们手艺的精湛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证明了晋绣是易小不易大的地方性绣种。山西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晋绣材质,饱含着山西独特韵味的晋绣技艺,将与极具典型性与地方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一样,绵远流长。
底蕴深厚 自成一体
居于太行山之巅的和顺县,是晋绣的发祥地。和顺县平均海拔 1 300 米,平均气温 6.3 ℃,昼夜温差大,夏无酷暑,清凉宜人。清代一名和顺县令,曾生动地将和顺县的气候特点描述为:“春寒如冬,夏无酷暑,初秋陨霜,将冬扉雪。”和顺确属天然的消夏避暑圣地。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赵国王侯贵族的避暑之地。
黄河养育了心灵手巧的中华儿女,汾河滋润着风光旖旎的三晋大地,壮丽的太行山孕育了厚重的晋商文化。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坡,属干旱地区,在民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山高风猛,石厚土薄,走出院门就爬坡,上山碰鼻子,下山磨屁股。”“春雨贵如油,路人口渴讨要水,能给你一个馍,舍不得一口水。”历史上曾以此语概括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然而,环境造就人,更造就了一方地域文化特色,晋绣因此诞生。
千百年来,就因为有这样的地理环境,聪明的百姓在穿戴方面动了很多脑筋,极有创造性。例如民间俗称的“牛鼻子踢山鞋”,是百姓用来对付山路的“利器”,这种鞋在制作时将鞋底儿的脚尖处多剪出一个长三角,鞋底用多层棉布叠压得很厚,只在脚前的三角处稍微薄一点,然后用麻绳密密地纳出,其鞋底坚硬,敲击时发出砰砰之声,纳鞋时多出的小三角向上倾于脚背方向,与鞋缝牢固,爬山时能抵御脚前方的磨损。
劳动者春耕、春种、秋收、扛犁耙等,走山道免不了鞋里进黄土沙石,再加上行走时间长,脚易生汗,常常将鞋底打湿。于是,智慧的女红们又缝制出三至四层棉布打成的“褙子”,用棉线满满纳出鞋垫铺进鞋中,若鞋中钻进了沙石土,脱下鞋抽出鞋垫拍打掉后,穿上鞋继续走路、干农活。每当日近傍晚,农民收工回家后,将打湿鞋中的鞋垫抽出来晾晒。如此,既避免了脚被臭汗浸湿的不适感,又保护了鞋底,使其不被汗水侵蚀而受损。
在古代,很多女孩子都会在鞋帮鞋垫上牵花,先用薄纸剪成花样贴在要绣的鞋帮鞋垫上,顺着纸样的边缘引针走线,随着贴上的花样沿边牵出,使鞋帮鞋垫达到既美观又有硬度、实用又耐磨的效果。不知何时起,聪慧的女红们又创出了很多的几何纹样、花卉纹样,在她们的引领下,众多的巧妇们纷纷打开思路,创想出了更多的花样。随着婚姻嫁娶的流动,这些巧手的姑娘们或是从山里嫁到山外,或是从东村嫁到西村,她们缝制鞋、绣制鞋垫以及做袜的技艺,包括手头上积攒的纹样花样,又在新的环境中传播开来,影响启发了这里的女性,又诞生出了别样的图纹,如此一代代后来者在前人巧思的基础上创出新纹样,呈现出新的文化意蕴。
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文化,将自己的想法、情感、追求都融于亲手创作的作品中。这种真知真情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刺绣技艺的持续深入发展,绣制鞋垫的方法推演扩大到绣荷包、烟袋、装针与线及顶针的“针葫芦”以及钱包、腰包、茶垫、信摇、扇套、眼镜盒,还有各种花样的童帽童鞋等造型各异的手工艺实用品,既好看又耐磨损。如此说来,晋绣产生于民间,应用于民间,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百姓的生活,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这种绣艺,将实用性与美术性巧妙地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让美术日用化,让日用美术化”。
逐渐更迭 孕育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以物质文化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并上升为不同的观念和心里倾向。艺术跟人类一样,人类生存从开始由原始到现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晋绣也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不断的传承,创新、改变、超越、突破。在每个不同时期和年代,都作出了与时俱进且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在和顺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男人拉大锄,女人纳大底,硬锄二亩地,不纳一双底,宁绣一件衣,不绣一双鞋。”在研究晋绣艺术的初期,在硬质背上刺绣确实遇到了诸多难题,每当拿起绣针时就得把顶针带上,每扎一针都得用力去扎,每到绣到从垫针厚度的时候,针扎上去,手指就难以拔过,有时用牙咬着拔,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把针给拔断了,后来就用小钳拔,绣一幅很小的绣片下来都得断上几根针,手指不知被穿疼多少次,有时扎得深了,从针眼流出血把绣面弄脏了,还得重新做,所以硬质绣做绣底再加上气候干燥,用丝线绣出的绣面总 是发毛,效果很不理想。
晋绣作为硬质绣本身质地硬朗,但硬背材质灵活性很强,可以选择各种艳色材质面料结合使用。如各种丝绸缎、亚麻布、麻布、棉布等,通过不断尝试,巧妇们终于研发出比较好用一点的硬背工艺,除此之外,由于早期的晋绣作品多为实用小件绣品。例如: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挂件,等等。为了达到画面与硬背材质结合,在刺绣工艺方面和针法上面做了一些探索,效果比较理想。在图案上进行了自己的创作设计,在格式上做了大胆的创造性突破,使画面具有独特性。
晋绣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刺绣艺术,也是对传统硬质绣的再创造,再生产。在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并对其加以提炼,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特点:粗犷质朴、富丽厚重、高贵大气、突显线条、配色浓厚、对比强烈。既具有自然清新的现代审美,又具有深远雄厚的历史追溯,给人以特殊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