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他留在了海布里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23 15:24
2004年,赛季末的最后一场比赛,北伦敦是个阳光明媚的初夏之日。在海布里球场,兴奋的球迷高唱着,“我们战无不胜”!比赛结束时比分停留在2比1,亨利、维埃拉各有建树,击败莱斯特城,以整个赛季不败金身捧起了英超联赛奖杯。当时,足坛名宿阿兰·汉森这样描述阿森纳,“这是英伦三岛诞生过的最流畅、最有杀伤力的球队”。
然而,这也是海布里见证过的最完美的阿森纳,再未出现在江湖。两年后,阿森纳搬到了酋长球场,海布里被夷为平地重新建设社区;14年后,从此再未染指英超冠军奖杯的温格宣布赛季末离开北伦敦球队。对于海布里,对于温格,对于阿森纳,最美好的记忆停留在2004年那个晴朗的夏日。
海布里辉煌
酋长球场不落寞
从海布里搬迁到酋长球场,毫无疑问成了定义枪手十二载的关键因素。关于这次搬迁背后的文化解读、商业解读,在过去十几年未曾少见于报端,而在温格离开的这一年,重新回顾这个话题,对于理解阿森纳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和变迁,自然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放在时代的背景中,阿森纳董事会做出新建球场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千禧年之交,英超是一场双雄会的盛典,阿森纳和曼联之间的对抗,谱写了很多传奇故事,温格和弗格森的较量成了英超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往事。然而,上座仅为38000人、硬件设施陈旧的海布里球场,在比赛日收入、商业收入上实在无法和上座接近60000人的老特拉福德相提并论。后者在旧温布利球场拆除重建期间,承载了多达23场英格兰国家队比赛,足见其江湖地位。
拆除北伦敦足球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另起炉灶重建新球场,这个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但巨大的利益面前,阿森纳放手一搏。从其后十几年足球商业发展轨迹来看,这是个相当合理的决定。数据为证,搬迁球场让枪手的比赛日收入得到显著的提升。2006年枪手最后一个赛季在海布里球场比赛,当年比赛日收入4380万英镑,商业收入3300万英镑;而搬到酋长球场的首个赛季,比赛日收入提高了107%,达到9080万英镑,商业收入也有一定提升,达到4300万英镑。
上座量翻倍,更现代化的设施,给枪手的比赛日收入和商业收入都带来巨大收益。日历翻到2018年,北伦敦的酋长球场是很多对足球有兴趣的海外游客游览地,球场冠名权、承载国际型友谊赛、以及俱乐部周边产品销售等都收入都被带动上来。根据德勤的足球产业报告,2017年,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为1.17亿英镑,商业收入为1.16亿英镑,比11年前翻了三倍有余。
然而,正如一把双刃剑,酋长球场光鲜的背后,却给俱乐部未来十二年的窘迫带来隐患。为了建设新球场,俱乐部投入了1.3亿现金,另外的2.6亿英镑是以债券加贷款的形式从银行借贷的。这2.6亿英镑的借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阿森纳和温格在此后十年的经济逻辑和行为方式。
俱乐部收入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俱乐部股东之一乌斯曼诺夫曾经评价,“温格的处境非常艰难,俱乐部股东并不愿意掏钱投入新球场。正是这个原因,温格失去了五年,这也可能是他职业生涯最好的五年。而现实,是十年。”
为了每年偿还银行贷款,温格在转会市场上无法像竞争对手那样一掷千金。2006年之后的十年,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投入3.84亿英镑,同时期转投入最高的曼城达到了10.8亿英镑,切尔西和曼联都突破7亿,利物浦也有6.75亿。温格的经营理念让他成了这个过渡时期为枪手掌舵的最佳人选,在英超同僚都在转会市场上大手笔引进成名球星的同时,温格以小投入照样长期保持前四,并保持财政的健康,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账,背在身上
伤,烙在心里
遗憾的是,现代足球的玩法已经被超级富翁彻底改变了。在阿森纳决定举债新建球场时,格雷泽尔家族和阿布拉莫维奇才刚刚出现,中东石油资本还没有出现在英超版图上,而转播收入还没有出现爆炸式的激增海外市场还远未被开拓。对换言之,彼时商业足球的生存法则,似乎还局限于比赛日收入和商业收入上。
2004年那个晴朗的夏日,距离海布里球场不远的斯坦福桥,拉涅利带领球队击败利兹联。但他的命运早已被决定了,拉涅利挥手向球迷告别,“以防万一”,意大利老人说,“我很伤心,因为我希望能在这里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过,球队的基础已经打好,俱乐部缩小了和阿森纳的差距,我的球员非常坚强,都是斗士。没有我,他们还能进步,切尔西的未来会很美好”。未来的故事的确如此谱写。
2004年夏天,莫里尼奥到来,阿布拉莫维奇的寡头经济资本开始倾注到俱乐部,英超的玩法突然被改写了。随后的十几载,英超从传统两强变成传统四强,然后又成了“传统六强”,竞争越来越激烈,曾经只是和曼联拼个刺刀见红,如今温格发现深陷丛林,而他所掌握的生存要素却并不多。与其说是阿森纳“没落”,不如说是本土和欧洲竞争对手纷纷崛起,让枪手的进步看起来缓慢甚至停滞。
枪手“留”不住球星。曾经温格为了打造顶级训练设施,出售了阿内尔卡,他的远见卓识引来喝彩。然而,后来球星的大面积“出逃”,却是对现实的妥协。范佩西去了更有夺冠可能的曼联,法布雷加斯重返巴萨,核心桑切斯去了曼联,温格只能换回来一个在红魔打不上主力的姆希塔良……
温格还是继续刮彩票的玩法,用小投入博大收益。但在列强硬实力纷纷有本质提升时,温格的玩法已经无法适应如今商业足球的节奏。对于英超而言,超级富翁的介入,和转播费用如火箭般蹿升,是十二年前温格所没有预料到的局面。
本轮英超转播权在本土出售了高达51亿英镑,这意味着联赛垫底球队都能从本土转播权收益中瓜分1亿英镑——这几乎和如今阿森纳比赛日收入持平。转播收入让枪手的1.17亿比赛日收入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2017年,阿森纳的转播权收益达到2.01亿英镑,几乎是比赛日收入的一倍。分析全年营收,比赛日收入只占28%,商业收入占24%,转播收入达到了48%!
本土和海外的转播收入,是如今超级豪门的玩法,比赛日收入变得越来越不重要。2017年,曼城的全年营收超过阿森纳。其中,蓝月亮的转播收入达到2.03亿英镑,商业收入达到1.98亿,而比赛日收入只有5190万英镑!高转播收入,高商业收入,其上升的潜力和空间都超过了比赛日收入。阿森纳董事会为了追求比赛日收入,而将枪手放在了十二载沉重的还贷压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