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小名就是张永海的心愿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03 15:00

  “冠冠,还记得为什么我们给你起这个小名吗?”4月30日下午,原北京国安中卫张永海在自己的房间里问儿子张家鸣,“我当然记得,妈妈告诉我过,我出生的时候爸爸正好转会北京国安,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你到北京国安拿个冠军!”当时是2007年,外号“二宝”的张永海刚刚加盟北京国安,现在儿子张家鸣已经11岁,在张永海担任青训负责人的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踢球。这次冠冠和沈阳城市U12队在爸爸张永海和朱锴的带领下专程来到广东三水参加健力宝麒麟杯U12少年足球锦标赛总决赛。

  父子对话:天赋只占20%

  张家鸣是沈阳城市U12的10号,留着一头长发,他踢得的边翼位置,4月30日上午对武汉堤角小学、下午对中国健力宝北京训练营队伍的比赛,他都在前场左路边翼跑动,张家鸣的球感很好,比赛中他更多地向前,技术出众,很喜欢过人,不过几次都拿不到球。比赛结束后,张永海回到三水柏宁山庄的房间里召集全队进行总结会,期间为儿子解读比赛,“当队友无法将球传到你这一侧,一方面的原因是队友传球的时机问题,另一个作为边翼球员,在队友无法传出球的时候,要想办法往回撤,主动去靠近队友去迎球,”张永海这样耐心的给儿子讲解,“后腰、前腰、边锋都要去接球,一个人带球控球传球,其他队友不能在位置上看着,要加强配合。”

  记者问张永海的儿子冠冠每年踢得比赛有多少场?冠冠说一年踢得比赛也就20多场,所以特别珍惜这次到广东参加全国U12比赛的机会。

  说起自己踢球的经历,11岁的张家鸣讲了自己的故事,“小的时候我在北京住处的楼下自己颠球,我知道我爸爸是踢中卫的,而且还入选过国家队,但我不爱踢中卫,喜欢踢前锋和边锋。”他说。

  在给儿子做战术分析的时候,张永海聊起了给儿子起小名的故事,他还问冠冠说自己是否记得为什么起这个小名,“我当然记得了,妈妈早告诉我了,我出生的时候爸爸正好去了北京国安踢球,然手妈妈给我起了冠冠这个名字,期望你在北京国安拿冠军,名字是这么来的。”张家鸣说。

  果然在2009年的时候,北京国安队当年在李章洙和洪元硕两位教练的前后带领下夺得了冠军。说起自己当年代表国安夺得中超冠军的经历,张永海充满着幸福感,而且在他退役后在很多公开的场合还时不时穿着那件北京国安的外套。

  随着离开北京国安,张永海让儿子回到沈阳在市体校训练,“其实冠冠的这个年龄段当时没有队,他踢球是在7岁,开始跟03、04的孩子们踢球,跟比自己大的踢球,开始不是很系统,我让他自己多去提高球感和球性。”张永海说。

  身披沈阳城市队10号球衣的张家鸣球感非常好,在场上的控球和带球是全队最出色的,作为前国脚的儿子有不错的足球天赋,虽然儿子还算有点天赋,但是后天的培养很重要,踢球光有天赋不行。

  在现场张永海把踢球几分靠天赋的话题现场抛给了儿子,“我在上教练员A级班的时候,李春满教授就问我们,天赋对踢球的孩子占多少比例?冠冠你来回答一下。”

  冠冠给出的解答是:45%。

  但张永海给出的答案是:足球天赋只占20%,足球的成功是靠80%的努力。“天赋再好,不努力也没用。”他告诉儿子。

  从小培养:踢球要有“气质”

  4月30日上午输给武汉堤角小学,下午在雨中仅以2比1战胜张然率领的中国健力宝北京训练营代表队,张永海和另一位教练对手下的这批沈阳城市U12的队员们表现并不满意。

  前辽足队员朱锴是这支队伍的领队,在赛后和小队员们总结的时候朱锴透露了一个细节,“张然赛前笑呵呵的说,让我们不要太虐他们。但最后我们只是以1球小胜。”

  随后张永海问孩子们两场比赛感觉怎么样?表现得好不好?沈阳城市的小队员们说:“踢得不好。”

  张永海接着问:“为什么踢得不好?”

  其中一位孩子说:“紧张!”

  张永海问哪位紧张?孩子们都不说话了。

  “连续两场比赛你们至少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拼劲,有个队员举起手去啪啦球,那肯定是黄牌,这个球十一制比赛裁判肯定直接给红牌,因为是直接射门机会。”从职业球员变身足球青训“孩子王”的张永海耐心的和小队员们分析着。

  “你们为什么会紧张?有什么可紧张的?踢球要有气质,我们辽宁队踢球气质没输过吧?到场上我们就是最好,要有舍我其谁的状态和心态,那种感觉是不管面对的是谁,我们的气势永远在那里,这一点我们队里要向姜博为学习,”张永海点了队中的一位小队员的名字,“他的抢球创造了比赛机会,我们的进球就是他抢出来的。有球的地方他就去抢,进攻回来防守的时候他第一个去抢,这就是一种拼搏精神,所以进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踢球如果没有这种气质能行吗?”

  张永海认为球队并没有表现出平时训练的水平,他说,“这方面主要是一方面我们平时比赛踢得少,第二是心理问题。在门前越冷静越能处理好,越着急越踢的不好,球星越是在大赛发挥的越好,说明他的心理把握的很好,所以你们要把心情放平静,这只是一场比赛,以后你们踢得重大的比赛肯定更多,甚至踢中超,国家队。所以心理的状态非常重要,上去就是去拼,这样的态度必须要学,丢球之后马上去反抢。”

  辽沈青训需要更好的环境

  变身足球青训孩子王的张永海,这两天一直在总结着队员到场上紧张和发挥的不如平时训练水平的原因,“我们的队伍参加正式的比赛太少,这两天我和北京人大附小的教练聊了不少,他们踢到80场正式比赛,这样的标准才行,”张永海说,“当年我们在踢亚冠或者中超强队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强大,其实顶上去也就顶上去了,实力体现的就是个人的积累和比赛期间的调整,现在这批孩子确实年龄还小,比赛的积累确实要差一点。”

  从中国足球的整体布局来看,沈阳和大连从来不缺少足球人才,但最近这些年,不管是沈阳还是大连在青训后备人才培养上都出现一定的断档,我感觉沈阳这边的基础培训比较差,足球环境不是很好。比如在北京当教练一个月一万元收入很正常,而在沈阳基层的教练四五千,这样的环境对青训人才培养很难。”张永海点出了辽宁足球青训的现状。

  相比去沈阳和大连的实际条件,沈阳城市俱乐部董事长庄毅在青训方面投资较大,请来了张永海和朱锴这样的老辽足队员教授青训。

  “作为青训教练跟在成年队不太一样,带孩子踢球需要更多的耐心。我刚从职业队退下来,看孩子踢球就会觉得有很多东西他们应该掌握而掌握不了,所以就要耐心一点,大家都是从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的,你对孩子要求太高,对他们着急,效果也不一定好,毕竟他们还是孩子,还是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张永海说。

  张永海在2014赛季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伤病离开了职业足球赛场,2017年初他加盟了沈阳城市队搞青训。“我们的投资人是前国脚庄毅,他因为伤病也比较早就退役了,但一直有着足球情结,对足球的热爱不减,现在他每天下午都会和一队一同练球,当年中甲的沈阳中泽解散了,他就把剩下的人重新组队打中乙。”张永海说。

  谈到自己的未来规划,张永海说:“我刚刚获得了中国足协A级教练证书,自己从事了这么多年职业足球,还是放不下足球,这也是我喜欢的事业。接下来我想先从青少年足球做起,给自己打好坚实的基础,有机会再往职业队发展。现在中国足球很重视青训,虽然沈阳的足球环境还是差一点,无论是场地条件还是经济基础都不行。沈阳大连是中国足球人才的沃土,但现在踢球的人非常少。如果中国的孩子参加比赛的数量和质量,还有踢球的人数能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那么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就还是很有效的。我看了不少07年出生的孩子,这里面不少人如果能在好的平台获得好的训练,将来很有希望成为亚洲的一流球员。”

  “对踢球的孩子们来讲踢球的环境很重要,有好的赛事平台更重要,像健力宝麒麟杯这样的比赛多举办才好。除了比赛、训练条件,基层教练员也很重要!”张永海说,“我在A级班学习的时候,李春满教授也说到这个问题,中国教练员的整体水平还是差点,好的教练特别少。在日本,职业球员退役以后第一步到基层当教练,他们对于这个基层教练的标准特别高,要达到A级水平才能带青少年。接下来中国的青少年教练员培养会有详细的规划,如果按着这个规划进行运作,中国的教练员水平一步一步地提高了,中国球员的水平也自然会上去。”

  记者王伟三水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