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代价
- 来源:世界高尔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汇丰冠军赛,高尔夫,职业,代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9 09:42
高尔夫是属于个人经济体的运动,所有收益及成本支出都是由个人承担的,既然将高尔夫作为自己的职业,风险与得失当然也要由自己承担,这是身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最基本的常识。将球技无法提升归咎于赞助商真是贻笑大方的言论。
职业运动是一项既现实又残酷的事业,能让你名利双收也可以让你贫困潦倒,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身为职业运动员,这么多年若不能认清这个事实,根本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最好提早改行了。
每年中国的企业在职业运动的投入都超过千亿,其中包括赛事的举办与赞助、维持俱乐部或球队的经费及球员个人的代言与赞助等等,这还不包括电视转播的广告投入。企业对运动项目的投入不外乎三种目的:第一是回馈社会;第二是对企业的宣传及形象的提升;第三是能够从职业运动中得到利益上的回报。而球员的收入则不仅是依赖奖金或薪资,更多是代言企业或商品的收入。因此企业需要球员代言,而球员从企业获得报酬,这是市场互利的商业行为,并不是依靠人情或关系,要靠球员的实力。得不到企业赞助的球员应该自我反省,而不是怪罪企业不赞助。
笔者从小生长在职业高尔夫的家族中,除了父亲是职业球员外,家族中还有多名职业高尔夫球员,我深刻了解身为职业球员的辛苦和残酷。记得小时候很少看到父亲在家陪伴我们,他一年中有八个月在国外比赛,这是选择作为职业高尔夫球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正是因为有优异的比赛成绩,我们一家才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我们家族中当然也有职业巡回赛上打得不好的职业球员,他们不敢出国比赛,因为无法从比赛中获取回报,反而还要支付出国的费用。所以他们选择从事教学工作,也从来不抱怨,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职业。
职业运动之所以残酷是因为只有成绩好的选手才会站在舞台上,而收入也是伴随着成绩而来的。可惜很多人只看到赛场上明星球员光鲜的一面,却对那些默默无闻的职业球员辛苦奋斗的一面视而不见。
明星球员并非是一日造成,许多知名球员都是从次级巡回赛慢慢往上爬,他们需要累积比赛经验,然后挑战更高级别的赛事。包括“大白鲨”诺曼、埃尔斯、维杰·辛等,许多巨星球员都是早期在亚洲巡回赛奔波的选手,他们经过了多年的奋斗才登上美巡赛的舞台,然后发迹成名。像老虎或米克尔森这类型的明星球员是极少数的个案,过去50年能有几个?事实上,能在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跳上美巡赛的球员一年也没几个。
名利双收的职业运动员是许许多多青少年的偶像,而这也是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踏上职业运动道路的动力,他们希望成为下一个老虎·伍兹,下一个贝克汉姆。希望是种动力,球技跟胆识是身为职业球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而认清职业运动艰苦、残酷的现实则是职业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