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现实的梦想
- 来源:世界高尔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佘山,高尔夫,现实,梦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9 09:49
练习场的灯光照射出明亮的白色光柱,镁光灯的闪烁中,小莫里纳瑞捧起世锦赛-汇丰冠军赛的新奖杯。这肯定是他终身难忘的时刻,但对中国球迷来说,用不了多久,这一幕就会在自己的脑海中暗淡下去,就像更早之前的米克尔森、加西亚、梁容银一样。
6年来,汇丰冠军赛就像一场梦幻演出,众星云集,万人空巷。
它像春晚一样,成了球迷和从业者心里的一个符号,每年的11月大家都盼着它赶快到来,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因此而欢聚一堂。但6年过去了,这个节日始终让我们感觉有些遗憾,好像“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家门口的这场演出,精彩绝伦,可惜主角没有自己人。像夜里的迷雾一样,这样的尴尬让人觉得有点儿闷。
中国人是很要面子的,说得高尚了,这是荣誉感。中国人有钱,球场可以砸钱造,比赛可以砸钱办,球星可以砸钱请,可唯独一样,一时半会儿很难用钱砸出中国的明星球员。有人想出重金利诱曾雅妮,让她加入中国籍,可惜人家不为2500万美元所动。可惜李超应该没有看到这句话。
另一件事情,今年上海的半田杯颁奖典礼上的一个细节。比赛结束后,中、日球员都受邀参加在某五星级酒店举行的颁奖晚宴,日本球员大多正装出席,我遇到蔡启煌,他虽然没有西装领带,但也是明显打扮了一番,米黄色的休闲西装显得既得体又不古板。就在我们闲谈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中国球员走了过来,上身的T恤衫敞着扣子,下身穿着皱巴巴的短裤,脚上吊着人字拖。在蔡启煌的劝说下,他才回车里换上了长裤。那一晚,除了接受颁奖,他们还要向同样出席活动的青少年球手颁发奖品,其中很多是他们的学员。
不管是李超说的话,还是这位年轻球员的穿着,他们的言行都反映出了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员的现状:他们虽然是职业球员,却很难依靠职业比赛生存;他们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高尔夫教育;没有教练,却要以教学为生;他们的欠缺不仅在球技方面,也在对高尔夫的理解上;缺乏职业素养,却承担了球迷对职业球员的厚望。对他们来说,职业只是球打得好,在高尔夫礼仪、精神方面,有着天然的缺失,因为中国高尔夫只有25年的历史,他们无从继承,也缺乏学习。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仓廪足而知礼节”,他们首先要为生存而劳碌。
米克尔森说,中国要出现世界级的球星,还需要再等25年。高尔夫是需要积累的,而我们习惯了浮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应该有更现实的梦想。梁文冲、叶莉英、杨涛丽这些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可以有稳定的表现,冲冠、保卡;吴阿顺、冯珊珊、胡牧这些年轻选手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积累经验,韬光养晦以期厚积薄发;亚运会后,张新军、黎佳韵这些将要转职业的球员可以做出合适的选择,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国内能够有球员敢于走出去,而不是畏首畏尾,张连伟、梁文冲当年可不是靠赞助商才走出去的。
2011年,中国境内的国际大赛更多了,除了世锦赛-汇丰冠军赛继续在佘山球场举办,总奖金700万美元;上海美兰湖高尔夫俱乐部还将冠名赞助一场美兰湖中国名人赛(美巡赛),参赛名额只有30人,总奖金却高达600万美元;另外,两年一届的高尔夫世界杯也将在观澜湖·海口重燃战火,上一届的总奖金是550万美元;女子方面,LPGA将重新来到中国,年初在广东的从都LPGA赛,总奖金也有170万美元。
作为东道主,中国球员必然有机会参与大赛,希望他们能够有机会,站在舞台的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