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光芒,探索背后的角落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17 10:02

  未来两个月里,我们的长报道计划都是在考虑如何离开头部的那些信息。电子竞技最开始的时候并非不太允许非头部的项目存在,2004年孟阳赢长城挑战赛的时候,没人会嘲讽“雷神之锤也算电竞吗”。

  随着不断的迭代,电竞变得越来越像头部的集中,长尾里的用户变得偏执极端,甚至有些受迫害妄想。关注度也是几何级的差距,哪怕是大的游戏厂商内部也是如此,在刚刚结束的UP发布会上,腾讯电竞公布的数据2017年整个腾讯电竞赛事体系之下的所有项目一共有超过220亿人次的观赛量。但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两个项目都超过了100亿。一个简单的减法之后,其他所有项目还不足整个腾讯赛事流量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例也是现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下所有IP或者说流量源头的基础模型,在头部争夺刺刀见红的过程中,用户的注意力被大量的吸引。所有的媒体也是围绕着一两个项目,三五个人展开,普通观众即使想要了解到其他的信息也变得比之前的图书电视时代更难。

  按照一些数据公司的表述,过去一年时间里,围绕电子竞技的产业化规模真正开始发展,参与者也逐渐变多,可能专职从事电竞的人员,在中国就有几万人,这些人到底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在工作生活。将他们的状态呈现出来的时候,那些去头部的项目、俱乐部、选手、工作人员哪怕是爱好者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保持着充分的好奇心,也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之前人物报道的风格在更多的普通人身上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同时如何把一些零散的素材,重新组合成为更有代表性的群像故事,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处的大时代、真正的电竞底层生态和一个个真实的人这三者之间,我们试图谋求一些可以切合在一起的视角,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状态,但最终希望表现的还是在这些人到底会为中国电竞的将来带来哪些层次的变化。

  这期杂志上会先为大家展示几个高校电竞社团社长的故事,他们在中国电竞最繁荣的土壤上活动,同时也在遭遇几乎最严苛的意识形态考核。很多年轻人最初只是喜欢游戏对抗的感觉,寻找归属感,和周围的人联系在一起。然后他们通过电竞开始更深层次的接触社会,离开象牙塔的保护,以自己的方式认识眼前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初生”的状态,包括个人,也包括社团组织都显示出和中国电竞非常类似的发展规律。

  我们的记者试着去更深层次的还原和捕捉这些过程,这本身也是让人着迷的。

  后续我们把视野放在成都这个之前没有深度观察过的生态,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前来追星的粉丝都不比灵石路那么专业,没有其他繁杂的影响因素,更多时候呈现出一种相对纯粹的状态,可能和十年前中国电竞在上海的状态类似。所以无论继往还是开来,对电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代标本。

  我们也关注那些可能一个粉丝都没有,但每天依然要训练超过十个小时,辗转全国各大参加次级赛事的俱乐部。随时可能从一直职业俱乐部跌落成为几个大男孩的代练工作室。

  这些人都是中国电竞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小时代的标记,也是自身充满了矛盾的个体,是好故事的基础。

  文 石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