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许多问题,跟他“是不是男人”无关

自从去年深圳地铁设立女士优先车厢后,同事Alex下班坐地铁回家,如果不是太累,路过列车末端都会再往前多走几步,去普通车厢。因为经常见到一群大老爷们在女士优先车厢门口排队,我夸Alex有风度,他却一脸严肃:“虽然我不坐女士优先车厢,但不意味着我欢迎这个车厢的设立。都是要赶早晚高峰的人,凭什么女性要区别对待?”

在Alex看来,防止色狼靠的是众人的保护意识,路见咸猪手,大家挺身而出是对性骚扰最有效的遏制。“保护女性,不该把女性放到笼子里。”

我不置可否。一直以来,关于女士优先车厢的设立争议就不少。其实身边蛮多像Alex那样抱怨社会对女性宽容,反过来对男性要求太高的人。比如最近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过年回家见家长被催婚了,但为了买房的事一筹莫展。女方家里要求共同分担费用,但他才工作两年钱未存够,在农村老家的父母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积蓄。他恳求女朋友缓一年,让他赚够钱有足够底气结婚,但女方家长坚决不同意,说女孩子耽误不起,不要浪费时间。

同学找我借钱时顺带抱怨了一下女方父母:“这段感情里我和她都有付出,而且我付出的还更多。怎么说是我浪费她的青春呢?我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女友杉杉时常因为琐事跟男友冷战,但每次熬不过三天男友就会发来微信主动认错,且附赠一个500元以上的大红包,把杉杉哄得喜笑颜开,立刻解气。身边的小姐妹纷纷表示羡慕,开玩笑说:“缺钱时就多吵几次架。”

当时不以为意,后来想起这件事,才琢磨起不少男人总为约会买单,更别提各种节日红包和礼物,彩礼和房子。像杉杉一类的女孩说不上有做事业的野心,也会在朋友圈里转发咪蒙的文章,一边表明要独立,一边利索地收红包,也无怪乎引起一些男同胞不满了。

如果两性问题花钱就能解决倒也爽快,最怕是一方要钱又要人。

比如去年冯小刚有一条建议伴侣不要偷看另一半手机的微博,“两口子不能较真儿,糊涂点就白头到老了”,结果被广大女性群起而攻之,唯恐助长了男性出轨: “感情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生活过得去,头上就要顶点绿吗?”

除去冯小刚认为只要一查手机双方都有鬼的先定论,我倒觉得他“没考虑清楚后果,就别偷看伴侣手机”的观点没毛病。频繁查岗,连尊重隐私都谈不上,何来平等自由的两性关系。认为自己有各种权利偷看伴侣手机,这是畸形的亲密关系价值观,很多时候却被社会包装成了爱情的一部分。

在两性关系里既索取金钱又干涉人身自由的例子并不少见:“把你的工资卡上交给我,不许留私“你朋友重要还是我重要?不许出去。”“我看你手机怎么了?”哪怕删掉对方的所有女性联系人也振振有词:“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包容我。”

我们这个时代一方面为女性独立摇旗呐喊,一方面舆论氛围始终觉得“妻管严”是正面和可爱的。光明正大地进行情绪勒索和金钱勒索表面上看是女性在家庭地位提升的表现,其实却是女权反向的倒退。这类行为甚至是一种潜在的家庭暴力,根据英国媒体The Guardian的报道,有超过40%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男性,但往往男性受害者自身都没有觉察到,他们也羞于启齿,因此常常被警察及媒体忽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站在男性立场说话,只不过这个社会男人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压力。男权社会认为男人一定要比女人有更多作为,男人就应该买房买车,是全家收入的顶梁柱,男人不能哭,男人就应该这样那样……要是经常叨念一个男人“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啊”,效果可比唐三藏的紧箍咒还厉害。因为这句话,不胜酒力的男性要在饭局上要喝到酩酊大醉;感到被侮辱的丈夫出手打了妻子;挑起养家重担的父亲要拼命工作……

我们好不容易从旧社会挣脱出来,在妇女节时感慨一下女性的独立和自由,但一句“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就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社会环境对女性越来越有益的今天,希望男人和女人都可以互相理解。我们倡导的男女平权,是既不歧视女性,也不苛求男性。在我看来最理想的两性关系,还是舒婷《致橡树》里的描述,如果男性是橡树,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