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坚持自我 方得始终

  • 来源:羽毛球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01 09:58

印尼大师赛,除了男单由于林丹、谌龙、维克多过早出局、李宗伟退赛而稍显星光黯淡,其他 4 个单项都是当今羽坛最顶尖的选手走到了最后。

这或许是近 10 年来赛季开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赛季,各位选手的状态和被提前的赛季一致,早早地就调动了出来,世界羽坛的混乱势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在这群雄逐鹿的时代,如何才能冲出重围一枝独秀?印尼大师赛告诉了运动员一个经验:自我!敢坚持自我就能赢,不坚持自我就会输!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女单决赛,戴资颖仅耗时 27 分钟就直落两局击败了内维尔。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决赛,根据小戴的习惯,这样缺乏强度的比赛之后,她应该还会在热身场拉着教练再打打对抗、上上强度。

谁都知道戴资颖是打球风格极其自我的一个人,虽然她自出道以来一直被人诟病打法“太追求潇洒而缺乏稳定性”,但她依然坚持这一打法,以至于看上去有“先天缺陷”的打法被她练到了如今稳居世界第一宝座的独门秘籍。虽说她现在依然失误率不低,但是和她利用灵活多变的打法所得的分相比,无伤大雅。

印尼大师赛决赛,戴资颖把自己的打法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网前时有时无且看上去有些多余的停顿,对于绝对死角的执拗,被动情况下必须选择难度最大回球线路的坚持。单独来看,每一点都是羽毛球场上的大忌,但是戴资颖却能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杀伤力十足的“戴氏打法”。整场比赛,内维尔的表现就是“疲于奔命”、“无可奈何”8个字的确切解释。

夺得冠军,除了戴资颖对自己打法的坚持外,更要感谢她决赛时的手感好得出奇,无谓失误很少。不过,我始终认为该打法失误偏多的顽疾是阻碍戴资颖成为一名稳定的王者的绊脚石,具体可参照一周前马来西亚大师赛女单决赛,戴资颖负于拉差诺一战。

有戴资颖的成功示范,自然就有内维尔的错误案例。我一直认为内维尔的打法很克戴资颖,内维尔打球简单粗暴,最具代表性的比赛是 2016 年亚锦赛对阵王仪涵,为了抢一张奥运会入场券,她把自己打法的精髓全用上了:抢前场放网,后撤之后不管来球质量如何,一律下压,然后再抢网。这是一种类似搏命的打法,并不聪明,但在内维尔超强的身体力量作为基础的前提下,这样的打法颇有一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味道。内维尔强行发力的能力很强,这样的球虽然角度、线路都一般,但力量很大,大到可以让对方感觉来球“压拍子”,想借力回球难度都很大。

和戴资颖比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她足够的压力,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抑或是角度,只有本方出球的压力足够大,才能最大程度地压缩她处理球的空间。而内维尔在力量上的优势,完全具备压缩戴资颖出球空间的实力。简单来说,只要她打出自己蛮不讲理的强攻打法,是完全可以从力量上压制住戴资颖的。不过现实却是,内维尔从开场节奏就很慢,虽说线路上能够看出想利用落点和角度去限制戴资颖,但很明显,这一她不擅长的套路的结果就是出球的质量总比想象中差一点,原计划限制对方的战术没有给对方造成足够的威胁,反而让自己暴露出了更多的空当,进而暴露自己移动速度较慢的弱点,被戴资颖打得无可奈何。或许是因为之前和师妹辛德胡的比赛消耗了过多的精力,也或许是内维尔想在自己力量打法的基础上尝试加入更多控制的因素,但是从决赛来看,放弃了最“自我”的强攻套路,内维尔输得很难看。

男双决赛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首局,平均身高超过 1.9 米的李俊慧 刘雨辰通过控网迫使对方起球,利用自己高点进攻的优势轻松拿下。而第二局,速度在当今羽坛无人能出其右的苏卡姆约 吉迪恩把首局多为“上下运动”的模式,通过积极的发力变为了“水平运动”模式,让比赛从第一局的攻防转为了第二局的速度较量,印尼组合也凭此21 比 10 快速扳回一局。

可见,谁能打出最“自我”的东西,谁就能占据比赛的主动,决胜局也说明了这一切。在发接发环节中,如果李俊慧 刘雨辰能抢到高点,采取轻放,迫使对方起高球,那么他们得分的概率就很高;反之,如果中国组合接发球就发力抢推、抢扑,那速度衔接更快的印尼组合马上就能借力反击,往往只在 3 回合之内就结束战斗,既能得分又涨士气。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三局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俊慧 刘雨辰在网前出球选择,不过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发力去和对方比速度,而不是把比赛拉到自己擅长的节奏。中国组合 16 比 21 输掉决胜局,比分不算难看,但过程值得反思。郑思维 黄雅琼用一场松弛有度的进攻表演为中国队取得了 2018 年的首枚金牌。其实,在半决赛的时候,黄雅琼在网前过多的失误成为许多人不看好他们在决赛有所作为的原因。但在决赛当中,面对网前严密的纳西尔,黄雅琼还是毅然决然地保证网前的积极性和压迫性,虽然也出现了数次网口抢扑失误的情况,但整体上还是压得纳西尔网前威胁大打折扣,这也成为中国组合两局击败奥运冠军的关键点。

女双冠军松友美佐纪 高桥礼华则继续着自己里约奥运会之后那种稳扎稳打的风格,虽说在反击上没有之前那么犀利,但在场上愈发气定神闲,用线路抓对方空当的打法也愈发纯熟。防守反击是她们安身立命的法宝,由守转攻的能力是她们最令对手胆寒的武器,而这两点,她们一直没有丢。

在印尼,走到最后的人,都是坚持自我且把自身特点打出来的人。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还是关于赛制过于密集、遭到许多队员吐槽的事。林丹无精打采地再次一轮游,维克多突如其来的脚伤退赛,并且声明放弃下一周的印度赛,而李宗伟、吴柳萤压根就没来印尼。虽然2018年的比赛刚打了2站,但是世界羽联该做的事,看上去已经刻不容缓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