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玲:亲爱的“熊孩子”,我懂你的不快乐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6-17 13:39
在戴玲看来,“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存在于你我身边、普通又温暖的职业,如果说真有什么称得上特别的,或许,就是能穿透胸膛,帮你与心中的自己对话……
灾难面前,我必须做点什么
整洁舒适的心理咨询室里,戴玲莞尔微笑坐在沙发上。“这就是我平时做咨询的地方,看着就像家里的小客厅。舒适的环境,会缓和咨询者的防御心理。”
今年37岁的戴玲是马鞍山人,20年前,受一本心理学小说的影响,戴玲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于是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2002年毕业找工作时,戴玲碰了一鼻子灰。彼时,心理学在马鞍山还只是电视报纸上偶尔提及的陌生名词,想在这里找到一份对口工作,实在太难。
为了生存,戴玲在当地一家企业做起了市场营销。虽是“半路出家”,但要强的戴玲还是很快融入到了新行业当中,并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领导同事的认可。
生活就在平静与安逸中缓缓前行,谁也不会料到,打破这份平静的,竟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场灾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众多生还者留下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一时间,来自国内外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纷纷赶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建设公益服务。戴玲也第一时间赶到了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当她满心热忱要求赶赴汶川时,却了解到,为保证专业性,只有拥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证的专业人士,才能上“前线”提供帮助。
没能去成汶川,让戴玲陷入了深深的遗憾。但也正是这次地震,让戴玲开始重新审视心理咨询这个职业。不同于普通医生救死扶伤效果立竿见影,心理咨询师可谓是救人于无形之中,他们要解开郁结、抚平焦虑、理清现实与想象的乱麻,必要时,还得与萦绕在患者心头的死神谈判……这样一个职业,难道不伟大吗?深思熟虑之后,在阔别心理学7年之久后,戴玲重新出发,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从助理做起,边工作边学习,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
搞定“熊孩子”,抓住家庭教育痛点
在机构工作5年后,戴玲已能独当一面。与此同时,一个现象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对象中,因家庭教育矛盾引发心理问题的,占了很大比重。多年来,她见过因为孩子厌学而抓狂不已的父母,也见过被大人热切期望所灼伤的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长久以来的心结,都可以从他们的原生家庭找到症结所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中国家庭,缘何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带着这样的思考,2014年,戴玲创办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正阳心理咨询中心。在这里,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耐心帮助咨询对象纾解郁结、打开心门,并在家庭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那些不被家长理解的‘熊孩子’,内心其实都住着一个孤独寂寞的小人儿。”总结这些年遇到的青少年咨询对象,戴玲感触颇深。
14岁的小涛在父母眼里,是个屡教不改的重度网瘾少年。第一次坐在戴玲的对面,小涛的眼睛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这是什么游戏,好玩儿吗?”戴玲饶有兴趣地问。“绝地求生。”小涛头也不抬答道。“看着挺好玩,你能教我吗?”小涛抬头疑惑地看着戴玲,不敢相信这个爸妈找来的“说客”,竟会主动要和自己玩游戏。在随后的一个小时里,小涛和戴玲一起组队、捡装备、打对手,共同经历了“生死”,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一局结束后,戴玲缓缓切入正题,“这个游戏果然好玩,但我还是有点不理解,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觉地玩儿,也会累啊,你就那么喜欢?”这时的小涛终于放下了手机,眼神黯淡了下来。
原来,小涛的爸妈平时忙着做生意,从13岁起,他就离家住校。缺少陪伴的小涛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只能从游戏里寻找自信。穿过小涛的双眼,戴玲看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男孩。找到了症结所在,戴玲便为小涛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方案,一边教他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打开心门主动与同学亲近,一边与小涛父母沟通,增加家人陪伴互动的时间。种种努力,让小涛的性格逐渐阳光起来,慢慢摆脱了对游戏的依赖。
不忘初心,公益的路我会一直走
当年,戴玲正是抱着造福更多人的初心从事的心理咨询。而当正阳的名气渐渐打响之后,戴玲在公益的路上,也越走越远。作为马鞍山市妇联儿童心理专家,她定期去村镇留守儿童安置点,为孩子们上心理健康课。
2016年,在一次辅导过程中,戴玲结识了15岁的阿凤。
阿凤的妈妈在她10岁那年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年幼的阿凤只能与身有残疾的爷爷相依为命。母爱的缺失,家境的贫穷,让这个本应如花般灿烂的女孩陷入深深的忧郁。在戴玲到来之前,她已辍学两个月,整日躲在幽暗的房间悄悄哭泣。
“你的孤独和无助,我都能感受和理解,如果你需要倾诉,我愿意一直倾听。”戴玲轻声安慰。沉默的阿凤低垂着脑袋,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在为阿凤做了沙盘和房树人测试后,戴玲看到了一个缺少关爱、自卑又敏感的女孩,这让有了女儿的戴玲隐隐心疼。之后的每周,戴玲和她的团队都会雷打不动地赶来为阿凤做心理治疗,不仅为她解开心结,还在生活上给予妈妈般的关爱。和风细雨般的呵护,打开了阿凤的心门,从开始愿意沟通,到主动与大家分享,现在的阿凤不仅恢复了学业,还在学校有了很多好朋友。
做了多年心理咨询,戴玲形容自己的职业是“一只脚站在水里,一只脚站在岸上”,既要与当事人产生共情,又不能被当事人影响。“其实心理咨询师算是一个高危职业,当别人一股脑儿把所有负面情绪抛给你时,你要接住,而不是被打倒。”随着对家庭教育的深入探索,正阳心理咨询中心渐渐成为马鞍山相关领域的佼佼者,被授予“马鞍山市妇女儿童维权实训基地”,而戴玲本人,也于2017年获得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荣誉称号。
而今,戴玲常受邀去企事业单位做心理讲座和团队建设,消防官兵、金融业者、学校老师甚至服刑人员都是她的授课对象。看多了各行各业的压力和不易,她更加懂得陪伴家人的可贵。丈夫李先生特别支持她的工作,尽管两人平时都很忙,但依旧每天与对方聊聊工作和生活琐事。在培养4岁的女儿上,夫妻俩特别有默契,“人家孩子学英语学钢琴,咱家孩子学玩儿。”戴玲笑称,不同于大多数渴望孩子在起跑线就一路领先的家长,自己无论是心态还是行动,都要淡定得多。
而今,除了团体讲座、公益活动外,戴玲每周还有近20次一对一咨询,这个工作量绝对称得上“劳模”。但让她深感欣慰的是,近年来,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认知,渐渐冲破了过去“精神有问题才需要”的误区。用她的话说,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对方与内在的自己“握手言和”。
文/谢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