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亲妈怎样焐热女儿的心?

  读者来信:

  我和老公都是新上海人。怀女儿时我们正处于人生低谷,我刚辞职,老公在4S店做销售,收入很不稳定。我们住在租来的一室一厅里,简陋局促。孩子出生后,只能让婆婆带回老家抚养,只在寒暑假时回上海住几天。

  去年女儿升初中,我们给她转学回了上海。刚回来时孩子一身毛病,懒散、不会做任何家务,就连刷牙都刷不好,我只好手把手教,每天督促。因为性格内向,她和同学关系处得也不好,我就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这些问题如今有所改善,唯一不变的是,我始终没有走进她的内心。她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每天就进出门时打声招呼,平时总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从不主动跟我交心。

  我自信是个合格的妈妈,事无巨细都在操心,直到看到她期末考试的作文《想念》。她写道:“我想念奶奶总是牢牢拉着我的手,想念她温暖的怀抱。在我妈家,学骑单车摔得再狠爸爸也不会扶我起来,时间再晚妈妈也要逼着我洗完衣服……”原来在女儿眼里,我们就像传说中冷漠绝情的后爸后妈。可她所埋怨的,正是我和老公煞费苦心,专门针对她性格弱点定制的教育措施。

  前不久婆婆突然中风,出院后有轻微后遗症。女儿几乎每天都要给奶奶打电话,琐琐碎碎说个没完。隔着门我也听不清,心里却像猫抓似的充满了对婆婆的嫉妒。有时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女儿依偎在妈妈身边那么快乐、那么亲热,我失落感顿生。我该怎么做,才能焐热女儿的心?

  网友支招:

  @阿茹: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回到强势而又规矩多的父母身边时,一定会觉得很压抑吧。女儿青春期才回到身边,首先父母要保持心态平和,先多给她爱,少提要求,以此慢慢感化孩子。

  @卡卡:多年被“留守”,孩子的心里一定有着很多埋怨。作为父母,不妨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把自己当初的处境和为什么做那样的决定,说给孩子听,让她感受到你们的不易。也要告诉她,逼她自己洗衣服、学骑单车摔倒了也不扶,做父母的怎么会不心疼,但却真心希望能以此换来她的自立、坚强。

  @张小姐:我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妹妹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妹妹与家人相处得非常融洽,我却和父母亲近不起来。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无论多辛苦都坚持自己带。在孩子童年时父母没有付出,是很大的缺失,弥补起来很难。自己带大的孩子,关系更稳固和深厚,家长应该引以为鉴。

  @大虾的虾:孩子与奶奶相处时间长,几乎是整个敏感的童年,毫无疑问与奶奶关系最好。不过,毕竟血浓于水,做父母的要多融入孩子的世界,和她一起疯一起闹,慢慢建立连接。也可以请奶奶从中劝解,解开了孩子的心结,美好的亲情自然回归。

  专家点评:

  王一欣:深圳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因为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夫妻离异或者干脆就是嫌自己带孩子太辛苦,很多孩子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虽然父母对他们要离开孩子的原因有各种情非得已的解释,但孩子幼小的心灵体会到的最强烈的感觉只是“被抛弃”,还有巨大的恐惧、伤心和愤怒,在未来长长的一生中,这种创伤都会对他的生活发生影响。

  父母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觉得孩子是自己亲生的,所以不论谁带,最终都是和父母最亲;还有一种错得更离谱的想法,是觉得孩子小时候不懂事,也不记事,对他怎样都没关系,等孩子大了对他好就可以了。这恰是本文中的“合格妈妈”的心理误区所在。除此以外,他们还想当然地把孩子的所有坏毛病,诸如“懒散、不会做家务”,全部归咎于隔代抚养的恶果。

  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这位妈妈信心百倍地开始了她的再教育运动,实施“专门针对她性格弱点定制的教育措施”,准备把这棵长歪了的树苗硬掰回来。所以她很难走进孩子的心。先有关系,才有教育,没有建立关系的教育,只是孩子人格和经济没有独立之前的一种被动服从。好在这位妈妈及时意识到,她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改掉坏毛病的女儿,而且是一个能亲密依偎在妈妈身边的贴心“小棉袄”。母亲的亲密需要正是孩子当年的需要,母亲如果能推己及人地理解到,女儿十几年来没有父母可以依偎的失落、孤独、恐慌,这一点会成为改善母女关系的钥匙。

  身为亲妈,和女儿虽然有先天的情感连接,但也要知道,感情是岁月中点点滴滴“处出来”的,只要今后的岁月中多用心,多用爱,少用“措施和方法”,亲密关系还是会大大改善的。

  父母既然选择了当初缺席,现在就不要不顾一切地想取代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席位,而是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在现有的情感基础上好好修复关系就可以了。生命中的爱是流动的长河,只要日常生活中不断有涓涓细流补充,就不会干涸,也许有一天,水到,渠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