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份工作总结合并为1份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五通桥区,纪委,反形式主义
  • 发布时间:2018-08-22 11:50

  ——五通桥区纪委刀刃向内反形式主义

  “不用写半年总结,压力小多了,也可以抽出更多时间下村。”6月底,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晓利向记者掰着指头数,往年年中这个时候,他们除了要写一个总的半年总结外,各项工作也要写一个半年总结,“信访、廉政风险防控……少说也有五六个。”

  得益于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去除繁文缛节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减负”行动,不止金山镇,五通桥区乡镇纪委、部门纪检组往年需要报送给区纪委监委机关各单位的半年、全年等22项工作总结,以及部分阶段性总结,全合并为报送一份年度工作总结即可。

  这仅仅是五通桥区纪检系统“减负”行动的一方面。

  一次调研引发的自查

  事情还得从区纪委的一次监督检查说起。

  年初,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鲍天平根据工作安排,对各乡镇纪委一季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多个乡镇纪委为了迎接检查,连夜加班加点写总结、抄记录、填报表。

  这些资料表格包括:乡镇纪委列席乡镇党委会的同步记录本,8本考核记录手册,12本台账……

  “就拿同步记录本来说,本来是为了体现纪委对党委监督,但是乡镇纪委书记本来就是乡镇党委副书记,党委会已经由本人全程记录,为了完成区纪委的要求,又要重新抄一遍。”一名乡镇纪委书记称,有一次党委会她抄了14页。

  “没想到,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也有这么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鲍天平将情况反馈给五通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罗雪兵。

  “这已经不是痕迹管理,是‘痕迹主义’了。”罗雪兵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既要查处各级党政机关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

  很快,一场针对五通桥区纪检监察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自查活动全面开展。

  “各类报表和总结80多项,写总结占用了大多数时间”;

  “区纪委机关上午发文件,下午就要反馈情况”;

  “市县乡三级的文件、会议一般粗”;

  “为留痕而留痕”;

  “只提宏观要求,没有具体指导”……

  基层反馈的一大堆问题让区纪委干部不禁脸红,在五通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泳看来,“这是典型的‘灯下暗’啊。”

  “减负”之后聚焦执纪监督

  自查中,杨晓利提的意见是关于乡镇纪委信访接待日的,她有切身感受。

  按照规定,五通桥区乡镇纪委每月都要在街上摆摊接访。去年杨晓利接访时,刚将一名群众反映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方就一把抢过本子,把记录撕下来。

  “我理解他们的为什么要撕。”杨晓利称,“摆摊接访对于县及以上纪检机关也许有效,但乡镇本来就处于一线,熟人社会里,群众有反映多是直接找到办公室,很少有在大街上说是非的。”

  而且乡镇其他工作也会在街上摆摊宣传,于是她建议将“乡镇纪委接待日与其他部门活动结合进行”,得到了采纳。

  五通桥区纪委监委今年开展“铸利剑”主题年活动,对乡镇纪委不再宏观要求,而是安排适合乡镇纪委实际的具体任务;全面实行快进快出的“飞行检查”,不再提前通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督查、信访工作督查、审理工作督查、“挂图监督”督查、三公经费及财经纪律督查等33项督查也改为每季度一次的综合督查……

  会议和文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比较突出的领域。五通桥区纪委监委系统的会议有信访工作推进会、纪检监察信息工作推介会、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培训会等13类会议。“减负”之后,只有每季度一次的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

  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对区纪委各类滞后、重复的各类报告、报表、总结进行整理合并,将80余项减为30余项。

  “去年上半年我们乡镇纪委向区纪委报送了35份材料,今年上半年,我们只报送了9份,让我们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金山镇纪委委员周欢称。

  “减负”之后,区纪委监委如何加强对乡镇纪委、部门纪检组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呢?

  “纠正‘四风’要举一反三,既要杜绝直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要以新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让纪检监察机关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督执纪问责这个主体责任上。”罗雪兵介绍称,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在“减负”后,把所有的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模板合并为一本“傻瓜式”工作操作手册,提高了管理水平以及具体工作的可操作性。

  不仅如此,五通桥区纪委监委还实行“班子成员定点指导、机关单位划片联系”机制,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深入到乡镇开展指导工作,采取参加民主生活会、调研等方式定期联系指导基层纪委,协调统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

  文/本刊记者 徐浩程 通讯员 马永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