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足球我们更爱电竞,却无法告诉更多的人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30 10:14

  世界杯收场,法国人顶住了各路“毒奶”时隔二十年再一次把大力神杯带回巴黎。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围绕世界杯一场全民话题被充分的酝酿、发酵并最终释放,任何一个对世界杯一无所知的人都可以拿起手机,通过互联网媒介与俄罗斯现场无缝对接,向人们展示了当下这个时代传播的真正力量。

  打开Google,输入“FIFAWorldCup”会弹出找到约532,000,000条结果的提示,这中间从C罗的发型到法国队战术执行过程里的一次跑位,可以说应有尽有,创作者们为了这个节点等了四年,挖空了心思就是要争抢用户的娱乐时间这个整体趋于稳定的存量市场。

  同样作为一项可以完成流量收割的体育项目,电子竞技在这一点上却和足球相去甚远,更多的内容是通过用户自发的再传播,而作为内容制作方的电竞内容创作者们实际上并不能够充分的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更别提与传统的电影、电视剧和综艺来争抢流量了。

  有人会说,电竞的内容拥有自己独特的垂直性,对内容创作和传播都有很强的限制,但在企鹅智酷最新公布的《2018世界杯白皮书:一个千万亿市场的新变局》中显示,关注世界杯的用户中只有15.5%是专业球迷,超过一半的用户都是小白球迷。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类似《王者荣耀》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其实在边界上早已“出圈”,但赛事之外相关的衍生内容远没有跟上赛事的流量升级,相关的内容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拿与世界杯决赛相关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示例,我们就会发现这中间的差距。

  一场比赛,围绕内容大致会从资讯类、盘点类、花絮类、互动类这个几个大的方向展开,同时在赛前、赛中和赛后都会有相对应的具体内容。而从形式上,除去现在还没有放开的开路电视不谈,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长图文是基础的形式,为了社交属性的需求表情包、gif图这些更“轻”的内容也会随着比赛进行而迅速出现。

  从英格兰与克罗地亚的比赛终场哨声响起,关于决赛的内容传播就已经从备战阶段进入了实战阶段,各路媒体记者与自媒体大号开始争相预测最终对局的情况,从小组赛第一场到决赛之前的每一个细节都被重新挖掘出来,“3分钟带你看法国队晋级历程”这样的短视频内容,脱口秀类的长视频内容,以及数据分析外加的技战术展示的长图文内容迅速占领各自的渠道。

  同时围绕“姆巴佩是不是失去初心”,“格子军团的战斗精神”这样的衍生选题也在不断发酵。到了决赛开始前的周末,需要更长制作周期的专题节目开始纷纷上线,从场上队员的护腿板到教练多年之前的恩怨情仇都被充分的记录和展示,一方面用户可以从不同地的维度获取自己有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给了不是专业体育记者的更多内容创作者以机会。

  赛事本身只是内容的发起点,至于通过这个话题发起点能够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带来多少流量,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精心的策划和按照用户需求的延展而决定的。

  随着北京时间晚上十一点的一声哨响,决赛阶段的第一个流量巅峰正式到来,周边衍生内容和垂直赛事内容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甚至很多没有注意时间的泛娱乐足球观众是因为装大力神的盒子上路易威登的LOGO和超模的惊艳亮相而通过社交网络被吸引到了赛事本身。

  整个比赛期间,不同类型解说系数登场,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有威胁的进攻通过先进的采编技术可以迅速地进入媒体平台,延迟不到三分钟就会出现短视频类的精彩镜头剪辑。

  在争分夺秒的比赛过程中,哪怕不收看直播,实时基于内容关联度的推送就会出现在各大垂直类或者资讯类媒体平台上。所有这些更碎片和扁平的内容其实在比赛开始之前都是经过反复讨论和测试的,一个进球要剪出多少秒,一次有威胁的射门需要由哪些信息构成,一次黄牌或者VAR回放应该和之前哪些内容相关联,这不是现场导播的创作,而是有一系列严格的流程和规范在发挥着作用。

  看到每隔十分钟就出现一次的进球,相信守在导播间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兴奋大喊,只能更加紧张的完成着手头的工作。虽然我们一直在说直播正在成为新兴的大流量出口,但从目前的整体数据统计来看,直播所占的用户相比于点播视频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可规划的。

  当比赛直播的结束,咨询类的内容再一次迎来爆发,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大流量平台的头条都换成了法国夺冠,而一系列由这场衍生出的盘点内容迅速上线,转过天来再看到的可能就是针对世界杯的全景式回顾了。“最难忘瞬间”,“本届世界杯之最”这类的内容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如果还没有争抢到用户的时间,那可能就会永远失去了于用户相遇的机会。

  长图文类的内容在这段时间里的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但可能很多人都熟悉的《体坛周报》英雄联盟记者王玮晨,其实是优秀的足球记者,重要比赛他一般都会在比赛结束之后的半个小时之内迅速的完成一篇技战术分析并推送到新媒体上。而像张佳玮这样的体育类内容作者,也会在比赛结束一个小时之后,向那些还没能平复心情而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的用户推送一篇全方位的赛事解读。

  并不是所有的创作者都需要挑灯夜战,走情感路线讲球员动人故事的内容,走娱乐路线调侃华帝营销的内容,这些都还会在未来的一天时间拥有争夺流量的机会。如果能找到足够再次搅动流量的话题点,比赛结束之后的一两天都会是赛事流量的红利期。

  围绕一场法国与克罗地亚九十分钟的比赛,前前后后十天时间里需要不断的策划、创作、调整,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发掘不同的流量价值,寻找不同的切入角度,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建立不同的内容梯度和体系。这才是对于一项赛事的全方位呈现,也只有这样观众的情感才能最终被转化成更广泛的传播。

  同样一场比赛,无论MSI上RNG与KZ的交锋,还是KPL总决赛Hero久竞与EDG.M对决,我们在比赛之外很难找到足够满足用户的衍生内容。也许什么时候电子竞技赛事相关的衍生内容能够经过周密的策划,从参与到赛事各个创作者出发最终能够把满足用户情感的内容最终传递给每一个可能有需求的用户面前时,才是电子竞技真正“出圈”的时候。

  文 石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