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新:雨后新笋 隐于绿林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30 10:34

  电竞行业从没有一家公司,从创立伊始就同时背负着正反两种极端的评论。当这些声音平息时,我们忽然发现,曾经依靠着WCG走在风口浪尖的NeoTV,曾经是这个行业第一家挂牌上市公司的NeoTV,似乎越来越低调了。

  2015年岁末,全年重大国际赛事的颓势已经难以挽回,厂商赛事也刚刚显露出崛起的势头,直播平台在资本市场上的爆发还没真正到来。因此,电竞圈子里的人有更多闲暇坐下来聊聊过去。

  在上海大宁影城的一间放映厅里,《电子竞技幕后史》正式发布。这本描绘电竞从业者过去十几年里恩怨情仇的书用了不少篇幅讲述NeoTV(以下皆用“牛台”代称)和WCG的一系列故事。商业模式不清晰、资金链断裂、创始人不欢而散的桥段让好事者们忘记了牛台到底如何把WCG带到中国,也忽略牛台一直以来值得关注的生存之道。

  发布会现场,牛台创始人之一兼前任CEO熊剑明、现任CEO林雨新、前总导演王珏以及现任赛事总监周宁从左到右依次坐在沙发上。紧身牛仔裤、裸露的脚踝加上一副娃娃脸的形象,很难看出林雨新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戏码并没有上演。聊天即将结束时,熊剑明谈起自己最近在少儿领域的创业公司叫小熊尼奥(Neo是熊剑明的英文名),差不多2个亿营业额,准备上市。林雨新只是礼貌性地抬眼看了熊剑明几回。

  十天后,牛台在新三板上市,同时具备挂牌交易资格,成为了第一家纯粹依靠电竞业务上市的电竞公司。

  楔子

  1999年,林雨新踏上了大洋彼岸的土地,等待他的是洛杉矶一所在时尚圈很出名的私立学校。去美国、拿绿卡是家人安排好的一条“向上走”的路,同时也是一次对父母宠爱的逃离。

  出身中国传统商业家庭的林雨新,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运作、自由主义支撑的个人择业和Yahoo、Amazon支撑的互联网神话都充满了好奇。秉承着“先了解公司再创业”的信念,林雨新在美国从事了很多不同的工作。

  商业的本质并没有超越他的认知,兜兜转转之下,林雨新做回了老本行,在一家美国设计公司实习。不久之后,他和几个朋友在美国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凭借着设计上的天赋、对业态敏锐精细的把握和人脉资源上的便利,林雨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起了承接建筑设计的生意。从国内拿到项目,然后低价交给美国的设计师完成。看似简单的套利式生意让他很快过上了优哉游哉的日子,但内心深处对商业创造性的期待并没有得到满足。

  2003年,林雨新在东森电视台上看到了台湾的“电玩小子”曾政承夺得了WCG帝国时代项目冠军的新闻。他到现在还记得曾政承开局就用农民推掉对面基地的速攻战术。但他更想知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赛事能够让一个打游戏的冠军受到不亚于体育冠军的重视。WCG就这样走进了林雨新的视野,拓宽了他的认知,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2004年的上海不像洛杉矶的午后一样安静,涌动的经济大潮帮助林雨新的许多朋友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有成的转变,也挑逗着林雨新回国的神经。他在洛杉矶当地的华人报纸上看到了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消息。一周后,股票交易价冲上17美元的高位,盛大市值达到65亿元人民币,陈天桥个人持有的股票市值一度高达50亿元人民币。年仅31岁的新晋中国首富陈天桥让29岁的林雨新第一次意识到优哉游哉生活里2美元一小时的网吧游戏似乎可以帮他继续“向上走”。

  他将想在游戏行业投点钱的想法告诉了家里的亲戚,他的叔叔张顺德便是其中之一。

  接手NeoTV

  2002年,据说当时三星中国的科长(相当于市场部的经理)金莲男提出了“电子竞技”这个名词。三星集团在电子竞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他们赞助的综合性国际赛事WCG一直到2014年停办都是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WCG也点燃了中国的电竞氛围,让无数爱好者投身其中。

  作为电竞行业早期的内容制作者之一,早在2004年,熊剑明就提出了电竞节目的方案,并和汪涵达成了口头协议。这件事后来在广电总局著名的一纸禁令下作罢。据他自己讲述,一年后,国家号召组建数字电视内容,PPS,PPlive,QQlive等平台崛起,熊剑明察觉到了新的机会。因为一个手机电影项目,熊剑明认识了林雨新的叔叔张顺德,张顺德觉得项目不错,随后,林家和几个做地产的朋友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网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牛台——NeoTV(下文均使用牛台这个更熟悉的名字)。

  张顺德将WCG和牛台的事情告诉林雨新。没等他犹豫,刚成立还什么事都没做的牛台,股份价格就翻了一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林雨新成为了牛台的股东,毕竟这看上去是一条离陈天桥更近的路。但他没有意识到,一众电竞拓荒者的热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掩盖了中国电竞市场商业基因的匮乏。

  2006年5月,林雨新带着过去积累的对于商业本质的理解回到上海,开始了自己在蛮荒土壤上的探险。

  当他西装革履地走进牛台办公室时,几乎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无所事事凑热闹的富二代”,他也被办公室里弥漫的烟味和大呼小叫打游戏的声音震惊。“以后别这么穿了,会被当成销售。”这是林雨新得到的第一个来自电竞圈的建议。就这样,美国设计公司的职业装被搁置在衣柜里,一搁就是13年。

  2006年,主导电竞行业探索的是四家内容制作公司:上海的NeoTV、游戏风云、PLU和北京的GTV。现在赫赫有名的电竞老兵都分布在这四家公司里,但受制于内容和人才上的贫瘠,四家公司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同一年,牛台用10万美金买到WCG一年的版权和2007年的续约权,这件事“得罪了”对WCG志在必得的游戏风云。而熊剑明从PLU的内容团队挖来导演王珏、周宁等人则拉开了牛台和PLU持续多年的矛盾。

  买版权和挖人的事林雨新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因为整个2006年林雨新都是坐在股东的位置上,这两块业务都不经由他手。但提及挖人这件事,他觉得要分两方面看。从商业上看,人才的流动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说牛台挖PLU的人,但别人也过来挖我们的人。”之所以这件事会让牛台背上长时间的指责,林雨新觉得一方面,当时挖人的熊剑明瞄准了PLU的内容团队,另一方面也是人情上的原因。无论是PLU还是NeoTV,当时都有自己的论坛,情绪在论坛内很容易被引导。

  至于传闻中林雨新和熊剑明在买版权这件事上的不和,其实是二人对于当时牛台发展方向的分歧。林雨新认为用10万美金给牛台带来4天的狂欢,这种成本确实太高。他还记得聚拢在一起的人流瞬间冲垮了牛台尚未搭建完成的网站。更重要的是,林雨新认为牛台应该专注在内容制作上。熊剑明在内容制作和搭建网站之间的来回摇摆在他看来是业务方向不清晰的表现,这也导致牛台一度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当牛台烧光了公司账面上最后的现金时,对资本的进一步索求促成了一次股东大会,战略上的分歧也被摆上了桌面。结果是不愿被降职的熊剑明离开了牛台,林雨新接手。虽然林雨新不愿意多谈这段往事,但对于外界的传闻他还是表达了一个核心的逻辑——谁出钱,谁说了算。

  林雨新说,“所有的股东都是我家的朋友,都是上海本地做房地产的老板。还有他提到的杨博,也是通过我家的关系找来的。”

  2008年年初,熊剑明在工商登记簿上的名字被正式抹去,此前已经半年没有来过公司的他彻底离开牛台。2007年年中,林雨新解决了30多人滞发的工资和外部的欠款,紧接着第一次带队前往北京。“其他股东都要止损,我也可以止损,破产清算就完了。没什么可解释的,有人说我阴谋诡计。那个时候我花了1000多万拿下牛台,你2006年的时候告诉我电竞好,谁相信呀?这我要还是阴谋诡计,我纯属吃饱了没事干。”说这话的时候,林雨新一直面带微笑,语气轻松。

  我只知道不做什么

  林雨新承认,在过往的岁月里,与其说知道什么能做,不如说他更清楚什么不能做。

  很小的时候,他就将“上班”划入了不能做的范畴,所以他只能选择创业。后来他知道不喜欢做室内设计的工作,才会在陈天桥的“指引下”闯进电竞行业。

  决定是否接手牛台前,30多个人的工资欠款只留给林雨新不到一周的权衡时间。“卖掉三套房子倒没什么“,对他而言,时间和精力是更宝贵的资产,他必须试着用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判断电竞属不属于不能做的范畴。

  刚接手牛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不能做。有一次他晚上11点的时候走进牛台当时的录影棚。棚里有正在用直转播设备唱歌的,也有在玩游戏的,里面有牛台的员工,也有这些员工的朋友。

  林雨新愣在那里“懵了,我隐约觉得这个事是不对的,但是我又不熟悉电竞行业,怕说错了。”

  他还记得,这些“孩子们”看着他西装笔挺地上班时的诧异。每天早上他都能在自己办公室的沙发上找到熟睡的XIXI,在办公室打地铺的小色和周宁;每天晚上他也总能看见很多不认识的人走进公司打游戏;新买的办公电脑还没用就被人偷偷换走了全部硬件;办公室里整天弥漫着烟味,墙被熏得发黄;为了节省地方,四行仓库的办公室被改造成两层,压抑的感觉难以疏解。

  实际掌控牛台后,林雨新告诉自己,那些自己觉得不能做的部分必须成为过去,为此,他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后来,牛台搬到了大宁财智中心,林雨新仍然记得这些,“要找办公室层高5米的房子,不改造,墙要白,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当这些不能做都做到的时候,好的东西就会浮出来。王珏在发布会上说,林雨新接手牛台后,曾经亲自请他回去。两个人在一家火锅店边吃边聊,当时他觉得,“你的好想法都能在这个人身上实现。”9年后,牛台现任媒介总监宋一桢和林雨新坐在浦东新区的一家饭店里,他和王珏有同样的感觉。

  三套房

  2006年下半年,林雨新看到了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三十多人两个月的工资、CDN加速器公司蓝汛三百万左右的费用是摆账面上的欠款,而依靠着人情关系卖给PPS的30万WCG转播权收入早已用尽。合伙人制度让美国工作室的盈利不能用在牛台后续的投资上,为了偿还大量现金欠款,林雨新卖了第一套房。

  补发了工资、还清了欠款后,他开始用“人情价”一点点把其他股东的股份买过来,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7年年中。熊剑明也提到,按照合同,他只能出售持有股份的一半,另一半他还给了牛台。

  很快,林雨新用完了手中的现金,没有任何犹豫,他卖了第二套房。

  林雨新最想做的事就是拿下WCG中国区的主办权,至于原因,他自己也承认,与其说对WCG有感情,其实更多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只有这件事值得做。尽管当时PLU举办的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的联赛已经吸引了不少电竞爱好者的关注,游戏风云在传统渠道上也凭借CS的内容收获了足够的拥趸,但单项赛事的曝光量级仍不足以吸引林雨新的目光。

  相比于当时电竞行业的原生从业者,在最初的几年,缺乏电竞相关的人脉一直都是林雨新最大的问题。找不到其他WCG直管人员的他,只好动用圈外的人脉找了WCG中国区经理,继而找到了WCG副总裁,为他引荐了WCG韩国总部的CEO(下文均用WCGCEO这个说法)。

  2007年中国区总决赛,在人民大学世纪馆二楼的VIP包厢里,林雨新见到了当时WCG的CEO。两个小时的深谈后,林雨新和牛台的方案得到了他的认可。但他告诉林雨新:你还需要得到三星中国的认可。

  事实上,WCG的版权和主办权是两个独立的业务。不同于版权,拿下WCG的主办权需要经历两道独立的审核——同时获得WCG韩国总部(以下简称WCG)和三星中国的认可。

  林雨新用同样的办法找到了三星集团韩国总部的高层。再由上到下逐级推进,最终获得了三星中国市场部的科长金莲男的认可。离牛台拿下主办权,只剩下一纸合同。

  然而,老东家却在这时候挡在了林雨新的路上。

  林雨新回忆,在正式签合同之前,上一个主办方——中视传媒曾经暗示三星中国,如果他们失去了主办权,WCG在中国可能会面临政治风险。依靠家里的商业资源,林雨新带领WCG的CEO走访了多位高层领导,并在2008年第一个季度里,正式走进了自己商业上的第一个春天——牛台正式拿到了WCG2008年中国区比赛的主办权。

  拿下了主办权就需要更多的现金,之后林雨新卖了第三套房。

  谋定而后动一直是中国商人给人留下的保守印象,但中国商人在笃定之后的决绝也异常清晰。林雨新用价值千万的三套房产为牛台抚平了业务摸索之后的疮痍,开始在电竞行业崭露头角。

  商人

  拿到主办权后,林雨新和小色、周宁、王珏等人商量后,决定赛事的执行不外包,自己做。

  周宁回忆,有一次他上午和苏州的一个网吧老板谈好了,下午背个包就去了。可到了之后发现这个网吧很破,没有老板说的那么好。随后的两天里,网吧里的人也不积极配合。最后他才搞明白,原来这是中视传媒的供应商,专门来坑他们的。就这样,15个分赛区,30多个人,牛台的WCG中国区跌跌撞撞地跑了起来。但林雨新显然不满足这个状态。他在电竞行业的第一次试手,也让他坐实了商人的身份。

  2008年对于牛台而言并不好过。一方面,牛台的星际解说小色和PLU的星际解说大师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这也让牛台和PLU曾经的矛盾再度升级,牛台逐渐被淹没在论坛里的讨伐声中。随后的两年里,周宁被小色气得几乎不和他说话,林雨新也让媒介没收了小色的论坛账号。但与对WCG铺天盖地的骂声相比,这都不值一提。

  当时,由于NeoTV当时的副总Cody曾负责腾讯电子竞技平台的推广,借着这层关系,林雨新第一次尝试与游戏厂商建立长期的互惠互赢的合作关系。借助着和九城合作做魔兽世界竞技场的经验,牛台把当时很火的网游QQ飞车和穿越火线加入到WCG中国区比赛里,DotA也以欢乐行的形式加入。这让2008年的WCG中国区总决赛开始遭到部分玩家的质疑,在CS和极品飞车项目发展的低谷期加入了这样两款道具收费的网络游戏,无疑是对当时这群小众文化支持者坚持的纯粹性的挑战。

  但2007年和2008年两年毋庸置疑是WCG在国内的第一个巅峰。电脑的普及、偏离了中国孩子传统生长路径的Sky的成功让WCG蒙上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中国电竞在魔兽争霸3的带领下开始迅速地野蛮成长,也给了林雨新继续做下去的机会。

  阻碍

  林雨新本来的想法是2008年做完和三星签一个长期的合同,但半路又出现了搅局者。而且比2007年的中视传媒更难缠。

  2009年签合同之前,WCG的CEO找到林雨新。

  “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来了?”

  “谁呀?”

  “三星电子。”

  “你别开玩笑,三星电子是我们最大的赞助商。”

  “是三星电子的御用活动营销公司。他们做了一个很大的方案,而且可以交更多的钱。”

  2006年,牛台曾花10万美金购买WCG一年的版权和一年的续约权。这个钱在林雨新接手后并没有凭空消失。虽然之后版权的费用少了,但填补缺口的是一笔数量更大的管理费。现在,WCGCEO提到的更多的钱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两笔钱。

  虽然没有点名,但林雨新还是陷入了沉默。

  事实上,三星也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这家营销公司便是这个体系的产物。据传,这家营销公司的实际投资人与三星社长有着亲情上的关系。所以,这次林雨新的麻烦更大。就像他收回了牛台一样,现在三星要收回WCG。

  尽管林雨新明白,最坏的结果即是牛台成为WCG的承办方,主办方对于这家营销公司来说只是做出成绩和拿到更多资源的一个名头。但他仍然不能接受这种业务上的倒退。

  林雨新的支持者,WCG的CEO告诉他:三星中国市场部的部长(相当于市场总监)——一个韩国人——是他竞争对手的最大支持者。林雨新明白这是源于充斥在韩国企业内部强烈的身份认同。纵然当时金莲男也站在林雨新这边,但绝对的权利还是可能让三星中国这条防线瞬间崩溃,看似严密的双重认可构成的防守很容易紧随着崩塌。

  “你的优势在于你懂电竞,而他的优势在于他的背景。”为了帮助林雨新,WCG的CEO带着两位副总裁亲自来到国内游说。最终,他带着林雨新和Cody去了三星中国的竞标现场。

  “你必须紧张起来。”临行前,他叮嘱道。

  到了竞标现场,金莲男、三星中国的部长已经坐好,等待着林雨新的竞争对手讲方案。当这个人看到林雨新时,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他合上了方案,三星中国的部长最终没有给林雨新的对手演讲的机会。林雨新有惊无险地拿到了后面三年WCG中国区的主办权。他还记得身边的Cody当时对他说:“像拍电影一样,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也是从2009年开始,人们习惯了这个每每出现在WCG开幕式上致辞的带着眼镜、有点斯文的人。借助着WCG,林雨新开始试着满足自己更大的商业欲望。

  争议

  2008年的DotA欢乐行到2009年,变成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其实早在2006年,DotA就开始在国内风靡,不过他的对手,也算是推广者的真三国无双——一张由台湾人模仿DotA制作的RPG地图——挡在了DotA登上WCG舞台的路上。到2008年,辛勤的冰蛙逐渐让,DotA取代了真三在国内玩家心中的位置,浩方里每天爆满的对战房间也给了林雨新坚持的理由,在民主制的投票机制下,林雨新投出了关键性的一票。

  2009年,林雨新开始频繁地在上海和成都之间往来。几个月后,WCG的世界总决赛来到了成都,中国的电竞爱好者们第一次有了朝圣的机会。尽管比赛的几天天公不作美,那些电竞爱好者还是顶着雨聚集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门口。最终,在最受关注的魔兽争霸3项目上,FLY和INFI两位中国选手会师决赛将这届WCG推上了巅峰。林雨新也借着这次机会,展示了自己独有的商业资源,为后续把WCG带到昆山埋下了伏笔。

  延续着前一年的思路,林雨新敏锐地感知到WCG在未来更大的可能性:尽管游戏厂商尚不了解电竞,但他们愿意花钱推广游戏。与微薄的收入相比,林雨新更看重长期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权利的源头韩国三星与国内的社区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沟通渠道。“三星那边不看论坛的,他们只需要更多人来看WCG,这就足够了。”就这样,从2008年开始,牛台成了腾讯在电竞上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随后的岁月里,出现在WCG舞台上的腾讯系游戏越来越多:2009年3个、2010年4个、2011年7个……除了星际争霸、魔兽争霸3、反恐精英和FIFA四个传统项目外,DOTA、CF、DNF、QQ飞车、英雄联盟陆续都被加了进来。NXA和天翼决也曾经尝试过,但都只出现了一届。那些从2008年开始就伴随着WCG转型的质疑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WCG当时被戏称为腾讯游戏电竞大赛。

  彼时WCG的收入只有来自三星中国的一笔70万美元的赞助费用——两年后升至100万美元——和其他的一些商业赞助。这项尝试并没有在之后为WCG带来过多的收入,不仅如此,林雨新在忍受着腾讯游戏电竞大赛的指责时,还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平衡和厂商的合作关系。

  如果说当时WCG开始向着游戏嘉年华的形式更迭,那么由于游戏本身良好的盈利,有些游戏厂商开始展现出更大的企图:购买展会上最好的位置——揭幕战。在此之前,由魔兽争霸3拉开这个年度竞技盛典一直是WCG的传统。在这件事上,林雨新甚至整个牛台做出了一个不太明智的决定,他拒绝了这个要求。

  尽管当时牛台的电竞老兵们——纯粹的硬核玩家——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了新项目在WCG上的平衡版本,但在心里,道具收费始终是一个迈不过去的槛。林雨新并没有后悔当时的决定。“竞技性网游的加入对于WCG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但WCG的品牌我也要维护。”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想这么挣钱,我就不来做电竞了,靠着家里的关系做室内设计挣得可比这个多多了。”

  在与市场、三星和腾讯的博弈中,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雷霆手段,林雨新占到了先机。在之后的日子里,牛台承办了穿越火线和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的赛事。但有趣的是,2012年,GTV接手了穿越火线职业联赛CFPL以及相关衍生内容的制作。现在,这项业务被滕林季带到了VSPN继续迭代。

  2010年,林雨新找到浦东新区宣传部的部长,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将这一年的世界总决赛继续留在中国,但最终因为场地问题作罢。不过WCG中国区总决赛还是从体育馆搬进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一待就是三年。场馆的变动也暗示着WCG本身的改变。林雨新逐渐将WCG从一项赛事做成了一个嘉年华。也是在这一年,熟悉室内设计的林雨新靠着执行方案上的精打细算,WCG形态变化带来的更多元化的营收让牛台首次盈利。他终于不用卖房子了,但WCG也离尽头不远了。

  林雨新的WCG

  2010年,在三星美国的争取下,WCG世界总决赛回到了熟悉的城市洛杉矶,结果却遭遇了滑铁卢。总决赛结束后,WCG官方反常地长时间没有宣布下一座的举办城市。世界总决赛的遇冷促使三星对WCG韩国总部进行了大换血,不仅换掉了所有的管理层,原有的50名员工也被裁员到7名。新上任的WCG CEO派了两个韩国商务对林雨新施压,要求拓宽WCG的覆盖范围,收取更多的赞助费。经过长达半年的沟通,最终林雨新拒绝了这个要求。“当时厂商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联赛,WCG根本没有机会。”林雨新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在后来让他差点与WCG失之交臂。

  另一面,盈利并没有让牛台轻松下来。虽然周宁当时已经是赛事经理,但他提到,除了技术外,赛事、媒介、商务,几乎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他全做过,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1年的广州分赛区。当时WCG的预选赛在广州大学城里的一家网吧举行,而预选赛的前一天他们还要在校园里要举行WCG的高校活动。周宁和同事把电脑从网吧搬到了校园,布置舞台,接网线,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后半夜。解决了最后一台“问题机器”后,周宁看了一眼表,已经三点了。他背着包走在广州大学城的公路上,风吹得路边的树发出哗哗的响声,月亮慢慢地被云层遮盖,渐渐下起了雨。雨滴砸在周宁的脚边,嘀嗒声盖过了疲惫的脚步声。混杂着青草香的水汽让炎热的广州暂时凉了下来。脱离了忙碌,周宁有了一丝疑问:这么累是为了什么?他一路走一路想,直到6点走回网吧,也没想出答案。忙碌带来的疲倦让他趴在网吧的桌子上很快睡着了,两个小时后,周宁又穿梭在人群之中,协调现场,判罚比赛,兼任解说。

  虽然这些电竞老兵在过往的岁月里依靠着热情和林雨新的支持完成了看起来不可能做成的事。但面对外部的变化,人力终究是有限的,特别是商业的趋势。2009年——2010年,PC相关业务上的疲软、竞技网游的崛起,来自内外部的冲击让三星在2011年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但林雨新对WCG有更大的规划。他交了更多的管理费,拿到了WCG全球总决赛的主办权。这回林雨新将WCG带到了昆山市国际会展中心,一待就是两年。

  2012年,WCG中国区的比赛项目翻了一倍,由8个变成了16个。但最重要、最受关注的魔兽争霸项目最终只有八个人参赛,三个人角逐冠军。比起前两年,来到WCG现场的三星高管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在意。变化依然在延续着。从这届开始,WCG上开始出现手游项目,与三星移动端业务契合的变化和自身的商业资源是林雨新为WCG续命的关键。即便如此,WCG也只残存了两年。对于这个结果,林雨新到现在也难掩遗憾:“太早了,再坚持一年就够了,一年就够了。”

  在林雨新看来,只要坚持到直播平台出来,他就能够盘活WCG版权等各方面的商业利益。而且WCG本身承载的意义让林雨新有把握在厂商主导的新时代里一点点地实现自己的计划。“就是分为PC端WCG和移动端WCG,初期分开做,之后再合在一起做一个更大的品牌。”站在今天回望,林雨新的想法也许会实现。借助着更大的品牌,相信林雨新可以撬动更多的商业资源,获取更大的商业回报。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2013年10月11日,林雨新多花了100万将WCG中国区总决赛放在了09年世界总决赛的举办地成都新世纪会展中心。WCG似乎回到了巅峰的时候。16名中国选手参加了最后一届WCG中国区总决赛,这个数字是2012年的两倍。两个月后,在昆山市国际会展中心的总决赛舞台上,三名中国选手和三名韩国选手共同见证了魔兽争霸3的落幕。

  最后一天,WCG用来压轴的仍然是沿袭了多年的魔兽争霸3项目。当TH000(黄翔)控制的人族混合部队将Moon的英雄和利爪德鲁伊逼迫到最后的角落里时,大屏幕的左下角跳出了“【All】Moon:gg”的字符”,黄翔的对手投子认负。

  比赛房里的黄翔双手离开键盘,攥在一起有些颤抖,身体也随之前后晃动,激战之后的情绪和能量都还在波动,同样的需要释放能量的还有站在主舞台之下的观众。

  从比赛房向外看,主舞台观众区里的每一条过道都坐满了观众。再远一点,本来留给站着看比赛的观众的位置同样是一个挨一个的人影。目光继续延伸,整个场馆内的通道此时被堵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向着主舞台聚拢,就像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选择向WCG聚拢一样。通道的尽头是被迫开启的一万两千平米场馆的大门,门外的平台上同样站满了观众,很多人都只能听到场内的欢呼声,看不到大屏幕上的画面。他们在江南冬天潮湿寒冷的空气里等待着最终冠军的诞生。当欢呼的声浪传来时,他们同样费力地举起被羽绒服包裹的臂弯欢呼呐喊。难以计数的人群中有笑也有泪,每一个人都在享受WCG带给他们的一切,没有一个人想要挤出人群离开。

  七名中国选手站在大屏幕的下面,仰着头,久久不肯离去。舞台正中间的大屏幕上黑底白字地写着:再见!魔兽争霸3!这些选手似乎意识到,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在这两年里,WCG这个林雨新耕耘了8年的品牌终于成为了他手中撬动各方资源的杠杆,WCG每年的营收也突破了千万。围绕着WCG,政府、游戏厂商、赞助商组成了林雨新展现商业天赋的舞台。在电子竞技仍然粗犷生长的时候,牛台越来越像林雨新了,精细地走在了行业的最前面。

  林雨新站在场馆后面,从为WCG续命,到看着WCG落幕,他意识到第三方赛事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他没有时间感伤,因为还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转型

  林雨新有两种惋惜当初的说法,一种是:“如果WCG这个IP是我们的,说实话很多事能干的更好。”,另一种则是:“如果我当初知道会这样,我就不会进来。”他说的是厂商拥有绝对权力的产业格局。

  2014年,牛台经历了调整的阵痛期。当时直播平台初现,厂商进入电竞行业的姿态更加主动和明显,林雨新一方面投资了体总主办的综合性第三方赛事NESO,一方面将原先布置在WCG上的人力财力全部放在了和游戏厂商的合作上。借助后者,他弥补了因为WCG停办而失去的收入。

  曾经因为专注,林雨新将WCG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他要为他的专注付出代价了。电竞的火热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也冲击了牛台曾经领先的地位。虽然现在牛台每年可以从游戏厂商接手大量的项目,但与之相伴的是牛台团队这两年的急速扩张。

  披露的信息显示,2017年,NeoTV接近150人的团队承接了57个项目,收入1.7亿;据记者了解到,VSPN接近600人的团队承接了56个项目,收入超过3亿。牛台的媒介经理小邱回忆道:“最忙的时候,一个周末,线上线下加在一起要做8个项目,微信里面十几个群,几百条未读消息。”虽然很累,但小邱提起牛台多做一个项目时,还是有些得意。

  对于市场格局变化导致的结果,林雨新坦言很无力。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公司的转型,并试图为厂商提供更大的价值。他开始融入新的规则,虽然会不自主地留出余地。无论是新项目,还是老项目,他会分配给牛台不同项目组同样多的资源,多方鼎立的局面让他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现在,他和游戏厂商越走越近。“我们现在就是内容供应商,所以只要和厂商走得近就好了。”林雨新很少出现在各种论坛、行业会议上,他现在将专注倾注在和厂商的合作上。

  他想过在资本更宽泛更灵活的规则里尝试:直播平台、资本运作,但就像在美国时一样,他最终做回了自己。

  资本

  2012年,在林雨新和WCG官方签订合作协议之前,林雨新遇到了一个他不想遇到的对手——原NeoTV副总Cody。2011年,在WCG凸显颓势的时候,Cody离开牛台,进入刚成立不久的MarsTV担任CEO。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说服孙喜耀拿下WCG的主办权。在牛台的时候,Cody负责和韩国方面的对接,所以Cody很熟悉牛台为WCG做的方案、WCG当时的境况以及林雨新和WCG新管理团队之间的矛盾。Cody开始和WCG的管理人员接触。他将WCG新团队2010年提出的部分规划加入到原方案里,同时凭借着更多的管理费和华西村提供更多支持的承诺获得了WCG总部的支持。

  2011年WCG中国区总决赛期间,新的WCGCEO带了4个人来到上海,在光大会展中心旁边的丰收日和三星中国的市场部部长见面。在饭桌上,他试探性地询问自己的韩国同事华西村接手WCG的可能性,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双重认可的机制再一次保护了林雨新。虽然最后林雨新顺利拿到了WCG的主办权。但他坦言并不好受:“一个当年和你一起共事的人,知道你所有的方案,然后和你竞争。真的很难受。

  牛台曾经依靠着Cody的背景建立了和腾讯长期的合作关系,Cody也因此获得了牛台的一些股份。2014年,Cody找到林雨新,希望出售其持有的牛台股份。尽管这位故人曾经挡在了自己的路上,但林雨新还是买回了Cody的股份。“他应得的,没有必要因为他和我竞争,我就不兑现。”

  2015年12月14日,林雨新的电话从早上就开始响个不停。在这个本该参加挂牌仪式的日子,他按时走进了位于牛台最里面的办公室,像平常一样办公、开会,所有牛台的员工也都在大宁财智中心三楼忙着自己的事情。林雨新内心的期待早已平静,但频繁响起的电话铃声还是提醒他,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从在饭桌上兴起念头,到最终登陆三板,牛台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林雨新承认不长但也很纠结。尽管在东方花旗将材料提交上去的一刻,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林雨新还是微笑着一一回应这些来自家人、朋友和商业伙伴的祝贺。从用尽所有办法活下去,到第一个站在舞台的最中间接受主流规则的审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对于电竞行业和牛台来说都是阿姆斯特朗式的一大步。下午2点47分,林雨新转发了一条牛台登陆新三板的新闻:“这些年还做了点事。”

  没有终场意味着林雨新不认为这是一场演出,在这个新兴的资本市场里,林雨新做了两件想做的事:拿到足够的资本;证明牛台的合规性。2018年,凭借后者,牛台拿到了江苏省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

  如今提起上市,林雨新会开玩笑地说:“我光着屁股让人家研究,还拿着我的模式出去融资。”他还说如果有基金想投资牛台,他会把项目合同和财务报表一起递上去。“不用讲故事,看完了自然就知道。”但除了今年入股的江苏省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外,林雨新并没有稀释更多的股权。或许,他的目标是更大的舞台和一场更宏大的演出。

  谋定

  2012年,林雨新在一个商场里看到了吉米漫画展。充斥在商场内的漫画形象和商场外墙上的巨大条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3年,他做出类似的方案提交给合作的游戏厂商,却被游戏厂商以维持比赛专业性为由拒绝。现在,这种思路随处可见。

  林雨新把这一方案留给了暴雪,也就有了我们后来熟知的近铁广场。选址时,林雨新和导演顶着大雨,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泥土里勘察场馆。场馆投入使用后,暴雪的CEO麦克·莫汉曾带着暴雪中国的CEO和网之易的CEO到近铁观看比赛,他很看好用专业电竞馆结合职业赛事和线下的尝试性做法。这一次,林雨新再一次站在了行业的前沿,他让厂商认识到电竞在线下的价值。2018年,由于面积太小,暴雪决定弃用近铁广场的电竞馆,新建了一个接近1000平的无柱场馆。

  2015年,电竞地产的概念开始走红,越来越多的人找到林雨新。曾有某地政府开出极为优惠的条件请他去办比赛,只是为了借助电竞为当地带去一些人流。林雨新拒绝了,因为办不到。电竞小镇、电竞地产,过往积累的商业经验总能帮林雨新洞察到一个个商业故事里的症结。他始终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从没想过成为故事的主角。

  面对多点开花的行业趋势,曾经雷霆决绝的林雨新反而变得犹豫。2016年,牛台和上海大学在电竞教育上达成合作,但考虑到政治上的敏感性,林雨新选择了等。

  2018年,电子竞技的管辖机构开始由体育总局向文化部变更。林雨新提到,管理电子竞技的部门同时管辖着游戏审批是一件好事,“政府想搞个比赛,厂商肯定会响应得更积极。”林雨新想要紧紧握住这个机会。

  未来

  从2014年到2016年,NESO每年会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去年,这项赛事回到了WCG曾经的故土成都。林雨新说他看好政府支持、省队参加的模式,在这个政府主导但并不深度参与的赛事上,他几乎复制了当年WCG的模式。在电子竞技仍然未知的未来上,林雨新最终还是选择了长期看好政府这条线。

  林雨新喜欢第三方赛事,确切地说他喜欢曾经自己主导的WCG。但如今,他已经不再看好第三方赛事。他开始把NSL等牛台自有赛事上的资源放在电竞综艺等新兴起的内容形式上。为此,林雨新建了两个新的拍摄棚,每个都超过1000平方米。

  大宁财智中心的五楼现在是牛台的另一个团队——赛事系统开发团队,也是曾经的网站开发团队。他们现在的任务是开发一个由小程序、APP、网站构成的赛事管理系统:任何比赛的主办方,只要使用了这套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赛程、分组等信息,同时,参赛选手的报名等程序也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完成。

  从2015年到现在,这套系统的开发已经经历过三次大的调整,投入了几百万,林雨新也亲自参与到开发的过程里。周宁提到,这套系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外部尝试,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包括暴雪在内的一些游戏厂商已经在大众化的赛事中使用。但是林雨新提到,这套系统未来可能更多地服务于牛台主导的赛事品牌,比如NESO。或许在他心里,他仍然觉得WCG的模式是成功的,不落后的,也许他在等待着一个机会,重新塑造一个WCG。

  十年前,林雨新把WCG带到了中国,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为玩家们奉上了当时最高规格的电竞体验。曾有人称他为“电竞教父”,他并不接受这种称赞,“可千万别这么说,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事,非要说对电竞的贡献,可能就是让厂商认识到了电竞的价值。”现在,林雨新靠着厂商,成为了第一个走上二级市场舞台的电竞公司。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也意识到电竞在游戏分发上的作用和独立的电竞业务带来的商机。当初的一个WCG现在变成了一个个Pro League。

  曾经,林雨新总会听到质疑:“你盈利了吗?”,那个时候他已经盈利了。现在,对盈利的疑问开始变成对捕捉风口的赞美“他们看见我就会说,哎呀,你现在牛了,做电竞的。”,然而,牛台却越来越低调。

  尽管骨子里的精细和敏锐没能帮助他在中国电竞的厂商时代拔得头筹,但牛台还是成为了唯一一家从那个混沌年代走到今天的一线内容公司,牛台也是如今中国唯一一家敢把自己的财务和业绩摆上台面的电竞公司。很多企业家会在自己的办公室摆上雄鹰奔马这类寓意的饰物,以示雄心。林雨新的办公室却很简单,身旁是一幅精致的水墨画,画中间孤零零地立着一根翠竹。

  林雨新儿时埋下的商业种子,在电竞的土壤里已经熬过了漫长的寒冬,和他的名字一样,如雨后新笋,破土而出,挺立在绿林之中。

  文:杨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