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没有发明面包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9-20 10:11

  面包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食品。我们知道,面包是用面粉做的,在中餐里,面粉的使用无处不在,陕西还号称“面食的王国”,什么扯面、拉面、包子、馒头、饺子等都是我们吃面食的方式。我们中国人这么喜欢吃面食,为什么没有发明面包呢?

  面包的发明

  在古代的西方,除了富人之外,普通人没法在自己家里做面包。他们不得不把麦子拿给磨坊主磨成面粉,用烤箱做面包。一个小镇通常只有一个烤箱,只有一个会烤面包的人。这种焙烧方法首先出现在埃及,后来蔓延到欧洲,用大量的木材烘焙,而典型的面包通常是由面粉和大量麸皮混合制成的,这是当时的好面包。事实上,在黑面包中添加木头和小石块是很常见的。人们越贫穷,面包中的石头越多,所以古代欧洲看牙齿就能辨别穷人和富人,穷人很年轻的时候便已经把一口牙磨坏了,只有贵族和皇室才有好牙齿。中世纪以后,面包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

  我们为什么没有发明面包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发明面包?是因为我们不会烤?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非常棒的东西—陶器。中国在种植小麦时,陶器、青铜器都已相当成熟。这些器具不仅可以盛水还可以放在火上烧,可以煮东西吃。所以我们在处理面粉上就有了更多方式,煮面条就成了最好的食用小麦的方式,为什么还会喜欢吃面包呢?

  陶器对中国人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大量地使用蒸、煮这两种方式,而这推想起来应该都源于在陶器中加水使食物变熟的做法,这与中东、欧洲那种食物直接在火上烘烤的方式大为不同。通常而言,狩猎游牧民族较多用烧烤,而农耕生活者多用蒸煮。

  此外,食品原材料方面,农耕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成为了主流。农耕文化对中国影响深远,所以中国人在食品选材方面就地取材,大部分以植物蛋白为主,那么根茎、蔬菜以及粟、黍类占据主要的取材材料。在北方,唐宋以前的粮食作物始终是以粟为主,政府也是用粟作为税收,唐宋以后麦子才逐渐地取代了粟。在我国南方,麦子从来没有在地位上赶超水稻这种作物。因为水稻并不适合烘烤,所以只能采取蒸煮的方式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烹饪方式的习惯。即中国最早的烹饪方式自然而然演化为蒸煮,烤从未成为主流。炒菜在宋代以后才逐渐出现。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常常不易改变,因为人们都会认为自己从小吃习惯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中国在唐代以后才逐渐有烤饼出现,但是出现以后仅是小吃,也绝非主食。

  看似最寻常的食物,其实都深嵌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结构之中,中国人自古以来选择了馒头、面条而非面包,又岂是偶然?可以想象,如果当初中国人选的是面包,那么这世上或许会多几百种面包,但肯定不会有这么多种面条,甚至也不会有馒头、包子、饺子、馄饨和汤圆了。

  面包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名埃及奴隶为主人用水和上等面粉做饼,饼还没有烤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胀,等到奴隶觉醒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希望不会有人知道他活没干完就睡着了。但奴隶和主人都发现那次的面饼比过去的扁薄煎饼好吃多了,它又松又软。或许是和好的面团在温暖处放久了受到空气中酵母菌的侵入,导致发酵、膨胀、变酸,再经烤制便得到了远比“烤饼”松软的一种新面食,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包。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代面包师。

  中国人发明了馒头

  小麦大约在5000年前传入中国,但并不是很受欢迎。唐朝和宋朝以前,北方人常吃小米。把小米煮成浓汤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小麦被用作一种调味品。中国最早的炊具是陶鬲,可以煮东西吃。但光煮东西会浪费热能,所以聪明的中国先民把东西放在上面,利用煮东西时的蒸汽来蒸一些易熟的食品。可见,在小麦推广之前,中国人发明了成熟的蒸制技术。当人们习惯了小麦的味道时,他们自然会用熟悉的蒸煮技术来加工面粉,所以馒头就制成了。虽然中国馒头在晋代就有了,但它在宋代以后才开始盛行起来。馒头是谁发明的?不确定。一般来说,人们在晋代开始食用实心的馒头了;隋朝便有了包子;五代开始包包子有了打褶的方法。1000年前,宋代才开始引用了“包子”一词。

  法棍的发明

  最传统的法式面包,配方简单,只用面粉、水、盐和酵母4种基本原料,与火腿、奶酪等配搭成各种口味。法语里法棍面包用的是阴性词,把它认定为一个女人,可想法国人对它缠绵的情感。据说法棍的特有形状源于1920年的一条法律:严禁烘焙房在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4点之间工作,这样一来面包师就无法在足够的时间内做出新鲜的传统面包作为早餐,于是有人想出将面包做成棍状,缩短烘焙时间,解决了这个难题。

  面包师被视为高危职业

  我们已经习惯了享用美味可口的面包、饼干和蛋糕,但是制作这些食品的面包师的工作环境却鲜为人知。在烘焙间,其工作温度可以高达120℃,如果面包师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没能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他的身体将受到极大的伤害。高温可能导致面包师出现中暑、昏厥等威胁生命的症状。美国职业灾害致死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有65起工伤致死事故发生在面包加工车间。此外,医学界一般认为,面包师是职业性哮喘、眼睛过敏、鼻子过敏和职业性皮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职业性哮喘,已成为面包师的头号职业病。

  □李小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