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VR/AR而生 高通骁龙XR1的台前幕后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高通骁龙,XR1
  • 发布时间:2018-09-29 11:20

  前不久的增强现实世界博览会(Augmented World Expo, AWE)上,高通“不负众望”地发布VR/AR专用芯片:骁龙XR1。其实在AWE前夕,这款芯片就已经泄露了七七八八。有所区别的是,XR1并非大家想像的那种能模拟地球的高大上芯片,而是为了全面推动低价位VR/AR一体机的发展。这似乎与移动平台军备竞赛的现状格格不入,那么高通是怎么想的呢?

  XR1的本事

  高通将AR、VR、MR等统称为XR(Extended Reality,即扩展现实),这也是XR1这个名字的由来。骁龙XR1集成了高通自家的异构计算架构,包括基于ARM的多核心Kryo CPU、 Adreno GPU、向量处理器以及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 ne。为了配合XR1,高通还发布了包括X R软件服务层、机器学习、XR SDK等一系列软件支持。也就是说,XR1不单是一个芯片,更是一个平台,是一整套VR/AR的解决方案。

  既然专用于扩展现实,事关用户交互体验的指标,也就是视频、音频、动作控制等方面就应该有闪光的地方。高通XR1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不过高通并没有透漏XR1的具体参数信息。根据发布会的内容来看,XR1具备如下本领:

  最高支持4K@60fps画面,并通过高通的Spectra ISP算法,消除拍摄画面噪点,改善成像质量。GPU集成了一系列显示选项,例如硬件加速、双屏、3D叠加,支持OpenGL、OpenCL、Vulkan等图形API。XR1还具备视觉惯性测距(VIO)之类的基于高级视觉处理功能的技术,让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移动或与虚拟对象互动。

  常言道: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图像问题解决了,声音跟不上也是不行的。XR1使用了高通自家的各种音频技术,包括3D音频方案、高通Aqstic和aptX音频技术,以提供高保真的声音效果。尽管骁龙820、830系列里的Aqstic方案被很多人吐槽只是听个响,但至少在数据上,态度端正,诚意满满。至于Alwayson、语音唤醒助手,蓝牙回放,这些已经算是基础功能了,不再多解释。音频方面还有个亮点就是通过头部函数传递(HRTF,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的参数来“定制”双耳的声音,让用户感觉到声音是来自空间中的特定位置,实现3D音频定位。

  基于XR1的设备,可以支持3Dof和6Dof的位置追踪模式,给予用户更高的自由度,高通声称整个设备的延时能够低于20毫秒。目前在移动领域十分热门的AI也加入到了XR1特性表中,通过AI引擎进行高效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帮助用户实现位姿预测、物体识别等。高通的这套AI引擎已经通过骁龙660、835、845等移动平台在智能手机上有所应用,比如颇为热门的A I拍照。而XR1平台还支持骁龙自家神经网络SDK、Facebook的Caffe和Caffe2,Google的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以及开放神经网络(ONNX)。

  XR1和骁龙845的区别

  在XR1之前,高通已经有了骁龙845这个移动平台的最强芯片。而除了在手机上发烧以外,骁龙845搭载的Adreno 630视觉处理子系统,可以支持6Dof位置追踪、SLAM、Adreno视觉聚焦、虹膜识别等。X R1作为AR/VR设备专用芯片,并非人们预期的那样引领高端,而是应用在OculusG o这样的中低端的V R/A R产品。高通表示:“骁龙X R1平台可提供高品质(High Quality)的体验,而骁龙845平台可提供特级品质(Premium Quality)的体验。”

  因此,XR1可以看作是骁龙845的简化版,但删掉了通讯相关的组件,例如基带、调制解调器;将重点放在了异构计算和A I上面,同时功耗和散热方面也进行了优化,毕竟VR/AR设备往往会长时间运行游戏,而传统的SoC并不是十分适合VR/AR平台。实际上X R1就是骁龙845的补充,其综合硬件性能与骁龙600接近,目的就是推动更多低价位V R一体机的发展,但在高端V R/A R设备上,我们依然会看到骁龙835、845的身影。

  高通的布局

  VR/AR产业在前些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盛到衰,众多创业者烧完钱之后离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硬件层面上,虽然有资本不断涌入创造着风口,还有媒体鼓吹虚拟现实的革命性,但是高端设备对硬件要求过高,导致售价过高,这就挡住了绝大部分消费者的脚步。低端的盒子又存在诸多问题,画质低,延时高,操作复杂,消费者一用就晕,对VR也只能“路人转黑”。

  而内容供应不足才是这个产业最大的痛点。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最稀缺的是资源。真正可供体验和观看的VR/AR资源实在太少。我们不止一次说过,这个产业到现在都没弄清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VR/AR到底能提供什么样的应用或体验,能让用户像需要Wi-Fi和移动网络一样需要它?这个问题目前暂时无解。也许有解,但技术上难以实现;也许能实现,但代价太高不会有市场。

  尽管如此,高通对于VR/AR仍然颇有信心。高通认为VR/AR今后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2023年,VR/AR一体机预计将达到1.86亿台的市场规模。不过,任何拖着尾巴,或者需要嵌入手机的VR/AR设备都是反人类,只有一体机才是这个行业的终极形态。与手机一起使用的入门级低端货不说了,X R1的目标是高品质且经济实惠的3Dof设备,以及具有特级品质的6Dof设备。然而,现在搭载骁龙835,支持6Dof的VR一体机价格高达4000元人民币,一般消费者很难去吃这个螃蟹。而且强大的性能背后,是如尿崩一样的续航。因为VR/AR应用的特殊性,其续航时间是没法和同平台的智能手机相提并论的。

  与此同时,高通认为目前VR/AR的市场规模已经足以支撑独立VR/AR芯片的发展,因此骁龙XR1的出现完全是顺理成章。骁龙XR1既然想要拉低VR一体机的售价,就必须拿出最直接的诚意。因为没有通讯相关组件,XR1的成本相比骁龙835、845等已有明显下降。从小米公司CEO雷军的微博来看,骁龙845的税后价格为500多元人民币,现阶段骁龙835的售价也达到四五十美元。目前并不清楚XR1的售价,但考虑到它的性能水平和市场推广任务,达到骁龙845价格的三分之一算是比较合理。

  当然,类似高通这样业界巨头,仅仅推出一个硬件平台绝对不是他们的最终诉求。XR1也许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制定“下一代”移动VR/AR的标准,包括提高用户体验,提高电源效率等,让制造商们生产出来价格更低、性能更好并且能耗更低的设备。

  从XR1的定位来看,高通对于XR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今后的一体机,也许会分成高端骁龙SoC和XR专用芯片两种平台。至于未来是否会推出定位高端的XR芯片,这就得看看市场表现了。毕竟市场上也不是只有高通在考虑这个事情,苹果肯定是另起炉灶自成一派,英特尔和英伟达也表示了各自的兴趣。

  基于高通的市场规模和地位,XR1的目标客户肯定是不少的。微软HoloLens高昂的价格一直为人诟病。对于HoloLens 2而言,由于z8100处理器已经停产,定制的HPU全息处理单元价格不便宜,采用骁龙845又与降低售价的初衷相违背。这么看下来,采用XR1平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至少降低了处理器成本。此外,目前有Meta、HTC Vive、Pico、Vuzix四家厂商和高通合作,首款搭载XR1的设备可能于今年发售。

  写在最后

  和4K、8K一样,现在的很多技术,都是硬件平台问题不大,但内容则青黄不接,VR/AR还受限于设备过于昂贵而难以普及。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野蛮生长、鱼龙混杂、泡沫破灭这一系列曲折过程之后,VR/AR基本上已经甩干了水分,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热度,是时候开始发展了。骁龙XR1的发布,给VR/AR产业的硬件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希望通过VR/AR一体机的降价普及,能够让一些很有想法的内容创作者,大胆拿出自己的作品,解决VR/AR内容不足的硬伤。

  文/丹芮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