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物之美 OPPO R17带来了哪些新玩意?

  8月23日,距离Find X上市不久,OPPO又迅速在上海上生新所发布了旗下R系列新品R17和R17 Pro。除了延续R系列的时尚特色之外,R17基于“水与光的流动之美”的设计思路,又带来了不少黑科技,而且按照官方的说法,R系列的定位也因此升级为“时尚设计与创新科技的结合”。

  发布会现场无处不在的渐变色,正如这次R17和R17 Pro的配色,据OPPO产品经理介绍,幻色渐变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水和光,二者在自然中都呈现出流动的形态,所以R17在渐变设计上的一大变化就是“流动”。为了实现流动的效果,幻色渐变做了三大改变,一是由双色渐变升级成三色渐变(霓光紫),二是纵向渐变升级成横向渐变(霓光紫)以及上下左右的四向渐变(流光蓝、雾光渐变色),三是添加凝光层,从均匀的渐变升级成流动的渐变(流光蓝、雾光渐变色)。相比双色渐变,三色渐变可以让色彩更加跳跃、绚丽,而且神奇的是,不同角度或者即便是轻轻转动手机,其背盖的幻色渐变,竟然也能随之发生变化。这得益于OPPO在原有叠层流光点彩工艺基础上,在流光层和点彩层之间增加了“凝光层”,通过镭雕工艺,在透明的凝光层上蚀刻细密的线条。此前OPPO在R15上率先引领了手机渐变色的盛行一时,而如今,OPPO在颜值党的路上似乎越走越快了。

  R17两款新机带来的第二大创新,自然就是手机正面的水滴屏。所谓水滴屏,简单来说就是比刘海屏更符合视觉审美的一个改进版。通过将听筒上移至边框和隐藏正面传感器的做法,仅借用了一“点”屏幕空间来保留前置摄像头。OPPO所说水滴屏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荷叶边即将落下的水滴,好吧,个人认为这些推广文案的套路,大抵不过是先有了结构设计,然后再由外观设计给赋予一个好听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设计十分讨巧,一方面既达成了高达91.5%的屏占比,另一方面又巧妙带来了升降摄像头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发布会上曾有同行问我“既然有了FindX,又何必要出水滴屏?”我大抵是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喜欢上上下下的感觉,或者是因为安全稳固性上的考虑,或者是使用习惯上存在一丝心理抵触。当然,更重要的是,并不是谁都能为Find X毫不犹豫地掏腰包的。而恰恰水滴屏机型的出现,为90%以上全面屏机型提供了一个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顺便说两句,OPPO R 17配备的6. 4英寸19.5:9屏幕,分辨率为2340×1080,且采用了康宁第六代大猩猩玻璃。同时它采用了光感屏幕指纹技术,借助OLED屏幕自发光的特性,将指纹图像反射到屏幕下的传感器,最终实现指纹识别的操作。光感屏幕指纹技术率先使用CMOS方案以及MicroLens微透镜,搭配3P镜头,大幅提升提高进光量。同时图像传感器尺寸为2mm×2mm,单像素尺寸达到12.5μm,分辨率达到160×160。更大的传感器尺寸、更大的单像素尺寸、更大的分辨率,使得在息屏状态下,用户仅需0.41秒即可完成解锁。

  另一个有趣的创新在于OPPO与高德地图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出国内首个“真”AR步行导航,实现更精准、更形象的实景导航。这个功能基于Slam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也就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用户只有拥有R17,打开高德地图的实景导航,OPPO吉祥物小欧就会以AR动态人物的形式出现在道路中为你领路。当然还有Super VOOC也被R17 Pro所支持,10分钟可以充至总电量40%,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滴。

  其他方面,OPPO R17首发搭载的高通骁龙670移动平台,相比起上一代,制程由14nm工艺升级为10nm工艺,能耗更低发热更少;CPU架构从Kryo 260升级到Kryo 360,性能提高15%;GPU架构从Adreno 512升级到Adreno 615,性能提升25%以上;DSP从Hexagon 680升级到Hexagon 685,主频提升60%以上。而在前后摄像头方面,R17 Pro上采用旗舰级的F1.5/F2.4灵动光圈、OIS光学防抖、全像素对焦的大尺寸传感器,配以AI超清引擎实现超清夜景和像素级色彩重构,总之OPPO这些年以“拍照手机”为名,跟夜景算是杠上了。与此同时,OPPO R17系列还采用前置2500万AI智能美颜,支持自定义美颜功能,提供瘦脸、补妆等8种模式实时调节。

  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是没法讲三遍的,但却可以拉出来单独划个重点。那就是R17 Pro是国内首款商用TOF(Time of Flight)3D立体摄像头的安卓手机。这一技术在我们看来,相比起OPPO重点阐述的幻色渐变、荷叶水滴、夜景美颜云云,更适合咱们GEEK的口味,而且也更符合未来趋势。尤其是马上到来的5G时代,超高带宽、超低延迟的移动网络,将会为3D视觉技术提供信息传输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未来3D视频通话、虚景+虚景的远程VR,虚景+实景的远程AR,实景+实景的远程JR等泛在现实使用场景将迎来爆发式应用。因此,采用Time of Flight 3D立体摄像头的R17 Pro,在我们看来,也许还承担着一些试水的任务。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搞懂什么是手机的3D视觉技术,以及Time of Flight的应用。

  目前行业中三种主流的3D视觉方案为:双目立体视觉方案、3D结构光方案、TOF方案。双目立体视觉方案属于被动采集方案,比如之前LG、华为等曾采用过的3D双摄镜头,而刚在Find X上展示的3D结构光和这次在R17 Pro上应用的TOF属于主动采集方案。区别于双目立体视觉这种被动方案,后两者会再针对应用场景的细分,比如3D结构光适用于近距离的3D信息采集,专注于人脸识别,进而应用于人脸解锁支付等;而TOF适用于相对远距离的3D信息采集,应用的范围和想象空间也更广。对于手机来说,这两种技术恰好分别对应着前置使用场景和后置使用场景。

  此前关于3D结构光技术,在Find X的评测中,我们已经介绍过。那么这次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TOF。TOF是Time of Flight的缩写,直译为“飞行时间”,它主要通过给被测目标连续发送光信号,然后在传感器端接收从被测目标返回的光信号,再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往返飞行时间来得到被测目标的距离。TOF技术相当于在传统的2D XY轴的成像基础上,加入了Z轴方向的深度信息,最终可以生成3D的图像信息,所以对于所生成的3D图像信息精度的评判维度,要加入Z方向也就是纵向的精度,这也正是所有3D成像技术的关键。

  TOF方案包括了五大核心硬件单元:红外发射单元,发射出波长为940nm的非可见红外光,并通过扩散器将光调制成均匀的面光源;光学透镜,用于汇聚反射回来的光线,在光学传感器上成像;成像传感器,用来接收反射回来的光,并在传感器上进行光电转换;控制单元,即为激光发射器的驱动IC,能够驱动激光用上限达到100MHz的高频脉冲驱动,并消除各类干扰,主要用于有效保障高精度的数值提取;核心算法计算单元,从模组中读取单模组校准的数据,驱动深度提取算法库,将RAW图换算成的深度图,最后将深度图用于各个应用。

  相比于3D结构光专注于近距离的人脸解锁、人脸识别,TOF更加适合远距离的3D信息采集,对应手机的后置应用场景,这就使得TOF的应用范围更广,想象空间也更大。只要在合理范围内的物体都可以通过TOF 进行3D建模,建模后的信息可以通过3D信息展示终端,例如AR、全息影像等方式展现出来。比如3D试装、AR装潢、AR游戏、体感游戏、全息影像交互等都可以通过TOF技术实现。这些也的确赋予了R17一些更前沿的味道。So,有颜值又符合GEEK口味的R17和R17 Pro,你会选择哪一款呢?

  文/本刊记者 田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