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巴尔干魔镜”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普利特维采湖群,巴尔干,克罗地亚
  • 发布时间:2019-01-22 17:20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位于克罗地亚中部的喀斯特山区,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国家公园。这里分布着众多溪流、瀑布、湖泊,还有巨型溶洞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色非常优美。不过,更为人们熟识的是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十六湖国家公园。这是因为在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里,分布着16个海拔不同、大小各异的湖泊。清澈的湖水呈现出蓝色、绿色、淡灰色等不同色彩,变幻无穷,仿佛一块块神奇的魔镜。这些“魔镜”是谁打造出来的呢?原来,是水中的各种生物和矿物质的天然色彩为湖泊披上了如此富有艺术气息的彩色外衣。

  “十六湖”的美景可远不止这些哦!由于湖水含钙量高,所以每当有树木落入湖中,钙质便会附着在枯木表面,为它们镀上一层古铜色的“外壳”。枯木不仅不会腐烂,而且还会变得光洁玉润,形成独特的玉树奇观。而湖中的水藻和苔藓,湖底的岩石,还有湖边树木的倒影,都为湖水增添了更加缤纷的色彩。湖边的山毛榉和冷杉,更是一年四季不停地变换着颜色,成为大地的天然衣衫。

  可能有不少小读者是在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中记住克罗地亚这个国家的。人们常说“历史不会记得冠军,但我们会铭记英雄”。克罗地亚虽屈居亚军,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努力,什么是拼搏,什么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克罗地亚不仅拥有令人称道的足球精神,还拥有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有着“巴尔干魔镜”之称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十六湖”被分成了上湖区和下湖区。上湖区有12个湖泊,较为知名的是柯扎夹柯湖和普洛斯柯湖;下湖区有4个湖泊,均镶嵌在石灰石侵蚀而成的陡峭山谷中。由于湖水和雨水的冲刷,在下湖区可以见到巨大的地下溶洞,溶洞中的钟乳石造型奇特,数量众多,壮观得超乎想象。这个溶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湖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侵蚀着石灰岩层,岩层消融,形成洞穴。科学家在这些洞穴里发现过蛤类的化石,也许在数百万年前,“十六湖”曾是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呢!

  湖区的别致景色

  这16个湖泊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因为湖泊的海拔有高有低,所以湖与湖之间形成了数百条银链般的瀑布,仿佛有一条长长的阶梯将它们连在了一起。这里的瀑布没有我们常说的一泻千里、气吞山河的气势——最大的瀑布落差只有78米,第二大瀑布的落差仅为25米。数百条瀑布轻柔地流淌而下,与湖相伴,从苍翠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地飘逸而出,像一曲曲舒缓的山歌萦绕在山水之间。

  多姿多彩的林地环境

  如果说水是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的灵魂,那么森林则是它的骨架。整个国家公园中分布着大片保存较为完好、鲜受人类活动侵扰的原始森林。冷杉、云杉、枫树、白松、白蜡树、山毛榉等在湖区和谐共生,上百种鸟类在林间自由飞舞。正是这片森林牢牢地“抓住”了泥土,使得水流不会将土壤冲刷走,同时也使河流保持纯净。

  除了高大的树木,这里还生长着一种“明星”植物——帚(zhǒu)石南。远远望去,成片的帚石南灌木丛如同一层笼罩在草甸上的粉紫色薄雾,为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自然界的灵动身影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地——湖泊、池沼、森林、荒野、草甸……这里既是它们的乐园,也是它们的避难所。320多种蝴蝶、168种鸟类、70多种哺乳动物、14种两栖动物、14种爬行动物等众多生灵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

  蓝蝶家族

  在蝴蝶大家庭中,有80种喜欢在白天活动,而另外240多种则喜欢飞舞在漆黑的夜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来自蓝蝶家族,它们分别是霾灰蝶、秀丽霾灰蝶以及通常被称为大蓝蝶的嘎霾灰蝶。

  有趣的是,大蓝蝶的名字中虽然有一个“大”字,但却是一种很小的昆虫——翼宽只有4厘米左右。之所以被称为大蓝蝶,是因为它们在蓝蝶家族中属于“大个子”。大蓝蝶翅膀的正面为蓝色,边缘勾勒着一圈黑色;背面的翅膀为银蓝色,上面点缀着黑色的斑点。大蓝蝶翩跹飞舞时,翅膀正反两面的颜色便融为一体,看上去变成了墨蓝色,十分灵动美丽。

  鸟儿的天堂

  在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中,啄木鸟、山雀以及猫头鹰等猛禽的身影常常在林间穿梭。目前,已经在国家公园广阔的森林中发现了9种啄木鸟、12种猛禽和8种猫头鹰。鸟类的多样性是衡量森林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毫无疑问,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

  在鸟类大家族中,有一些特别有“爱心”的成员。它们的外观呆萌有趣——脸像一只中间凹进去的圆盘,呈现出有趣的“爱心”形状。这种鸟就是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中颇具代表性的鸟类——长尾林鸮(xiāo)。这样独特的面部构造是为了让它们拥有更加敏锐的听觉,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猎物的行踪。长尾林鸮的耳孔周围还长有耳羽,可以帮助它们在漆黑的夜间准确定位。长尾林鸮喜欢单独活动,还会划分出自己的领地。领地里的野兔、松鼠、田鼠等小动物都是它们的“盘中餐”。寒冬来临时,它们就会换上厚厚的“羽绒服”来保暖。

  林中猛兽

  在国家公园中,同属于哺乳动物的欧亚水獭、欧亚猞猁、棕熊以及灰狼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尤其是欧亚猞猁,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这些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安静和隐蔽的地方,尤其是能为幼崽提供庇护的地方。

  棕熊和灰狼是这片林地中的“霸王”。在欧洲,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是棕熊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白天,它们在树林里“呼呼”大睡,清晨和傍晚来临时,再外出觅食。棕熊是一种杂食动物,它们既吃各种菌类和植物的根茎、果实,也捕捉野兔等小动物或是昆虫来充饥。每到秋天,棕熊就开始大量进食,积蓄脂肪,为冬眠做准备。要知道,在冬天可没有那么多美味可以吃哦!

  和长尾林鸮不一样,灰狼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的社群有着森严的等级和分工。雄性头狼是整个狼群的指挥,负责领导其他成员协作猎食。

  周边游

  告别令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不妨再去周边转转,与克罗地亚深厚的历史“握握手”。

  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距离国家公园大约两小时车程。城内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圣·马可大教堂,在教堂的另一端则是建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古老城门。

  如果你想挑选纪念品,那么领带和“利齐塔尔”是不二之选。

  萨格勒布是领带的“故乡”。17世纪,克罗地亚士兵为了在作战中便于辨识敌友,而在脖子上绑上领巾。随后,这种领巾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领带,并流行于世界各地。

  “利齐塔尔”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精美的心形饼干。它由蜂蜜、水和糖制成,并被涂成鲜亮的红色。“利齐塔尔”代表着美好的爱情,也被用来作为圣诞节的装饰物。

  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迷你居民”

  除了生活在国家公园中的“动物居民”之外,在克罗地亚的特洛伊玛洞穴系统中,还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生物。这些小家伙的身长不足2毫米,仿佛沙粒一般,很难被人发现。它们的外壳透明如玻璃,透过外壳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躯体。这些生活在距离地面900多米的深层洞穴中的“迷你居民”,就是几年前才被科学家发现的新物种——透明洞穴蜗牛。当然,如果不是肠胃中有泥沙,它们的身体也将是透明的。

  这些小家伙以水流中的细菌和有机质微粒为食。由于生活在完全没有光亮的地方,不需要用眼睛四处看,也无须保护色来伪装自己,所以这些小蜗牛没有长眼睛,而且拥有独一无二的透明外壳。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就是这样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春有烂漫的山花,夏有苍翠的树木,秋有绚丽的湖景,冬有皑皑的白雪。安静祥和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不仅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淳朴美景,也让世界各国的游客感受到了克罗地亚人民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敬畏。每年,都有不少游客住进附近的村庄,以享受与湖泊、山峦、森林、野生动物相伴的生活。

  爱护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扰它们的生活。

  文/凌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