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是纪录片人的共同追求。”谈及纪录片如何增强国际影响力议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二季制片人朱乐贤说道。
为推动中外优秀影视文化作品的互鉴与传播,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由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举办,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活动举行。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影视作品主题论坛”于6月16日召开。论坛上,多位纪录片人从制作和传播等角度,分享了纪录片走出去的心得。
用纪录片架构起一座“桥梁”
近年来,随着《科举》《第三极》《乐享中国》等纪录片走出国门,纪录片在推动中外文化互鉴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纪录片《超级装备》《科举》总导演韩晶看来,纪录片作为国家的“相册”,不仅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还是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有效途径。
如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海洲提到,在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的同时,如何让世界更为客观、多元地认知中国,是影视作品应当承担的责任。
纪录片在反映当代中国的宽度、广度、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它(纪录片)具备真实、客观记录的特质,可以运用多种形势,快速、深入、全面地反映中国历史与中国当下的内容。”
“现在的中国最有故事,现在的中国最需要讲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何苏六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古国,“不论是5000年的历史文明,还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经验等,对于纪录片创作都有着取之不竭的文本素材”。同时他也指出,面对这些丰富的“食材”,国内纪录片人对中国故事的讲述还不够。“例如《超级中国》等国外电视台推出的纪录作品,对中国认识的深度有时甚至超过身在中国的同行。”纪录片这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搭建。
“中国故事”怎么讲?
有了优质“食材”,如何进行“烹制”就成了亟需解决的下一步议题。论坛开始前,关于纪录片如何讲述并传播好“中国故事”,韩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推动纪录片更好地走出去,从题材选择到叙事语态等都要进一步转变”。
凤凰卫视中文台助理台长、专题部总监叶扬也认为,之前许多国内纪录片很容易掉进一个宏大叙事的框架里面,以至于国外受众难以理解故事的内核。“纪录片应该运用一种共通的影视语态进行呈现,要让人们不看解说词也能理解。”纪录片《大国崛起》《与全世界做生意》总导演周艳也提到,“《大国崛起》是从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展开,如今我们做《与全世界做生意》时,主题已经从国家层面降到个人层面,我们希望从普通人的生活、工作等角度来切入,把宏大的主题转划成个人化的表达”。
纪录片要想进一步走出去,在国外市场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叙事架构与语态的转变,朱乐贤认为,题材的甄选也较为重要。“比如选择美食、旅游、科技类的纪录片,可能更容易让其他国家的人理解这个题材,少一些文化上的壁垒和障碍。”《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等在西方国家都获得不俗的收视效果。
“运用纪录片介绍中国的大好风光、介绍中国的美味美食,是很有必要的创作,对国内外观众都有吸引力。但再往下一步延伸,通过纪录片呈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模式也很重要。”王海洲认为,中国人是怎么思考的?中国人的逻辑观是什么样的?中国人的国际观是什么样的?这些思想内容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通过纪录片的形势往外传载或许会有较好的表现。
纪录片需亲近“市场”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表现不俗的作品。但在韩晶看来,与国外成熟的纪录片产业相比,国内纪录片产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纪录片产业还不够“市场化”。
“我们现在做纪录片要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而不是以创作者想表达什么为基准,制片人向国外销售时,不要总强调自己的概念,而应更多考虑买家的口味。”周艳表示,纪录片创作应该亲近市场,做市场化的选题,市场化的表达,市场化的传播。“我从创作《大国崛起》到《与全世界做生意》的过程当中,也逐步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市场在变化,我们也需要跟着调整。”
以市场化思维输出中国文化,国际合作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凤凰卫视处于特殊的“窗口”位置,有着向外和向内的双向视野,叶扬表示,凤凰卫视一方面致力于中国纪录片走出去,一方面也在促使外部纪录片走进来,“国际视野一直是平台的定位,在合拍过程中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会更为深刻”。
朱乐贤介绍了腾讯视频国际合作的纪录片项目,如与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出品《佳节》,和美国A&E;联合出品《网络新生代》等。他认为,国产纪录片应善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来讲述好中国故事,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当明确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增强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市场适应性,这样才能打造更多能够同步面向国内、国际观众的精品纪录片作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