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甲天下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平遥,古城,遗产
  • 发布时间:2019-03-11 17:18

  平遥古城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县境南北平均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60平方千米。同蒲铁路、大西高铁、108国道、京昆高速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1997年12月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2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平遥古城被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历史卷轴

  考古学家据出土文物考证,位于汾河岸边的古平遥曾是尧帝的封地,尧即陶唐氏,因此此地古时被称为古陶地。《山西通志·建置沿革》记载:“平遥县,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虞舜时属并州,大禹治水后属冀州,西周时属并州。今天的平遥城,一般认为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而建。明代王道一、清代孙和相纂修《汾州府志》载:“旧城最窄,东南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东北,因隘不能容,展筑西北二面。”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汉时属太原郡,其中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之都城。三国时归魏,属西河郡。西晋时属太原国。北魏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将位于文水县西南的平陶县改为平遥县,作为县治所在地的平陶城随之改为平遥城。后因西羌内侵,将平遥县从文水县西南徙置汾河以东京陵县境,后废京陵县入平遥县,平遥城亦迁至今址。

  唐武德二年(619)属介州,平遥县城被刘武周引突厥兵攻陷。唐贞观元年(627)到宋至元二年(1265)属汾州。其间,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遣将李继勋率军进攻北汉,焚烧汾州平遥县城;靖康元年(1126),金左副元帅率军6万进攻汾州平遥县城,宋5000余援军和城中100余户居民长期抵抗后失败,平遥县城被攻陷。

  明初,为防外族侵扰,始建城墙。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灾,冲垮西城墙。次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之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余次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平遥县属汾州府。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地震造成城垣坍塌,民居毁坏,人畜伤亡;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黄汝钰重修古城市楼;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西巡路经平遥,知县王绶修四方大城楼迎驾,使城池更加壮观。至此,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平遥古城区格局基本定型。

  1912年,县衙改为县公署,城内出现新式学校和现代工业。1933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1937年11月9日,日军侵占平遥城,半个月后撤离。1938年2月13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包围平遥城,炮轰开太和门南一段城墙,占领全城,杀害城内外军民近千人,至今城墙上仍留有当年的诸多弹痕。1945年,日本投降,阎锡山派军入驻古城。1948年7月13日,平遙城和平解放,中共平遥县委、县民主政府迁驻城内办公。

  1995年,在古城南开辟新城区,古城内一些机关、医院、企业及部分居民陆续迁出。如今,整个平遥城区划分为新城区和古城区。

  古城保护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登记备案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075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43处,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3处、市级4处、县级117处。全县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县级城市实属罕见。

  1965年,文庙大成殿、城墙、双林寺、镇国寺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古城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全城被淹,殃及文物。1979年,为发展县域经济,欲拆除城墙进行旧城改造。在著名古建保护专家柴泽俊的大力呼吁下,省地县采纳其意见,平遥古城得以留存。同年,国家文物局开始投资修葺平遥城墙。1981年,在山西调研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偶然间看到一份“平遥县城总体规划”文件,震动很大,他放下手头的调研工作赶赴平遥,立即制止“建设性破坏”方案,并为平遥做出了新的“平遥县城市总体规划”,留下“刀下留城”的佳话。之后,平遥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86年,平遥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平遥城墙、双林寺、镇国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平遥城市布局划分为古城保护区和新城发展区。

  1990年和1992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专家组两次考察平遥古城,称“平遥古建筑是世界中心”“平遥像太阳”。1996年8月,平遥古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199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国际古城遗址理事会专家、京都大学教授田中淡考察鉴定平遥古城,田中淡教授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双林彩塑、世界瑰宝”。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范围包括以古城墙为界向外延伸30米绝对保护区内的整个老城区、距县城西南6千米处的双林寺以及距县城东北12千米处的镇国寺三部分,三部分同为一体,统称平遥古城,俗称“一城两寺”。

  2000年底,平遥古城基本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县级古城池。

  八卦寿龟

  “传说尧的后人念其功德,欲筑城邑,在选址时于汾河边沿岸上发现一只大金龟缓缓爬动,众人以为惊奇,随从其后慢行。走至平遥现存地界,众目睽睽之下,神龟倏忽不见,众人左顾右盼,杳然无存。大家一致以为此乃天兆,尧祖显灵,理当在此兴城。尧后令随从就地破土立基,动工筑城。取龟之吉意,引据《河图洛书》,结合先天易理,历时三年造就了一座八卦寿龟城。”古城建筑大致与汾河平行,因建于背山面水的台地上,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依此为胜”的佳话。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城墙沿中都河蜿蜒而建。墙高12米左右,均宽3.5米,周长6163米。墙外有护城河,宽度和深度均为4米。墙体内筑土,外砌青砖,顶铺青砖,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道。墙身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一角楼,隔50米有敌楼1座,共72座,垛口3000个,传说是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设计的。城门分设南北各一座,分别代表乌龟的首和尾;东西分别两座,代表龟之四肢,东西门外均有附属的瓮城。古城顺应平遥南高北低的地势,形成宛如一只由北向南爬行之势的龟状古城。传说人们害怕乌龟爬走,将其一足拴于古城以东的麓台塔上,这也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的原因。城内街道布局讲究,朝向分明,南北正直,东西呼应,曰“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颇似龟背上的纹络,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民谚称“走走龟背背,享福一辈辈”。

  全城建筑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侧主要建筑物分别是城隍庙、文庙和县衙署、武庙,代表阴阳两界的最高统府和儒家的文武礼制思想;北边两侧是清虚观和集福寺,代表道、佛两家活动场所;其余各处为店铺、四合院民居。所有这些基本都维持明清建筑风貌,整体反映当时“人神共治、三教合一”的封建文化思想和正统观念。

  鸟瞰全城,以市楼为中心,加上所有大、小街巷和外围城墙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经纬交织且主次分明。在礼制程式上,也呈现古代“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相遥、上下有序”的格局。整座城池借龟之吉祥长寿寓意,望古城永存,祈福人民。

  汉俗传承

  凝固的是古城建筑,流动的是民间习俗。平遥古城区至今仍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居之地,城内现有常住居民约2万人,也正是他们成为古城区活力的见证者,不断传承汉民族习俗与文化。

  “民以食为天”,平遥人祖祖辈辈最喜欢的就是面食。面食种类繁多,如剔尖、擦面、拨面、猫耳朵、河捞、拉面、刀削面、拨鱼、揪片、熗锅面、醮面片、栲栳栳、转面、翡翠面、蛋黄面、浇肉面、打卤面、三和面、鸳鸯面等,是当地百姓和往来游客喜欢的美味。此外还有诸多地方名吃,如碗秃、平遥牛肉等。

  平遥本地人也非常重视生命礼仪。从出生后的满月礼到周岁礼,再到三岁礼,再到完十三礼(虚岁十三,也叫圆锁),意味着一个婴孩成人的过程,这几个生命礼仪中必带一件重要的面塑礼物—圐圙(俗称括兰、面圈)。根据男女孩不同,圐圙的面饰也有差异,男孩圐圙是九个石榴一个佛手,名曰“九榴一佛手”;女孩圐圙是九朵莲花一个佛手,名曰“九莲一佛手”。此外,有的圐圙上还有桃子面饰,寓意“桃榴佛手,留住孩儿不走”。

  对平遥人来说,最隆重的莫过于年俗。传统平遥年从腊月廿三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过年期间,平遥人家家户户会将居室清扫一新,张灯结彩,做肉做吃,阖家团圆;还会组织各种文艺演出,如晋剧、秧歌等民俗活动。今天,这些习俗活动也打包成“平遥中国年”,备受海内外游客青睐。

  程林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