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 来源:今日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业现代化,科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3-14 10:53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提供了力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入了新時代。
高新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
2018年4月,一则消息刷屏网络—由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6‰盐度下培育出亩产超600公斤的品系,预计2020年可大范围种植。
“海水稻”并非是在大海里种稻子,而是向盐碱地要良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利用“四维改良法”,即综合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抗逆性水稻四大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配套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盐碱地情况量身定制改良方案。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称,有试验基地通过种植海水稻,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含盐度,并且改善了区域小环境,引来白鹭等鸟类,对恢复生物多样性也有帮助。当然,更直观的价值是,中国17个省区分布着15亿亩的盐碱地,据测算,其中3亿亩均具有改造潜力,将成为种植粮食的宝贵资源。保守估计,仅1亿亩盐碱地的海水稻就能达到年产量300亿公斤,可养活8000万人口。
2018年7月份传来消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于1月8日在迪拜启动相关项目,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的测产,这些品种均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不仅再一次证明了“海水稻”的成功,也成为了中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农业科技合作的丰硕成果。
“海水稻”的研发成功,是中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例证。据2018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民用无人机在近几年十分火热,各种高新技术展览上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民众了解最多的还是无人机航拍,但是大家可曾听过植保无人机?
在河南省汤阴县后攸昙村的田间,有一群人在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遥控器,控制着空中不远处稳稳行进的无人机。原来,这是后攸昙村的飞防大队在工作,通过无人机来为田间地头的小麦喷洒农药。据了解,飞防包括检测病虫害、施肥等多项内容,可以节省农药用量及用水量,并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作效率。之前农民打药,往往要身负几十斤重的药箱,带着帽子口罩,从上到下全副武装,辛苦一天也喷不了几亩地。创办飞防大队的村书记常鑫介绍,“植保无人机作业降低了人工成本,喷洒效率也高了很多,每人每天用无人机能喷洒500亩。”
不仅仅是在河南,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吉林、江苏等中国各地呈几何式增长。在2018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中,植保无人机被列为“2017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之一。据统计,2018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突破3万架,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3亿亩次。虽然植保无人机作业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该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展示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势不可挡。
“新农人”助力农村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村发展却相对滞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回应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点问题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现现代化,农村是一个难点。
农村现代化同样需要高新科技的加持,这恰好也给了年轻人一片施展拳脚的新天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村里涌现出一批拥有新思想,充满活力的“新农人”,为发展“三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河北省邯郸市的80后小伙儿王舒和尹军楠利用VR全景技术把家乡肥乡区的景色发布到互联网上,肥乡区经美丽乡村建设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360度地展现在广大网民眼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此前,虽然肥乡区的连片美丽乡村早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少有游客来到这里,商户们的产品也大多滞销。兄弟二人的这一举动,不仅把肥乡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宣传了出去,也为拉动经济做了不小贡献。
除了把作品发布到网上,他们还发到了村里“心连心微信矩阵群”,让不会上网的老百姓也能看到。据介绍,肥乡区每个村子都有这样一个群,整个区有近13万户家庭都加入进来,41万肥乡人民都可以通过这个群了解到每天发生的一些大小事件。一个简单的微信群,打通了群众路线新渠道,为基层了解老百姓,通达社情民意、传播优秀文化、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平台。
90后姑娘杨丽丽也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其中一员。麦秸一般都是被人当做废物扔掉,第一次看到麦秸画的时候,杨丽丽很是吃惊。出于兴趣,杨丽丽对此进行了专业学习,最终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创收之余,她还联系了当地几十家贫困户,教授他们制作麦秸画的技术,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麦秸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万分的细心和耐心,但是一旦完成,便会让人啧啧称赞。麦秸丰富的层次和明亮的光泽使整幅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立体感,受到不少人的喜爱。杨丽丽希望通过麦秸画来反映草原文化,使它成为出名的特色产品。尽管麦秸画凝聚了本地特色而深受好评,在旅游旺季往往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如何能突破地域限制,让自己的画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呢?杨丽丽想到了近年十分火热的短视频APP。她把作画过程、完成的作品等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引来众人的关注和点赞,并发展了不少客户。杨丽丽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效果,仍在不断学习改进,研究如何吸引流量,拓展受众,希望能够把民族文化传播得更远。
2018年11月15-18日,2018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汇聚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中最独具特色的“双新双创”成果。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到创新工厂的“农创客”,再到互联网上的“新农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农村创新创业中,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正在进行。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比,“新农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开阔先进的互联网思维、现代化的生产技能。在无数“新农人”的带动和引领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必将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