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真的“杀熟”吗
- 来源:百科知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上购票,争论,电子商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6-26 21:05
网上购票、订酒店已经成为旅客出行的常态,但有些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订票的用户却发现,同样的机票或酒店,自己的订票价格高于其他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大数据“杀熟”。从去年3月爆出大数据“杀熟”到现在,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但仍无定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滴滴出行、亚马逊、搜狐视频、百度、腾讯视频、美团点评、去哪儿、天猫、猫眼电影、饿了么在内的多家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購物、交通出行、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线差旅平台较为突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航空公司如果预测到某阶段机票需求量高,就会涨价。另外,机票也分舱位,如果便宜的舱位订完了,机票价格当然就会涨。用户在携程订机票时,如果很快速地刷新,变价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如果间隔时间长,比如一天或两天刷新一次,机票紧张的话,价格就会变。
—携程网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大数据“杀熟”就是一个伪命题,大数据和杀熟没有关系,大数据只是一个数据载体,提供数据分析的平台,杀熟只是商家的策略,程序员、工程师只是按照需求进行实施而已,想“杀”什么完全由人类的意愿决定。
—百家号“上世是朵花”
真正的大数据定价思维应该是基于搜索、社交、交易等数据形成用户画像,做出定制化产品,从而达到个性化定价。这样的定制化商品在中国这种大部分用户都是价格敏感型的传统行业中很难普及性实现,但在时至今日的互联网服务中,已有规模性应用。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骆品亮
哪怕没有大数据技术,部分商家为了牟利也会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涉及经济学领域的差别定价理论,差别定价在营销领域应用其实已经很广泛。差别定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并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对于商家和用户而言,差别定价有时候是双赢,有时候则不然。
—财经作家肖磊
互联网平台显然有条件进行大数据“杀熟”,有可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这种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还涉嫌价格欺诈。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
真正大数据的应用,应该是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最终让企业更加了解客户,从而提高服务、销售效率,用更少的销售成本获得更好的营销结果,这才是让企业和客户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