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见真章》:财经访谈节目制作新视角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成功,惊喜,跨界
  • 发布时间:2019-07-04 07:19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你有多少发现,就会有多少惊喜。”——这是章艳和她的团队制作两季《跨界见真章》的一个体悟。跨界,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词汇,社会各界纷纷掀起了跨界投资创业热潮。由CCTV-2财经频道打造的跨界经商访谈类节目《跨界见真章》想要捕捉的就是跨界热潮下“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从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到《跨界见真章》节目的制作人、总导演兼主持人,章艳也完成了自己的一次跨界和转身。

  《跨界见真章》第二季于今年3月登陆CCTV-2财经频道。12期节目,制作周期长达2年,12位嘉宾,背景横跨知识付费、无人驾驶、电子竞技、青少年培训、自媒体电商等多个领域。以“纪录片探秘+深度访谈”的形式,每集30分钟的《跨界见真章》为观众揭示了吴晓波、胡彦斌、高亚麟、吴甘沙等不同领域“大拿”的跨界创业故事。

  嘉宾见真章

  “整个采访过程,要一口气完成,不能间断。”章艳在采访中从不允许自己喝水或是看稿,因为这都是一种打断。在她看来,访谈不是漫无边际的聊天,而是始终贯穿着一个逻辑,对谈者双方弥漫着一种气场,一个话题紧扣另一个话题,環环相扣,不断延伸,直至深入受访者内心。

  对章艳来说,完成一气呵成的采访路径只有一条——下苦功,做最充分的准备。据了解,节目组为每位嘉宾准备的案头资料基本上从6万字起跳,有的甚至12万字。以吴晓波为例,他的《腾讯传》《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作品,节目组拜读了无数遍。除了网络能够搜集到的资料,章艳团队还会进行充分的前采工作,包括嘉宾本人、他周边的工作人员以及家人。有时候,团队对嘉宾的了解甚至出乎他们的意料。“你们怎么连这个也知道?”——不少嘉宾都在采访过程中对章艳说过这句话。

  “所谓的准备,不单单是了解这个人,而是要从这个嘉宾身上看到一个产业的变化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在一个时代坐标系内,剖析每位嘉宾跨界成功的原因,这是《跨界见真章》节目的逻辑所在,在章艳看来,也是“见真章”的一重境界。

  “为什么每一次,他都能赶上风口?每一次转型,他都在想什么?他的战略布局是什么?”章艳认为,这都是节目方需要做足的功课。相比展示每位嘉宾所取得的成绩,《跨界见真章》更多展现的是他/她告别成功的那一瞬间,他/她创业的心路历程,从非商业领域跨到商业领域,怎样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

  除了深度访谈,《跨界见真章》节目组还走进每位嘉宾的生活,跟踪拍摄他们的生活工作日常。节目组与吴晓波一起踏上了他20年前花50万元租下的杨梅岛;跟着高亚麟经历了影视剧项目的筹备、后期剪辑等工作;在体验吴甘沙园区的无人驾驶技术时,遭遇故障,吴甘沙下车解决“bug”,甚至忘记了章艳和镜头的存在。

  “嘉宾遇到困难,或是碰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她的特性或是自我意识就会凸显,这就是见真章了。”在章艳看来,见真章的另一重境界是见人性。“一个企业做得好,三观很重要。三观背后就是人性,只有通人性的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团队见真章

  360度贴身跟拍,需要获得嘉宾极大的信任。章艳介绍,在跟拍过程中,制作团队甚至在一些嘉宾的家中小住了一段时间。工作过程中,也是制作团队的那股“轴劲儿”打动了嘉宾,让他们认同了节目的价值。在章艳看来,每期节目既是嘉宾见真章的过程,也是团队见真章的历练。

  章艳告诉《综艺报》,制作《跨界见真章》,她和团队都本着创业者的心态,一切归零且十分拼命。因为央视主持工作在身,《跨界见真章》的筹备工作一般都从章艳下班后(每晚9点半)开始。“我们知道CBD的深夜是什么样子,凌晨是什么样子。”回忆那无数个熬夜的日子,章艳笑着对记者说道。在搜集资料和经历大大小小的前采工作后,每期节目的行文思路大致出现。在正式采访之前,团队还会再开一次会议讨论是否有更新颖、更贴切的表达方式。

  正式采访的前一晚,章艳的闹铃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响一次,提醒自己第二天的采访。虽然每期节目只有30分钟,但采访素材却长达七八个小时。采访完成后,制作团队会形成节目脚本,梳理出剪辑计划。视频完成后,章艳会对节目进行旁白配音。有时候,章艳觉得当时的状态不对,还会要求重新配音。而重新配音,往往也意味着后期也要进行调整。

  “我觉得现在半条命都快没了。”虽然脸上掩不住疲惫,口中“抱怨”着自己连洗头的时间都没有,但说起节目,章艳仍然滔滔不绝。“狠”——是章艳对自己和团队的形容,拼命的背后是对观众的尊重。“我们背后是千千万万的观众,我们的提问和呈现对观众来说是一个信息接收渠道。”章艳希望,观众能通过节目感受到节目组的走心与真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