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古人招招鲜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宋·陆游《熏蚊效宛陵先生体》(节选)

  诗词释义:整夜感叹着沼泽地带的蚊子实在太多了,即使用扇子也不能完全驱逐,只好点起艾草熏一熏了。

  在现代人的心中,南宋诗人陆游陆老先生不仅能文能武,更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有几人不会背诵呢?不过,这只是陆老先生的一个侧面。如果我们再多读一些他的诗,比如这首《熏蚊效宛陵先生體》,就会对他有更接地气的了解——没错,陆老先生还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他老人家也和我们一样,为蚊所苦。

  话说蚊子的历史真是悠久得不像话。据考证,在距今1.7亿年左右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了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蚊子化石证据,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毫无疑问,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了蚊子。而当我们人类出现时,蚊子已经修炼成功,几乎适应了任何恶劣环境——它们无处不在,海拔4300米高的地方,甚至北极圈内、部分无人区都有它们的身影。撒哈拉沙漠干旱吧,有些蚊卵照样可以存活几十年,直到短暂的降雨到来,再迅速孵化为成虫。至于有水的地方,更是它们的天堂,蚊子太太在此致力于生子大业。就拿我们身边常见的白纹库蚊来说吧,一次产卵约100个。当然,这不算很多,但想想看,白纹库蚊每繁殖一代只需30多天(条件好的话,只需十几天就能完成一代),一年可以繁殖4至7代。它们中虽然有很多死于非命,但总源源不断地有雌蚊成功出世。雌蚊们将用刺吸式口器刺穿人的皮肤吸取血液,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制造出不绝于耳的“嗡嗡嗡嗡……”

  怎么办?只好像陆游老先生一样,扇动小扇子,一驱为快!

  可惜,如果来的蚊子太多,扇子可赶不完。再说,老是扇扇子多累啊!古人们把脑洞开得大一点,再大一点,各种驱蚊妙招层出不穷。

  白天蚊子少,人们可以在身上挂香囊,再在香囊里装上蚊子讨厌的植物,比如驱蚊草、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相当于把“风油精”带在身上。晚上蚊子肆虐,则点燃艾草。聪明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蚊子并不喜欢这种总是散发出特殊香味的植物,于是,他们把艾叶晒干,等到傍晚,点燃艾草束,用产生的浓烟驱赶蚊子——这方法物美价廉,缺点是效果一般,且产生的烟雾不太好闻……

  讲究一点的,会把浮萍和雄黄等混合在一起阴干之后,用纸包装,制成条状或粒装,晚上点一条(粒),借以熏跑蚊虫,这大约就是粗糙版的蚊香。当然,对于皇室贵族来说,这些办法还不够“高大上”,所以他们选择了蚊帐。蚊帐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帱”。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翠纱之帱”之说。不过,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穿衣戴帽一样,使用蚊帐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能随便乱挂。在唐朝前,用蚕丝抽出的锦、罗(丝绸)制作的蚊帐一般只有宫廷中才能使用,老百姓只能用葛(一种野草)制作的蚊帐。

  此外,一些拥有“最强大脑”的古人,还发明了低碳环保又有诗情画意的“灭蚊器”,比如,准备一个大缸,养上帅气的青蛙(青蛙素来是蚊子的天敌)——这样一来,既有蛙鸣可听,又能有效驱蚊,岂不妙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