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新闻联播》的困扰

  

  心理困扰:我的心开始乱了起来

  这天中午,一位家长朋友紧急预约,说自己的孩子正在读高三,本来是个尖子生,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却遇到了心理困扰,学习无法进行下去,希望我可以立刻帮助孩子,却又请求两节课后再接待孩子的来访。希望尽快,又要两节课后,这是为什么?

  见到男孩后,我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在两节课后呢?”男孩不好意思地说:“前两节课是正课,我怕耽误学习。”我心里记下这个细节,并继续问道:“这样抽出时间来访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男孩皱起眉头反问道:“老师,您知道困扰我的是什么吗?”

  我猜想,男孩虽然欲言又止,却绝非故意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卖关子,很可能是他自己都觉得他所谓的困扰有些莫名其妙。因此,我笑而不答,只是关注地看着他。

  果然,他顿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困扰我的是《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让你困扰?这是什么意思呢?”

  男孩又蹙起了眉头:“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每天晚自习的时候,都让大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我正好坐在电视的喇叭附近,以前我也没太在意,可是进入高三之后,甚至还没到每天播放的时间,我的心就开始乱了起来,看不进书,也写不下去作业。长此以往,《新闻联播》便让我感到非常困扰,而且最近越来越严重了。这两天实在受不了了,才不得已找您,请您帮帮我。”

  “你自己采取了什么办法吗?”

  “最初感到困扰的时候,我曾经询问班主任,可不可以调整一下时间,或者想点别的办法,或者关掉电视不再看了。老师说这是全校性的活动,已经好多年了,不是一个班或一个人可以随意改变的。

  我看没有效果,更加为此感到困扰。于是,便在一天在下课的时候,趁大家不注意,拔掉了电视机的音响插头。这样一来,就只能看到画面,听不到声音了。大家以为是电视出了毛病,谁也没太在意。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又有人把插头安好了。

  这样一来,我的困扰再次升级。那天又满心烦恼地去找班主任,要求老师关掉电视,这回老师很生气,说我气急败坏的样子不像学生,老师还说,‘这么多年,这么多学生,大家都这样,谁也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最后告诉我当学生不能搞特殊,要学会适应环境。从老师那里回来,我沮丧得无以复加,简直一点也学不进去了……”

  “和家长交流过这件事吗?”

  “我妈妈很重视我的学习,对我期望非常高,因此没少批评教育我。这次因个人原因影响了学习,我哪敢跟妈妈说?所以赶紧找您来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探究:是我的想法出了问题?

  我笑了:“如果我没听错,你的困扰就是对于收看《新闻联播》这件事,你无法改变但也无法适应,于是陷入困扰之中,是这样吗?”

  “对,我该怎么办?”

  我笑了:“咱们先来谈谈这个《新闻联播》,你认为学校为什么安排大家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那可能还是有好处吧?”

  “有哪些好处呢?”

  男孩一边想一边说,虽然不大情愿,不过,直接间接的好处总算找到几条。

  这时候我才说:“众所周知,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时间是很宝贵的,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校长老师更是知道。可是,长时间下来,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依然成为学校多年来的一个‘传統工作,难道真的有那么多校长教师犯糊涂吗?其实,学校这样安排,必有它的道理与好处,这是不证自明的。你说是这样吗?”

  男孩思考片刻后便连连点头,又疑惑地说:“那我为什么这样?”

  我试图让他自己发现问题:“你问得好,既然你不是要搞特殊化,既然收看《新闻联播》有好处,那么,究竟为什么《新闻联播》让你感到困扰?”

  “就是啊?我这是为什么?”男孩越发迷惑了。

  我看着男孩询问的目光笑了:“我认为你是这么想的:进入高三,时间太宝贵了,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浪费,可是,每天还要花去半个小时收看《新闻联播》,太影响学习了。真不知道这个《新闻联播》会耽误了多少同学进清华北大,在我们这个重点班里,这简直是浪费青春生命,简直是耽误高端人才!”

  男孩听我说到这里笑了,不由得露出了那种被理解后的苦笑:“对,对,您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就是这样想的。您的意思是说,是我的想法出了问题?”

  心理解析:消极评价的恶性循环

  我肯定说:“你领悟的非常好,困扰你的,关键是你自己心里的想法,用个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说,是你对收看《新闻联播》的认知评价出了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其中的A、B、C分别是“外来激发性事件”“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和“外来激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三个英文单词的字头。ABC理论认为,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个体依据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评价,最终便导致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就是说,导致C的原因并不是A,而是B。

  更为麻烦的是,这个B,也就是人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往往让人很容易偏執而固执地关注这个事物,也就是这种看法在人的心里驱之不散了,心理学上叫做意念固着。一旦人把一个想法或意念固着在一个事物上,就会形成强迫性观念,就会把心理能量聚焦在这个事物上,对这个事物反应过强,反应过度,在别人那里可能听而不闻,在他这里却反应非常强烈。于是,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男孩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想到收看《新闻联播》,就想到有害;一想到有害,就心生反感;一心生反感,就学不下去了;一学不下去了,就更认为有害,就更反感,就更学不进去了。就是这样,许多的烦恼都是自己这样制造的。

  沟通了上面的意思,男孩深有所悟:“我知道了,困扰我的并不是收看《新闻联播》这件事,而是我对收看《新闻联播》这件事的看法。那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对策:学会接受自己的现状

  我以问代答:“先说说看,为什么你有这样的看法呢?”

  男孩挠挠后脑勺:“我就是太怕影响学习。”

  我笑了:“如果我猜的不错,你不仅很重视学习,而且学习也很棒,说说看,平时考试在班里都是什么名次?”

  男孩说:“应该说您猜得不错,不过不能说很棒,考试名次一般在全校前十名吧。不过,我确实是个特别拿学习当回事的人,平时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但是,要超过前面的同学,真的很难了,我也感到很累,很有压力了。”

  我笑道:“这就对了,人在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理由来自我安慰,看《新闻联播》影响自己的学习,也许可以算个很方便的理由了。”

  男孩抢过来说:“对,对,您这样一提醒,我想起来了,自从考试名次不再前进了,自己感到很有压力了,就总是在找原因,那天忽然感到《新闻联播》好像干扰了自己,从那天开始就放不下了。”

  “当人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时,都会不知不觉间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我说。

  男孩果然悟性很好:“那就是说,我要摆脱收看《新闻联播》的困扰,不是关掉,也不是适应,关键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现状?”

  我肯定说:“非常高兴你能这样想,如果一个重点高中的前十名,还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还为前面那几个名次和自己过不去,那除了烦恼丛生还有什么?所以,你刚才说的非常到位——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现状。一旦接受了自己的现状,你就会心平气和,你就会全身心放松,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继而你会发现,《新闻联播》的困扰随即也就烟消云散了。究其原因,因为你心里对《新闻联播》的看法转变了,你对它没有排斥,它还怎么干扰你?”

  “真的这样啊?”

  “不信你可以试试。而且,一旦你的看法转变了,你的排斥心理化解了,你还会发现每天听听《新闻联播》好处多多: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博览天下,关注社会,换换脑筋,放松心情……你一旦有了这样的发现,心理活动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你便会认为,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原来是段享受的时光。”

  几天后,男孩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并告诉我,《新闻联播》不再是他的困扰了,每天看看《新闻联播》,果然是一段好时光。

  透过故事我们不难看到,问题在孩子身上,根源在家长身上。如果家长能够降低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发展多一些平常心,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也许孩子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即便有了困扰也可以在亲子互动中得到化解。

  马志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