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之于城市,有着丰富的内涵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体育,公共服务,城市
  • 发布时间:2019-07-28 21:45

  近日,2019年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会召开。会上传来消息,北京将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推动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2019年内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100公里群众身边的健走步道,充分挖掘各类空间资源持续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事实上,不只是北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对于体育之于城市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育”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城市在新时代提升城市品质,传播城市形象,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健康城市、宜居城市的必选项。

  健康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任何一座城市,都应该高度重视本市居民的健身与运动需求,加强公共体育设施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不断提升公共体育设施的可及性。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进行长远规划、科学设置。一方面要集中建设、运营一批高水平、多功能、能够同时满足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需求的大型体育场馆,另一方面还要重点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计划,尤其要注重在社区配套建设相关健身设施。大型体育场馆、多功能社区运动场与便民利民的健身设施、健身步道等合理布局、相辅相成,才能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运动健身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内涵和功能的认知正在加深。运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之一,“+体育”的需求已经嵌入城市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品质生活的重要评价标准。因此,构建运动友好型城市、健康城市,仅仅建设更多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场馆与健身设施还远远不够,更应把“+体育”的理念与需求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城市生活的应用场景之中,从城市空间布局、公共设施的体育用途开发等多方面整体实施,努力为市民打造便捷、优质、多样化的“体育生活圈”。

  应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等开发健身休闲场所,设置健身设施或运动区域,营造城市健身休闲新空间。要把体育運动需求纳入城市水域空域开放与管理的考量之中,充分挖掘都市与郊区的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能满足市民新兴运动需求的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运动游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现代化体育生活设施。同时,还应鼓励城市的住宅、文化、商业、娱乐设施实现“+体育”发展,打造城市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

  城市+体育,除了“加”在物理空间和硬件环境上,还应“加”在城市精神塑造上。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对“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懈追求,对努力拼搏、突破自我的推崇,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财富。善加推广与弘扬,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必将持续不断地激励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