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迁70年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汽车产业,销售,中国品牌
  • 发布时间:2019-07-29 21:5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1949年到2019年,我国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程。汽车产业也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从无到有,从“懵懂无知”到不断创新学习,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2018年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

  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并不具有生产汽车的能力,这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1953年7月,饶斌把第一锨黑土抛向一汽建设的奠基石,接受了生产红旗轿车的任务。直到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一汽总装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两代汽车人的不懈努力,经过52年的发展,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8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2325.7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我国的汽车行业比欧美国家晚了很多年,却后来居上成为佼佼者。2018年中国品牌销售了997.99万辆,占总销量比重的42.91%。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崛起,得益于SUV车型市场的布局。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来看,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SUV车型的热度日益升温,SUV细分市场销量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40%,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速水平,中国品牌凭借对国内市场敏锐的洞察力,领先于合资品牌对该细分市场进行布局。

  中国品牌用了6年时间,销量从424.68万辆增长至997.99万辆,2017年更是突破1000万辆大关,增长幅度高于合资品牌。以长安、吉利、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连续多年销量突破百万辆,跻身百万销量俱乐部。中国民营汽车的代表——吉利,2018年度累積销售总量达150.1万辆(含领克),同比增长20.3%,为吉利汽车2020战略深度铺垫。

  吉利、长安、长城等中国品牌销量的崛起,成为乘用车市场中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这样的成绩,也让很多合资企业望尘莫及。

  近年来,诸多中国车企实现了销量、利润、单车价格三方面业绩的大幅增长,品牌向上也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品牌单车的价格增长是品牌向上的有利因素,在品牌单车价格提升的同时,保证了销量和企业利润的同步提升,诸多中国品牌车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中国品牌近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外观设计到技术实力,从营销策略到战略布局。消费观念的变化直接反映在销量上,吉利和长城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排行中入围榜单前十名,这都给吉利和长城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充裕的资金支持。现如今,80、90后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中国市场成为了新晋高端品牌的孵化器。中国品牌汽车不断向上发展,多家企业正向高端化产品迈进,观致、WEY、领克等形成了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新阵营,让人愈发感觉到中国汽车品牌在新时代的明显变化。

  中国汽车推出高端品牌或者高端品牌车型,一方面可以增加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品牌汽车整体向上贡献力量。接下来,比亚迪、荣威、传祺等也都会推出自己的高端化产品,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加速时代变革。

  布局海外发力新能源市场

  中国品牌已经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从销量规模上来看,已经具备了与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比肩”的实力。但在技术方面,中国品牌与海外车企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他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布局海外市场加强国际化视野,诸多中国品牌已经在世界各地的汽车重镇建立研发中心,从最初的模仿走向自主研发之路。据不完全统计,长安、吉利、长城、上汽集团等车企均已经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以及设计中心。

  上汽集团在海外研发采取了自主研发与并购投资相结合的模式,上汽集团已经完成以色列、泰国、印尼、英国、美国加州、美国硅谷等海外基地的布局。上汽加州资本专注于自动驾驶、网联汽车、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与位于美国硅谷的创新中心实现联动,形成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差异化前瞻技术研究模式,围绕智能互联、新能源等技术方面,为上汽集团进行人才和技术储备。

  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吉利汽车在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建有设计和研发中心。吉利汽车得益于此,充分将海外的设计灵感与中国的市场需求融合,最终打造出博瑞、博越等代表吉利汽车3.0时代的标志性车型。

  长安汽车每年都会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技术研发中,通过多年的积累,长安汽车在意大利都灵、美国底特律、美国硅谷、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建立了五大研发中心。其中,美国底特律和硅谷主要负责底盘开发和智能汽车研发,意大利都灵主要负责造型设计,英国伯明翰主要负责动力系统研发,日本横滨主要负责内饰设计。得益于海外研发中心的助力,长安汽车在外观造型、内饰设计以及底盘调校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长安睿骋CC、逸动XT、长安CS55等车型均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及口碑。

  海外研发中心的设立,不仅能够更多地吸引海外人才资源的加入,同时有益于接收海外更多先进的技术,在发展中提升中国品牌的自身实力,从而提升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2018年,国内燃油车经历了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降反增,双双突破百万大关。根据乘联会数据,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01万辆。

  面对这个火热的细分市场,全球汽车行业整体向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家汽车企业的“必争之地”,非汽车企业也加入到这个火热的“战场”进行布局,其中不乏已经初具规模的企业,并有资深市场入股进行布局,足以看出这部分新晋品牌对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看好。

  在中国品牌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汽车企业非比亚迪莫属,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全年销量达到22.71万辆,同比增幅达108%,占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比重的22.49%,接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背后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的深耕与布局。现如今,比亚迪作为同时掌控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新能源技术的车企,品牌向上已成必然。

  在合资和外资品牌方面,2018年取消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受此影响,不少合资和外资品牌开始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新车投放力度,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例如,轩逸纯电是东风日产首款纯电动车,这款车以在国内销量达240万辆的轩逸为基础,所搭载的动力系统与海外版聆风一致,竞争力非同一般。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合资和外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增多,对于中国品牌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新势力造车是新能源汽车另外一个梯队,经过几年的融资和发展,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展现成果的一年,不少新势力的量产车开始集中上市和交付,蔚来、前途、威马、小鹏、合众新能源、电咖、新特等汽车企业已经脱掉“PPT造车”帽子,量产车上市并交付到用户手中。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争夺赛还在进行,中国品牌面对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市场的淘汰赛已经开始,随着政策的逐渐开放,行业的洗牌也将进一步加快。

  于靖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