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诗意栖居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地理位置,时光,朋友
  • 发布时间:2019-08-07 08:53

  

  陈思呈

  近来的一些聚会,我多数会邀请到家里来。

  我没有什么应酬,聚会都是朋友之聚,心里预设了她们对我的生活也感兴趣。

  也有不便之处,就是我家地理位置偏远,在广州的城乡结合部,假如朋友住在广州,来我家往往要穿越整个广州城。这常常让我想起陶渊明的那一句诗,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陶渊明这首诗的标题《读山海经》取得随意,诗里写的是在家读《山海经》的情景: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在这盈盈的绿中,不用出门,安安静静在家里读一本上天入地的闲书,实在是好时光。所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鸟恋归巢,我也爱我的家,陶渊明像我们一样“宅”。

  在资深“宅”的眼中,家住在穷巷,路远地偏,是阻碍,但克服障碍,又更显珍贵。这句“颇回故人车”,和张充和那句“十分冷淡存知己”相似。故人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这个情形,也与我的家宴相似。

  有朋友来固然好,没朋友来也很好。一个人哪怕只是在书房里踱着步,随手翻翻几本新到的书,或者把某一排旧书重新排列一下,或者给家里养的宠物刺猬换换木屑,等着它钻进去,就能不知不觉地过去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里,阳光不浓不淡地照进家里,我和我家俱安宁。这半个小时就像一只当季大闸蟹一样,被吮吸、享用得干干净净的。

  所謂的诗意栖居,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陶渊明那样,因为所居之处是“穷巷”,才正好对诗意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诗意栖居不取决于建筑物和家居布置得有多好,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因地制宜。

  更典型的例子来自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这首诗中的物质生活很寒酸,但是寒酸中有豪华:堂上燕子、水中鸥鸟、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更重要的是,老妻用一张纸就画出了棋局,稚子用一根针就做出了钓钩,这一家人,不是被动地生活,他们主动地创造了生活。

  杜甫还写过,“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些圆荷细麦,谁能看不到呢?它们拒绝了任何人吗?它们很稀奇?没有。谁都能看到,哪都能看到。但只有杜甫,不但看到了它们,还看见了它们,它们就成为杜甫一个人的财产,一个人的作品。

  我觉得最适合普通人的因地制宜,是在家里做菜。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也是最应该被发挥的乐趣,是最好的亲子活动。孩子固然可以上编程班和奥数班,但也可以上烹饪班,在家里就可以上,老师是我们自己。把日常要完成的事变成与孩子共同的创造,这比伸着手去够那些很难够得着的技能,要重要得多。

  “因地制家”的生活是最理想的生活。因为,物质环境是很难完美的,再富裕,依然有可以更富裕的空间,但诗意,却可以在忽然间“立地成佛”。可以瞬间完美,到达顶峰。就像杜甫的妻子完成那个纸上棋局的同时,诗意就完成了。

  因地制宜的生活,是有所妥协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在各种限制之中,陶渊明的土巷,杜甫的家贫,都是限制,他们在这些限制里创造了诗意。

  除了物质,还有另一种限制,更是我们忽视的。那就是作为普通人,常会面对能力的限制、运气的限制。去承认和接受这些限制已经不容易了,因为人们也许会不自觉地想,为什么我不能更顺利,更风光,更优秀,更完美。真正能接受自己有弱处的人,是大勇大慧的。这里面不仅仅是放下了贪欲,还有对自己真正的爱惜。

  没有必要在万事完备的情况下才开始好生活。当外部条件乃至自身条件都很不足的时候,照样可以开始好生活。生活好不好,是自己说了算。归根到底,陶渊明的穷巷,只是那种种不足的隐喻罢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