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的“新”上海

  最近出了一本书叫《上海六千年》,言外之意是上海很老了,但上海如果跟人家比老好像不行。你有六千年,人家有一万年,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有多老?北京岂不是有几十万年了?所以比老,对上海意义不大。

  上海的最大特点是新,一旦比新,上海则一骑绝尘。

  从历史上来看,“上海”这个词出现得非常晚,现在能够查到关于上海最早的记录,是北宋初期1023年。《宋会要》记载了北宋政府在嘉兴设置了包括青龙务、华亭务和上海务等在内的17个盐酒专卖机构。

  从中我们得知,在北宋天圣元年时,就有上海这个聚落存在了,还可以在这里收税。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中国发生第三次由北到南的移民大浪潮,过去江南人比较少,但经过三次大移民,江南人口多了起来。至南宋末年,上海人多到要设镇,这标志着上海城市初步形成。建镇以后,上海迅速聚拢起人气,商业繁荣使得它成为华亭县东北方的大镇。1290年松江府知府认为华亭县人口很多,有必要分设一个新县,次年元朝政府批准上海这个地方设县,到1292年上海县就正式从华亭划了出来。

  到嘉庆年间,因为上海的地理优势,航运发达,当时有“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之称。上海位处两个“丁”字型的交匯处:一是海岸和长江组成的“丁”字,长江入海,上海就在“丁”字口上;二是长江与黄浦江组成的“丁”字。地大物博虽谈不上,但是作为海运和江运的重要港口,上海的确很重要。

  过去西洋人来到上海转一圈,回去写书,把上海的过去称作小渔村,来彰显他们的到来对上海的影响。其实不然,上海从来不是一个小渔村。

  从上海务、上海镇到上海县,整个上海慢慢发展,有过和中国其他县城发展道路相同的经历,但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使上海的城市形态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城外有城,这一点非常重要。1843年,英美法诸国在还是县级单位的上海北面设起租界,虽说租界是位于这个县里头的,但却完全不在其行政管理范围之内。这种城外之城所呈现的是全新近代化城市的形态,这个形态在我国过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从未出现过。这种上海城市形态的转型,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繁华地带由上海老城及城外的东南,转至城市的北郊和西郊;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生活方式由纯粹的中式转向中西合璧,以至某些方面完全西化。此后,上海繁华地区不但从1840年发生了转移,而且新型繁华地带面积远远超过传统地带的规模,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新型繁华地域。

  1860年以后,上海的城市近代化已具规模,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洋人的观察都是如此。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曾多次来到上海,对此作出过一个简短的比较:“七年以后来到上海,马路比我上次来好得多了,铺上石头并有了阴沟,所以不像从前那么脏了,外滩扩展过了,还有石墙,很多新房子建造起来了,还有英国俱乐部,还有一条通往徐家汇的路,把跑马场也换了地方。”这说明上海一直在发生变迁,这种变迁虽然不是上海特有,而是沿海原来缺少城市景观的地方,比如厦门、大连、青岛等地的共同趋向,但是只有上海由于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的优越而发展得最为迅速,而且城市规模也是最大的。

  有西洋人当时感叹说:“上海与广州甚至香港是那么的不同,在广州我看到的是几乎未被触动过中世纪的中国,在香港是被中国化渗透的英国殖民地,在这儿,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在中国人自己土地上的欧洲的贸易和工业城市。”

  周振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