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耍”出惬意、诗意与新意

  成都宽窄巷某茶馆

  在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三条东西向平行排列、宽4~8米、长约500米的古街——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自2008年6月开街以来,就以“原汁、原味、原址”再现清末民初成都古街风貌而迅速蹿红海内外。

  目前宽窄巷子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000万人,2018年街区消费总额突破8亿元,已被商务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从“老成都底片、新都市会客厅”到“成都人的精神家园”,黛瓦青砖围合的40多座四合院落所呈现的情景式消费,到底会散发出哪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味道?

  慢下来、静下来

  1998年,成都出生的女诗人翟永明在玉林西路创办了白夜酒吧。10年后,宽窄巷子开街招租,在一众商家中,她率先来到这里选址。

  翟永明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那天,我走遍了宽窄巷子的每个院落,在窄巷子32号,我看到了一堵老墙和两棵枇杷树,还有三个各自为政的中式建筑。我指着两棵枇杷树对朋友说,每年枇杷结果时,我们就在树下开一个枇杷诗会吧,一边吃枇杷,一边读诗。”

  如今,“诗姐”不时云游四方,酒吧的经营由股东胥明亮具体负责。

  “说起宽窄巷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耍法,如果只想走走看看,街上的特色小吃、工艺品、小百货、杂耍曲艺,应有尽有;想要深度体验,走进院子里,川菜、火锅、茶艺、咖啡、川剧,应有尽有。这就是惬意。”胥明亮脱口而出。

  盖碗茶是成都的传统饮茶习俗,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意为天地人和。在宽窄巷子,你想“将就”,就在街边茶铺里喝,想“讲究”,可以走进院子里喝。可居、天趣、听香、尽膳、里外院、香积厨,随便选,几乎都能让你在很享受的环境里消磨时光。

  都说火锅“最成都”,麻辣鲜香嫩滑爽,但这还只是味觉冲击,宽窄巷子的火锅店,常常能带给顾客“全感官”体验:在古色古香的天井里大快朵颐,旁边有古琴伴奏,不时还有手持长嘴铜壶的小二或川剧“变脸”高手来到你身边,要么给你续一杯,要么把你吓一跳。

  作家苏伟对古街气质有这样的形容:兼具所有,放开了说是既散漫,又讲究;既静穆,又热闹;既小气,又大套;既局促,又宽敞;既讲斯文气质,更有豪放随意。其实,这就是一种身心圆满的惬意状态,人生有宽窄,都能得自在。

  略带遗憾的是,现在到宽窄巷子来游玩的外地游客,对这种惬意的体会似乎不如从前。由于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每天有数万游客到访,导致快消品商家趋之若鹜。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甚至不惜牺牲品质品相向快消转型。“小吃、玩意儿、全是脚。”一些游客吐槽道。

  “我指着两棵枇杷树对朋友说,每年枇杷结果时,我们就在树下开一个枇杷诗会吧,一边吃枇杷,一边读诗。”

  针对个别商家存在的问题、出现的苗头,宽窄巷子管理团队一方面严加管理,持续优化业态,另一方面联合商家深挖天府文化之美,推出更多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产品,坚持“一院一品,一院一景”的商旅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游客慢下来、静下来,走进一个个院落,去探究千年少城的原真生活。

  宽窄巷子二期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围绕“文化+创意+体验”,打造“宽窄匠造所”、特色文化演艺区等文创体验型项目,拟以更大空间来承载更多优质文化旅游产品。

  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白夜的酒吧区,墙上挂满了各种主题的文艺活动海报:《芒克白夜艺廊个人画展》《双重的南方——中法诗歌朗诵会》《白夜对谈——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视角》……几乎每张海报都布满涂鸦签名。

  “每月两场,从不间断,2008年至今已经举办260多场,都是纯公益性的。”胥明亮介绍,今年3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林格之子马特·塞林格就在白夜朗诵了他父亲的创作片段并签售新书。

  “我们都是文人,不是经验丰富的商人,经营是否成功不敢说,但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新的文化地标。”在枇杷树下读了11年诗的翟永明说。

  白夜搬到宽窄巷子后,附近开起了香积厨等酒肆饭馆。继散花书屋、见山书局之后,三联韬奋书店也在宽窄巷子开了一个分店。

  爱喝咖啡也经营咖啡的安徽人丁志,“5·12”地震后曾跑到四川当志愿者,照顾了不少孤儿。后来,他晚上在天府广场夜宿,白天到处寻觅机会,再后来,撞进了刚刚开街的宽窄巷子,就把自己的壹丁咖啡开在了星巴克分店的背后。

  “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有条件,我都选择跟星巴克在一起。不是要去跟人家拼,而是逼着自己去做差异化竞争,它做生意里的文化,我做文化里的生意。”系着围裙点上烟,泡上用云南自家种植基地生产的咖啡豆研磨出来的苦咖啡,皮肤黝黑的老丁道出了“生意经”。

  在他看来,街区所在曾矗立有千年传承的少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宽窄搭台,企业唱戏,就应该做有宽窄属性的产品。

  “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民族品牌,那么你沉淀在其中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我不做舶来品,只做中国咖啡,并融入中国人身上自带的气场和气质,为企业品牌和街区影响力做加法。”

  在寸土寸金的宽窄巷子,老丁还拿出了近10平方米的一块地,做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免费书吧,门前横匾上是醒目的行书——“灯一直亮着,等你来阅读”。

  “三面墙壁都是书架,摆满了我挑给自己看的书。”老丁说,有时候也无奈,有些书自己都还没看就不见了。但是,这些小插曲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公益热情。这些年,他不但提供免费读书的场地,还經常送书下乡,在一个个偏远山村开起了有品质的“壹丁图书馆”,目前已经有54所。

  差异化联动

  作家章夫这样描述2008年以前的宽窄巷子:“只要你一踏进这幽静之地,那些高楼、车流,就仿佛已经远去了。成都人的言谈举止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仿佛脱离了时代。”

  千千万万的海内外游客正是奔着体验这种原汁原味的成都休闲生活方式而来的,但是,有的点位街面消费业态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倾向并在向两侧的四合院渗透。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看到一张业态分布图(与现状可能有细微差别,且未将零售花车统计在内),在酒店、茶馆、咖啡、零售、餐饮、酒吧等业态中,零售经营主体的数量达36家,占比约40%。记者调查发现,简单业态的大量存在,导致很多地方的步行街千街一面,深陷低端竞争的怪圈。

  宽窄巷子有几家川剧表演团队,内容上将川剧核心剧种进行新式编排,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表演形式侧重于技巧展示。有游客说:“我们喜欢技巧,也欣赏严肃唱段,觉得目前这种对川剧的简单化呈现还是有点可惜。”

  有经营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与街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也有关系。宽窄巷子管理公司对自持物业的业态内容品质审核把控力较强,但与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度不太高。另外,街区一部分房屋的产权归原住民所有,管理公司对物业只有统一街面管理权,原住民商户的经营业态并不受约束,这也增大了业态转型升级的难度。

  这几年,等待进驻的商家排着大队,宽窄巷子管理公司与属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入驻商家的品牌、内容、装修等各方面加强了审核,情况逐步得到了改善。

  今年春节期间,一场快闪让人眼前一亮。这场由央媒和地方媒体共同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宽窄篇,请到的快闪主角是祖籍成都的台湾音乐教父陈彼得。

  一头银发、满脸沧桑的老爷子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时,亿万观众和网民都激动不已。共同歌罢,音乐节奏大变,川剧、RAP元素次第展开,把“最成都”的生活方式和希望祖国越来越好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宽窄巷子又一次刷屏。

  成都宽窄巷

  在这之后,宽窄巷子管理公司业务总监唐伟与团队整合强势推广平台,陆续策划推出“宽窄茶会”“宽窄美食数字文创”“闻香识宽窄”等创新品宣活动,通过对古街区现状调查和商家需求摸底,寻找到了差异化联动发展的新思路,包括建构智慧街区管理平台、运营新媒体电商平台、强化宽窄新媒体矩阵活泼生动的天府文化内容生产等。

  “公司正在和一些技术团队进行洽谈,把宽窄巷子从线下搬到线上,让海内外游客提前知晓宽窄巷子的状况,在线逛宽窄,走进老成都,早早选定旅游套餐甚至是远程下单,克服实地旅游的盲目性,把巨大的客流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金流。”

  除了线上的拓展,还有线下的延伸。唐伟认为,宽窄巷子可以搞“一干多支”,除了覆盖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其他板块,还可以和市内、省内其他优质旅游资源加强合作,向更多有需求的区域输出“宽窄巷子经验”;把街区的优质展示平台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起到强力引流效果,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在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方面,唐伟等运营者正在形成明确的思路: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宽窄号”,做大线上用户数量,持续进行销售转化;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结合,打造宽窄十二市等线下消费品牌,实现互动转化;联合巷子内的优质商家推出文化体验消费项目,升级夜游產品,在深度体验宽窄文化的同时实现消费升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