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京,读懂江南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的江南是梅雨,语言学家的江南是方言,诗人的江南是一种文学意象。总之,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江南之中,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将有关江南的一切联系起来,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是江南。

  江南的魅力在于说得清的意象,正所谓天造一半、人造一半。南京的紫金山、玄武湖,自然风景在中国虽算不上数一数二,但它们的魅力仍然不低。那是因为紫金山前有孙权,后有朱元璋,再后有孫文,所以才被人称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而玄武湖则是中国第一位风水大师郭璞的衣冠冢所在地。这些地方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风光,还在于它们蕴含着浓厚的人文色彩。人文色彩浓重的自然与自然风韵独具的人文交相辉映,这就叫天造一半、人造一半。

  这样的江南,如果让我们去行走,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是流动的文化盛宴,让我们更加了解多样的江南。物质的江南,是茶叶丝绸、古镇园林、飘香稻米和流水人家;制度的江南,是从洋务运动到民族实业、从乡镇企业到高新科技,充满着探索与创新的禀赋;精神的江南,是丝竹流芳的音乐、精细淡雅的布置和聪颖灵慧的性格;行为的江南,是总有那么一种精致、优雅、情趣的生活追求。将这些江南凝聚在一起,便成了心态的江南,这种心态的背后,是文化的优越感,经济的优胜感。

  今天的江南不再是历史上的江南,江南是不断在变的。先秦时代的蛮荒之地,魏晋南北朝的华夏正统,唐宋元明清时代的经济重地,再到现在的领风气之先。

  想要读懂这样的江南,了解南京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南京,作为传统时代江南的政治领袖城市,一直是人们感受历史文化气息的宝地。朱自清先生曾提到过: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逛古董铺子总要有点文化,要懂得历史人事、地理形势、文学意象,不然的话,可能就逛不好南京这座“古董铺子”。

  若把南京比做一个人的话,南京现在的寿命已经将近2500岁了。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为了防备西边的楚国,于是派范蠡带领越国的士兵,在今天南京秦淮河的南面、雨花台的西侧建了一座越城,又称范蠡城。这,就是南京城市史的开始。自从孙权建都以后,南京历为都城,南京也因此有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样的别称。所谓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再加上后来的南唐、大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便称为十朝都会。

  其实,南京的兴衰起伏得特别明显,但这样的兴衰起伏,又使南京成为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繁华与衰落强烈对比的乱世,让南京的古代文学意象紧紧地联系着历史兴衰,造就了南京的怀古文学,形象地诠释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文学规律。

  知晓南京的历史人事、地理形势和文学意象,是我们理解江南文化、对话古都南京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样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的耳读、眼读,更需要的还有脚读和心读。那么去哪儿脚读呢?古代的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现代的南京,也有新金陵四十八景,这也是南京山水城林、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点睛之笔。

  南京这样的城市,值得我们行走。在冥冥之中,你会思考南京的民风转型、经济地位、政治待遇、文化韵味,你会心态平和、视野开阔、言行风雅,你会深沉,你会聪明,你会创新,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真正富有人文情怀、充满文化气质的江南人。到那时,难道还怕读不懂江南吗?

  胡阿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