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是这样深化的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小岗村,改革,标志
  • 发布时间:2019-10-31 07:22

  “虽然小岗村的故事我讲了很多遍,但我还是愿意去说,因为它值得说。”严金昌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1978年的冬天,时年35岁的严金昌和小岗村其他17位农民在契约书上按下“红手印”,冒死实行土地大包干。他们没想到,这会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的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历史上非旱即涝。曾经解决不了温饱的小岗村,如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当年的22元增长到2017年的18106元。“过去小岗村没有一块砖、没有一片瓦,都是泥巴房子;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都还开车。”严金昌说。

  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在当年签订契约的茅草屋前合影。资料翻拍/《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小岗村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脉搏,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跨越,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上的重要标志。

  改革的一声惊雷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视察时,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这样感慨道。

  “当年农家”茅草房,是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地方,“大包干”就是从这里发源。18户人家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在当年按红手印的茅草房里,严金昌说,签订契约的时候心情很沉重,“我们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是违反当时的土地政策的,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如果不这样干,就会被饿死。最后我们不怕坐牢,不怕杀头,那时候只有把土地包产到户,才能让老百姓有积极性。”

  1978年前的小岗村,是远近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要饭”。那时的小岗村有20户人家,耕地1100亩,但只有300亩适合种庄稼,年人均口粮只有200多斤。

  “当时我家6口人,4个孩子,吃不上饭,所以才按了手印,我们希望能解决温饱问题。”“大包干”18位发起人之一关友江说。“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里的这句唱词,是凤阳的历史写照,以前小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外出乞讨。

  摄影/《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那时出去要饭,我们心里很苦恼,有田有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我们农民搞不上吃的?”严金昌说,过去“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时间长了就没人愿意干了,没有生产积极性。

  关友江介绍,1979年那一年粮食总产就到了13万多斤,是过去的5倍,“干了一年够吃5年”;那一年小岗村人均收入由22元增至350元;归还贷款800元,是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

  农村改革浪潮席卷全国

  实际上,“大包干”并非“按个手印”这么简单。

  “大包干能够成功,多亏党和政府开了绿灯。”严金昌说。

  1956年,小岗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制度,进入人民公社化后,生产开始下滑,此后一直是“三靠”生产队。当时的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和队长严俊昌、会计严立学共同商讨,一致认为,干脆撤掉作业组分开包干到户。由此,便有了摁手印的那历史一幕。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这样描述当时的历史背景:1979年以前,别说“包产到户”,连“包产到组”都被认为是对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集体化道路的背叛,始终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就连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也仍然强调“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可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到户,完全突破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机制。

  实际上,1979年1月到4月,中央连发两次文件强调: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省、地、县各级领导都为小岗村顶着巨大的压力。好在小岗村1979年庄稼取得了大丰收。

  1980年1月,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来到小岗村,看到家家户户堆放着满满当当的粮食,一度不敢相信。看到“大包干”帶来的巨大变化,万里给予“大包干”肯定与支持。

  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到的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后来凤阳人把“大包干”编成《大包干》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到了1984年,“大包干”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让广大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

  从“温饱”到“富裕”

  但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又遇到了新的困惑。“一朝越过温饱线,三十年跨不过富裕门”,率先解决了温饱的小岗村村民们却迟迟无法致富。

  新华社曾经这样报道小岗村: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这与“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名气相比十分不相称。

  严金昌说,传统农业耕作只能解决温饱,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小岗村一直到2004年还在沿袭传统的农业模式。

  2004年,来自安徽省财政厅的沈浩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小岗村开始了第二次“革命”。小岗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搞科学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发展旅游业,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招商引资办工业,发展工业园区,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土地流转。有人嘀咕:当年率先打破“人民公社”大锅饭、率先搞“大包干”的小岗村,又重新回到“大集体”了。

  “小岗以敢为人先闻名天下,不改革哪有今天的好日子?不改革无出路!” 在小岗提出“推动土地流转,并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为契机,开启新一轮改革”后,严金昌带头支持村里决定,把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大户种植。

  将土地集中起来,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确权颁证,从“化整为零”到“化零为整”,从“分田到户”转到“分红到人”,小岗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跨进了“富裕门”。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20万元和18106元,分别增长20.5%和12%。去年,小岗村完成了21320亩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截至目前,小岗村土地流转规模已超过8800亩。

  “实行土地流转,第一是农民土地收入没有减少,第二是劳动力解放出来了,第三是能更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所以根据中央的要求,我们推动土地流转,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我们流转只流转经营权,承包权不变。”严金昌介绍说。

  “在生产的过程中,老百姓发挥主动性创造出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与当时大包干精神是没有区别的。”严金昌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小岗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保障和民生明显增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也迅速发展。”

  农民变股东“分红”

  改革让小岗人再次走到了前列,尤其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考察后,小岗村的面貌更是一年一个模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2016年,小岗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经过成立组织、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配置股权,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同年,小岗村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施6个产业项目,新建3个股份合作实体。

  去年小岗分红,村民每人领到350元。巧合的是,当年实行“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村民人均收入从上年的22元跃升到350元。凤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从当年的350元,再到今年的350元,的确是一个巧合,巧合背后是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农村改革。”

  如今,小岗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农机综合水平79%,高出安徽全省1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龍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旅游业为重点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根据今年下发的《小岗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小岗村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包括加快推进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建设、争创国家5A级景区、建设4300亩高标准农田等多项内容。目标就是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把小岗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创新、创业、创意融合的全域田园综合体,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

  “未来,小岗村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难发展。所以改革开放40周年后,我们还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严金昌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