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9中段:叶城—墨脱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顺口溜,容易,运输
  • 发布时间:2019-11-25 22:30

  “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大坂弯,伸手可摸天……”

  这段顺口溜,是对新藏公路艰险的真实写照。新藏公路即老G219,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全长2140公里。

  本篇所截取的G219中段,几乎完整包含了新藏公路,并向东延伸数百公里直至墨脱。从叶城沿着G219出发,从这里你将走向世界屋脊——穿越数座举世闻名的巨大山脉,全程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况最艰险的公路,也是最险峻的进藏“天路”。

  新、藏之间唯一通行的公路穿行在险峻的无人区

  新疆与西藏,占据了中国陆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两大自治区分界线长达1300多公里,但因昆仑山脉的阻挡以及藏北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新疆和西藏之间,早年仅有几条古道用于通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条是克里雅古道。

  克里雅古道北起新疆于田县普鲁村,经多个达坂至克里雅山口后到达藏北羌塘无人区,之后再利用藏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抵达拉萨。

  如今的新藏公路,原本计划沿克里雅古道修建,但建造历程充满艰辛。从1950年起,新疆骑兵师多次勘探修建公路都未成功,只是建了极其简易的骡马便道用于运输急要物资到阿里地区驻军处。1956年3月,贺景富探路队从西藏方向探索,终于发现了建设公路的可行性。但修筑途中,在硫磺达坂附近遇到阿什库勒火山爆发,遂放弃了从于田县经过的计划,改道喀什地区,才有了如今的G219国道新藏公路走向。这条路线由叶城出发,翻越昆仑山脉至阿克赛钦盆地继续南下,至藏北羌塘高原、阿里狮泉河。到达狮泉河镇后,新藏公路已经大体完成连接新藏两地交通的使命,之后可以利用其他道路直抵拉萨。

  新藏线是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条进藏路线。途中,会翻越多座海拔4900米以上的垭口,其中最高的红土达坂海拔为5400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G219国道都是新、藏之间唯一通行的公路。公路全线很多路段都是无人区,需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冰达坂,涉44条冰河,所以,这条公路堪称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尤其是沿途的库地达坂、麻扎达坂、死人沟等地,更是令过往司机谈之色变。

  库地达坂因地势险要而得名,库地在维语的意思是“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是新藏线上第一个冰雪达坂。几十公里的攀山路,如同在灰色山坡上用刀子劈砍而出。头顶是悬在半空的砂砾与巨石,脚下是干涸的山涧,偶尔能看见山羊在岩缝中啃食低矮的旱地植物。再往上,接近垭口,则几乎看不见任何绿色植物。按理说,库地达坂3200余米的海拔并不算太难翻越,但站在垭口往前望,下山的烂路在悬崖中弯曲急转,险得瘆人。几年前,一名单车车友在116公里处的U型急彎上不幸坠崖身亡。而在路边杂草丛中还掩映着一处墓碑,上面写着:5名筑路工人长眠于此。

  麻扎达坂是新藏线第二个高山口,海拔4950米。达坂周边高山陡峭,直入云天,路边嶙峋而狰狞的巨大山体上寸草不生,满是褐色砾石,似乎随时会倾塌下来。麻扎达坂的凶险更胜界山达坂一筹,而上下约40公里的连续坡道,更是随时考验着司机的勇气和技术。

  同库地达坂、麻扎达坂相比,“死人沟”最令人惊悚。走过新藏线的人,都以“天山达坂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来形容自己经历丰富、胆大气壮,由此可见“死人沟”在人们心里的恐怖程度。

  死人沟处于喀喇昆仑山脉腹地,它并非一个具体的点,而是一条全长近300公里、平均海拔5000~5200米的山谷。这里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真正是“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由于从喀什、叶城方向过来,到这里海拔陡升,常人的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这里也是新藏线上最容易发生高反的地方。传说1957年,一支解放军进藏先遣部队曾在此扎营过夜,但一夜之间因高原反应而全军覆没,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死人沟”。这是新藏线上“第一大凶险恶地”,车辆经过,凄厉的风声犹如鬼哭狼嚎,让人不敢停留……

  转山转水,信仰丈量山河神山、土林与古格王国之谜

  虽然G219新藏公路沿线了无人烟,但雪山、河谷、湖泊、草原……壮阔的自然风光令人如痴如醉,还有藏野驴、藏羚羊、黄羊等各种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尽显荒蛮和野性。

  从喀什地区南下,进入西藏阿里地区,自然不能不朝拜神山冈仁波齐。它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北部,海拔6638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形似金字塔,山体如水晶砌成,宛如玉镶冰雕,而那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更显神圣。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因为仓央嘉措这句诗,人们对转山并不陌生。而2011年电影《转山》上映,很多人更是因此踏上了进藏转山的旅程。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神山之首,藏族人相信:围绕冈仁波齐转山1圈可以洗尽一生罪孽,转10圈可在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108圈便可得道成佛……以信仰之名,用最虔诚的方式丈量山河,是雪域高原最震撼人心的文明力量。

  沿着G219,我们可以完整体验“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修行,山是冈仁波齐,水则是双生湖泊——圣湖玛旁雍措与鬼湖拉昂措,至于佛塔,在藏区聚落周边则随处可见……

  驾车从基乌寺前往普兰县城,笔直的公路如同一把剑,划开了两个同宗同源却截然不同的湖泊——玛旁雍措与拉昂措。玛旁雍措是传说中的圣湖,依偎在冈仁波齐脚下,以她的清澈和恬淡滋养着草木、牛羊,洗涤远道而来的圣徒,传说这里也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到的“西天瑶池”。很多书籍描写玛旁雍措的水“像珍珠一样”,喝了后能“洗脱百世罪孽”。而拉昂措却相反,虽与玛旁雍措一线之隔,但并不像它的湖水那般甘甜清爽,而是咸涩的盐水,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死气沉沉,人称“鬼湖”。事实上,这两湖本是同源,但由于地质变动而被分割开来,才有了完全不同的面貌。

  转完山水,还要去看看阿里地区最壮丽的自然风光扎达土林。

  扎达土林位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从西北到东南,绵延175公里,沿象泉河谷一字排开,遍布整个扎达县内。这些“土林”高低错落,千姿百态,远远望去,宛若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古城堡,宏伟壮观。

  土林在地质学上称为“河湖相”,经地质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湖底的沉积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风霜剥蚀,终于被雕琢成如今的模样。

  扎达土林见证了沧海桑田,也见证了古格王国的灿烂与辉煌。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他的曾孙逃亡至阿里地区。约公元10世纪,其曾孙的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古格王国以象泉河为中心,鼎盛了近700年。立国之初,鉴于吐蕃王灭佛而导致亡国的惨痛教训,古格王意西沃大兴佛教,亲自选派21名青年到克什米尔去学习佛教密宗的教法。意西沃在位期间,还主持修建了大批重要的佛教寺院,所以,佛教文化的发展在当时达到了巅峰。

  不过,这个曾一度兴盛和繁荣的王国,竟在距今300多年前的一天突然神秘消失了。在其后的上百年间,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至今所存的王朝遗址,也是在20世纪末才得以在漫漫黄沙之下重见天日,但也仅有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留给人们无尽的未解之谜……

  遇见墨脱的隐世美景珞巴族与门巴族的传统生活

  离开阿里地区后,G219大体自西向东,一路与雅鲁藏布江相伴,而中段的最后一站,则是一直以来笼罩着神奇色彩的秘境之地——墨脱。

  从空中俯瞰,会发现墨脱被多座雪山包围,形如一朵圣洁的莲花。在藏语中,墨脱叫作“白马岗”,其意就是“隐秘的莲花”。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进出墨脱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为了入侵西藏,加紧对墨脱地区进行考察,派出了大批探险者进入墨脱,但由于地形险峻,加上探险队连续遭遇暴风雪袭击,最后只有一名叫金塔普的探险者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墨脱。在这里,他不仅测量了当地地形,还惊奇地发现墨脱竟然有热带雨林。后来,他将自己所有的见闻以报告的形式出版发行,并绘制了地图,世人才得以了解墨脱。

  由于环境闭塞,以及种种传说,使墨脱在无数探险者心中变得神圣起来,他们千方百计想要进入。1985年,有个美国人闯进了墨脱,结果被当地人抓住,他“叽里呱啦”地拼命讲话,当地人找来翻译,才知道他的意思是认打认罚,只求墨脱县政府给他出具一个证明,证明他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美国人。

  1994年,第一条进入墨脱的公路——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修通,但没过多久,这条公路因频繁的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被弃用。直到19年后,新的墨脱公路才建成通车,这朵“隐秘的莲花”,终于向世人展开……

  而当人们进入这片隐秘之地时,发现这里不仅有原始的自然风光,还保留著传统的生活方式。

  墨脱当地的原住民是一个叫“珞巴族”的民族,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珞巴族人十分擅长在雨林中狩猎。他们头戴熊皮帽,肩挎竹箭筒,腰拴长刀,手挽强弓,穿着短裤赤着脚,在山林中行走如飞。每个珞巴族的男子都是神射手,百米之内几乎百发百中。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珞巴人不再依靠狩猎为生。现年50多岁的宗巴,以前是猎人,但新墨脱公路开通后,他放弃了狩猎,和妻子开设了一家餐馆。宗巴说:“以前,一个健康的珞巴男人,大概有40年的时间在狩猎,但全家依然吃不饱,在山林里碰到猛兽,还有丧命的危险。现在生活好了,谁还会再去狩猎呢?”不仅如此,宗巴在休猎之后,开始信佛,对以前杀生的行为进行忏悔……

  在墨脱生活的,除了珞巴族外,人数最多的当属门巴族。墨脱也是门巴族最大的聚居地,中国境内几乎70%的门巴族人都生活在这里。但门巴族人并非墨脱的原住民,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仓央嘉措的诞生地——门隅。

  大约在200多年前,生活在门隅地区的门巴族人不堪忍受封建农奴主的压榨,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决定去寻找传说中的“莲花圣地”,以求能在“佛之净土”过上好日子。于是,无数门巴人举家离开门隅,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到了墨脱并定居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门巴族东迁”。

  东迁后的门巴族,在墨脱经过几百年的生活,养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最特别的是喝黄酒。门巴族的黄酒,原料是当地盛产的玉米和鸡爪谷(学名穇子)。制作黄酒时,先将原料煮得完全熟烂,然后放凉、晒干,再封存在密封的胶桶里,一般存放半年到一年就会发酵完毕。

  这种黄酒喝法独特,饮用时需将发酵完的原料取出来,装入竹筒,然后在竹筒底部扎几个小洞,再从竹筒顶部倒入冷却的白开水,底部小洞流出来的就是酒。酒的度数不高,味道有一点清苦,非常提神解渴。门巴人特别爱干净,他们相信山里未经处理过的水是不干净的,因此提倡少喝水,多喝黄酒。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他们也会抱出自家的黄酒让客人饮用。要是客人喝醉了,主人会认为是看得起自己,便会很高兴。

  这就是墨脱,一片神圣的净土。至此,1万多公里的G219行程已然完成了大半,接下来,G219南段将围绕中国西南部国境线曲折前行,我们相信,前路依然精彩……

  周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