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绘就行业和谐底色

  • 来源:中国纺织
  • 关键字:70年,责任,社会
  • 发布时间:2019-12-08 09:12

  历经7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纺织工业不仅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如今正加速冲刺纺织强国建设,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纺织工业最靓丽的底色,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有力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绿色制造的深入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广泛建立,社会责任的持续发布,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节能环保的全面实施,不仅彰显了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历史担当,更为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纺织新格局,实现中国梦贡献了“纺织经验”。

  事实上,早在纺织工业发布的首个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了“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纺织强国四大战略目标。其中,可持续发展始终贯穿于其它三大核心要素,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国,就是要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进入新时代,中国纺织工业正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聚焦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逐步实现了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科技、时尚、绿色”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纺织行业的新标签、新定位。“绿色纺织”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织就美丽纺织的方向,更是行业70年来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纺织工业具有产品品类多、产业链长的特征,因此每个环节都与生态环境关系紧密,发展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建设纺织强国的战略性任务和重要课题。作为全球第一个在行业层面推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实体部门,纺织工作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深化技术创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得到大幅减少,更实现了质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很早便打响了绿色纺织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十五”时期,纺织行业提出将清洁生产技术作为印染行业升级重点;“十一五”时期,高效短流程染整、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等先进技术开始推广,节能减排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时期,“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正式成为行业五年规划发展任务,低温快速前处理、冷轧堆染色、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等一大批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有数据统计,仅2006~2015年,纺织行业综合能耗累计下降44%,印染单位产品水耗从4吨/百米下降到1.8吨/百米,水重复利用率由7%提高到30%。

  印染行业作为污废排放、用能用水的密集产业,不仅是纺织工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前沿阵地,更事关整个纺织强国可持续发展大局。为此,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整个绿色纺织的“缩影”。2008~2010年,印染布废水达标排放率由94.81%提高到97.42%,提高了2.61个百分点;2008~2011年,在行业产量上升22.25%的同时,CODcr总量下降7.1%。“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不仅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印染产能117亿米,还成功完成了印染行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下降10% 的目标。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所言,技术驱动发展,绿色决定未来。如今,印染行业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正在涌现,在线监测技术、小浴比染色、染化料自动配送、数码印花、涂料染色、冷转移、泡沫整理技术正引领着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企业的参与,更离不开行业的积极引导。如中國印染行业协会除了每年召开环保年会、四新会,定期发布《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外,还积极组织重点关键技术的现场推广活动,开展职工节能减排技能培训等……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早已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机制化、常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行业前列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试点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率先在全行业开展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善水行动在纺织、旧衣零抛弃、生态纺织品等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产方式,有力推动了中国纺织工业生态文明建设。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下,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和实践角度,解决好行业和企业与社会、环境、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企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而从企业层面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可为纺织行业乃至整个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2015年,中纺联“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首站走进广东互太,揭开了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随后又先后走进浙江万事利、山东鲁泰、湖北嘉麟杰、江苏东渡、湖北黄梅县等企业及集群地。在表彰先进、树立示范的同时,逐步增强和扩大了纺织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万里行这样一个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活动,形成了一套适合纺织行业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评价体系和推行模式。即在企业布局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五个模块近60项指标,作为评价纺织企业生态文明创建的尺度和评分依据,简称“1+5”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纺织行业、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贡献了“纺织经验”。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纺联还积极推动水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于2015年提出了“善水行动在纺织”的活动倡议。基于此,中纺联积极开展企业水效领跑者申报工作,促进节水型纺织工业体系建设,并向全行业、全社会发布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区域性生态纺织”为主题的“太湖宣言”。“与水为善、以水为师”,纺织企业担负起了时代赋予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使绿色制造成为纺织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创新的提出了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五化”评价原则创建“绿色工厂”的新模式。截止到2019年8月,纺织行业申报的绿色产品已达89种,绿色工厂69家,绿色园区4家,纺织绿色供应链4家。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表示,国家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不仅为纺织行业今后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是纺织行业“十三五”發展的重点,对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意义深远。

  责任发展是必然选择

  责任能力的建设与实践,始终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权益管理、工会管理,以及健康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反贿赂管理等各个环节,因此,从环境压力转向生态和谐的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使得责任与发展避虚就实,如影随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前行方向,也是时尚行业的一个重要议命题。

  2005年,作为中国第一个常设性的社会责任推广机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推广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发布了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开创了中国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先河。从2015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先锋路线图,构建CiE大数据系统探索“一件服饰产品从生产到穿着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能够减少乃至杜绝污染,最大程度降低时尚产业的环境影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到引导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力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开展化学品管理体系(CMS)和社会责任审查(BSCI)项目,到实施澜湄地区产业调研与对接服务项目;从在海外中资企业推广建设CSC9000T管理体系,再到发布纺织服装行业最新的12个社会责任发展目标等……14年来,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实现了行业多维责任共治,为行业、企业构建了负责任的生态体系。纺织行业作为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绿色样板”。

  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帮助企业更好的融入全球价值链和投资目的地,2019年4月,中纺联在越南发布了中国首个基于海外投资生命周期的负责任投资指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负责任海外投资指引》,社会责任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纺联的积极引导下,众多企业纷纷以行动来践行社会责任,除了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外,还互相联合共推行业绿色发展。2018年4月, 山东如意、浙江传化、浙江龙盛等25家纺织化学品企业、纺织企业联合发起中国纺织供应链化学品环境管理创新2020产业自治行动,有力的展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主动责任。

  70年创新求变,70年责任勇担,中国纺织工业在绿色发展中行稳致远。进入纺织强国冲刺阶段,发展绿色纺织时不我待,为实现2020年达到万元产值水耗下降20%,能耗下降15%的目标,今后纺织行业必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协同治理和协同发作;聚焦技术突破,解决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继续深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 绿色”三位一体发展;以责任制造和绿色发展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