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对白

  1.“对话:浪凡130年”展览现场

  “对话:浪凡130年”

  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2月9日

  地点: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每当提到时装展,大众脑海中想到的或许大多是那些频繁出现在时装史书籍上的经典单品,当摆脱了印刷的滤镜,实实在在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它们的面料、色泽甚至气味往往泛着岁月的痕迹。而当人们以为近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的“对话:浪凡130年”展览也将是这样一场时光倒流般的回顾展时,70余件展品中除了古董服饰外,数件来自Lanvin新任创意总监Bruno Sialelli的新季作品打破了固有模式,带来了新的维度。

  对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同时也是著名时装史学家的Judith Clark说:“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130周年的到来标志着Lanvin时装屋的历史地位,而在上海的新店开幕又为品牌揭开了新的纪元。所以这场展览将兼顾这两重维度:在保有对创始人Jeanne Lanvin的崇敬与尊重的同时,新的继任者Bruno Sialelli将如何采撷过往,继而以崭新的视角为品牌开天拓地。”

  与此同时,一旁的Sialelli补充道:“要想使过去与现在产生对话,引入当下的产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将我的作品与经典的Lanvin时装摆在一起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升华;同时也能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往日铸就的DNA如何启发今日的创意实践。”正如Sialelli所说,本次展览可以看作是Lanvin的历史与当今的一场对话。

  比如展览起始区域的主题为“Bows and Logos”(蝴蝶结与微标),在铺设有标志性“JL”logo的地上的透明玻璃柜中陈列着Jeanne Lanvin的代表作,名为“My Fair Lady”的饰巨大蝴蝶结的黑白条纹长裙,而玻璃柜外与之遥相呼应的是Sialelli在2019秋冬系列中带来的男士套装。两者似乎大相径庭,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关联:后者胸前随意系起的皮革材质蝴蝶结正是对长裙背后缀饰的黑色塔夫绸蝴蝶结拖尾的摩登诠释。同时,套装的颜色也是Jeanne Lanvin早期设计广泛采用的经典“Lanvin Blue”蓝色。

  2.模特身穿Lanvin绑带斗篷式上衣与黑色丝质长裙,摄影:George Hoyninaen-Huene,美国版Vogue 1933年4月刊。

  3.20世紀初巴黎时尚杂志上经常出现Lanvin的装饰艺术插图。

  4.“对话:浪凡130年”展览现场

  5.“对话:浪凡130年”展览现场

  尽管Sialelli的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展览仍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历史上Lanvin非凡的创意之旅。Jeanne Lanvin与著名室内装饰设计师Armand-Albert Rateau曾有多次精彩的合作,本次展览中便以Rateau在1921年为Lanvin设计的狐狸屏风为灵感打造了“动物和植物”展区的背景;Lanvin与戏剧同样缘分匪浅,曾为1929年上演的Amphitryon 38设计戏服的经历使得“浪凡剧院”也成了本次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之一。像这样回溯过往可以发现,多元且包容的跨界早早便存在于Lanvin的基因当中。

  “对话其实一直都存在,问题在于你如何阐述与表现。Jeanne Lanvin一直是一个热衷于合作的人,所以在展出她的作品时,无数段对话已经显现:她曾经与剧院、与电影、与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交流,早已为我们今日的展览埋下种子。”Sialelli接着说道,“正如Judith所说,Jeanne Lanvin的对话发生在她与各界创意人士的交流合作中;而我与她的对话则流淌于我对Lanvin百年历史的深入研习到最终呈现自己解读的过程当中。”

  如果说第一重对话是Lanvin的“内部讨论”,那么第二重则是全盘托出自己的身世与过往,渴望借此与大众畅所欲言。如Clark所说:“展览最重要的在于敞开心扉——人们有时认为展览的意义在于教育和普及,像课堂般将事实摆在人们面前;但我并不认为时尚是这样运作的,时尚在于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它基于事实,但不停留在事实层面。因此我希望观者可以自由地与展览进行互动,这也是另一层面的对话。”

  现在的展览形式越发丰富,高科技、多媒体的引入也让娱乐性大大加强。相比之下,本次展览显得沉着而传统。两层展览空间内皆由轻盈的帷幔隔开一个个细分的主题展厅,每个区域内精选的展品与道具有着足够的空间诉说自我,丝毫不用担心被过多的声色喧宾夺主。对于这样的陈设与安排,Clark说道:“太过全副武装的展览似乎在刻意且直白地刺激观者的中枢神经,而身处其间的人们甚至并不知道自己为何激动。但我认为展览应该给人们足够的空间去安静地摸索自己的真实情绪与感受。”展览虽然是面向公众的,但体验却是私密的。与其说这是品牌与大众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对话,不如说是Lanvin与愿意走近它的人之间的一段低声私语。

  如此意义深重的一场视觉盛宴,为何选址上海,而非孕育并长久滋养着Lanvin的巴黎?在Sialelli看来,这便是本次展览要讨论的最后一重对话——不仅是时间的跨越,也是空间的挪移。“从巴黎到上海,打破地域的界限,最大程度地实现交流的意涵。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化的世界,而由我打造的全新Lanvin,也将是一个融贯东西的Lanvin。”

  陈欣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