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羽绒服抽检报告:H&M、鸭宝宝、波司登、太平鸟等曾被抽检不合格

  • 来源:消费者报道
  • 关键字:羽绒服,消费者,严冬
  • 发布时间:2020-02-27 08:13

  冬天來了!

  羽绒服是消费者们抵御寒冬的标配, 为了让你穿上质量好的羽绒服,温暖过冬,《消费者报道》整理和分析了2011年2月至2019年10月共8年全国及省级部分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及质监局)公布的羽绒服抽检数据。

  被抽检的羽绒服包括羽绒外套、羽绒背心、羽绒裤、羽绒内衣、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

  此次整理的数据显示,共有3401批次的羽绒服被抽检(含53批次儿童及婴幼儿羽绒服装),其中合格的有2636批次,不合格的为765批次,不合格检出率约为22.5%。

  (注:个别市场监督管理局仅发布了不合格数据,未发布同批抽检产品中的合格数据,故上述不合格率会比实际偏高。)

  羽绒服不合格的主因之一:不保暖

  在整理的抽检数据中,羽绒服涉及不合格最多的前五个项目里,“纤维成分/纤维含量”和“标志/标识/使用说明”跟羽绒服的标注信息相关,而用于考量羽绒服保暖效果的则涉及另外三个指标: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

  在76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这三个项目不合格发现比例为33.6%、25.4%、23.0%,如果你买到这类不合格的羽绒服,就别指望穿着它们度过严冬了,因为——它们有可能不保暖!

  首先要留意的项目是“充绒量”,这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通常用“克”来标示,充绒量太少,羽绒服的保暖性会大打折扣。现行标准对于充绒量的下限没有要求,但GB/T14272-2011《羽绒服装》规定,服装成品的充绒量与明示值的偏差不得小于-5%,即实测值低于明示值不得超过5%,差距过大的羽绒服可以说是标示很“丰满”,实际却很“骨感”。

  第二个项目“含绒量”,指的是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羽绒含绒量是体现羽绒服保暖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含绒量越高,羽绒的蓬松度越大,可以更好地吸收并储存人体热气,同时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因此含绒量越高的羽绒服保暖性能越好,反之越差。但部分商家会钻空子,在填充物中加入大量绒丝而减少绒子含量,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含绒量很高,但是细小的绒丝与大颗的绒子相比,保暖性能会差很多,也很容易钻绒(即羽绒服中的羽毛、羽绒钻出其里料或面料)。部分服装存在“含绒量”达标但“绒子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就是因为绒丝所占比例太大,导致绒子含量偏低。因此,第三个项目“绒子含量”就比较关键了,绒子是羽绒中保暖性能最好的部分,“绒子含量”不合格则产品达不到预期保暖效果。

  综上所述,消费者想知道一件羽绒服保暖效果好不好,要结合“含绒量”、“充绒量”和“绒子含量”一起判断。

  成人羽绒服:多个品牌曾被抽检不合格

  本次整理的抽检数据中,有不少品牌涉及某些项目不合格,包括千仞岗、鸭宝宝、H&M、ES(艾格)、ARMANI JEANS、雅鹿、太平鸟、波司登等。不合格项目除了上述的充绒量、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外,还涉及耐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不合格等,这些服装容易因为汗液或水洗导致染料掉色。而恒源祥、艾莱依、红豆、歌莉娅、海澜之家、七匹狼、THE NORTH FACE(北面)、优衣库等品牌被抽检的全部批次羽绒服均为合格。

  儿童及婴幼儿羽绒服:不合格多因“不够保暖”

  在被抽检的53批次儿童及婴幼儿羽绒服装中,有23批次的产品不合格。(注:个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仅发布了不合格数据,未发布同批抽检产品中的合格数据) 在23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15批次涉及充绒量、含绒量、绒子含量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不合格,儿童羽绒服不够保暖也是一大问题。

杨海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