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若干思考

  一、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和地位

  学生干部是高校践行教育管理理念和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监督者,是连接学生和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带动学生群体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先锋力量和中坚力量。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教育各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认识当前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监督机制,对高校实现育人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单枪匹马,合作精神不够

  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宝。现在学生干部群体中“95后”学生已成为主力军,他们成长环境优越,性格特点鲜明,个性十足,独生子女居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他们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往往第一考虑的是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倾听老师、同学们的意见意识稍微欠缺;部分学生干部不注重跟别人沟通,认为其他人的能力远不如自己,凡事自己单干,造成“做得多、做得累、做不好”的尴尬局面。

  (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

  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是建设创新型学生组织的关键所在。一部分学生干部疲于应付指导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对老师、同学有很强的依赖性,服从意识明显,对学校、学院特定活动外的本组织内部管理创新和特色活动创新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创新内驱力不足,对一些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不能根据实际随机应变,继续沿用旧思路旧方法,导致出现工作实际结合度不够紧密的情况。

  (三)踟躇不前,抗挫能力不足

  心理素质差是目前“95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的“玻璃心”也是目前阻碍学生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干部工作或活动总结时往往纠结于个人得失,出现问题往往归结于客观因素,甚至有时内心还渴望老师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安慰而不是希望老师指导指出问题,不敢直视自身和集体出现的情况。特别面对活动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表现为自信不足、踟蹰不前、阵脚大乱,遇到头疼或不愿意做的工作就互相推诿,不愿面对挑战承担风险扛起责任。当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善意提醒和批评时,觉得面子挂不住,情绪低落、垂头丧气。

  (四)顾此失彼,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身份是学生干部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学生干部应该以学业为主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过于注重自身工作能力素质的锻炼,忽略自身专业的系统性学习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学生干部队伍中基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不能很好地分配工作和学习时间,合理借用集体力量,导致晚上熬夜忙于工作整理和策划、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学生干部对自己在团学组织中的“岗位”沾沾自喜,在不经意间中凸显本位主义,觉得工作能力高于一切,对自己学习和专业技能不重视不在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科目成绩不好挂科现象比较普遍。

  三、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意识先行,内化为学生干部自觉行动

  人的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意识对所要进行或已经在进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凡事都要抓主要矛盾,集中发力,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學生干部思想意识是综合能力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抓住学生干部的思想意识问题,才能抓住解决学生干部建设问题的主要矛盾,着重在节骨眼、要害处用力。针对“95后”学生的成长时代特点和性格特点,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干部身份意识、纪律意识和团结意识的强化培养。

  1.身份意识,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学生群体中拥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学生干部不仅应明确自身的职位职责,还应时刻牢记自身学生干部身份在学生群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时刻反省自身言行和道德水平是否符合学生干部身份要求,时刻警惕自身思想政治觉悟是否与维护学校利益和服务学生群体的宗旨相一致。

  2.纪律意识,是一种自觉的规矩观念、底线观念,学生干部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和落实与否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学生干部应保持对规则、制度的敬畏,发自内心的遵从,树立强烈的表率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团结意识,学生干部虽在各自岗位有明确分工,但学生管理组织是一个整体,每个成员只有在每项大小活动的共同目标基础上做到思想一致、目标统一、行动划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二)统筹兼顾,完善学生干部培训机制

  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因管理体制和专职团干指导老师缺少等原因,目前学生干部培养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具体任务布置得多,大局工作思路培养得少;对具有能力优势学生使用得多,对具有潜在能力学生培养得少;活动前整体工作效益和水平要求得高,活动后总结经验和凝练项目特色做得少;学生干部素质能力得不到长期系统的培训和提高,学生很难脱颖而出成为骨干。结合校院实际情况,高校应把学生干部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和重点工作,打破单一培养格局,拓宽思路进行有计划、多层次、有步骤的规范系统培训。

  1.培养梯度上,根据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门正副部长、部门干事等不同岗位上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

  2.培养内容上,既要对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担当意识等思想素质进行教育,也要从职业核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多角度培训,学生干部只有拥有不俗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方法才能树立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

  3.培养方式上,要以实际工作和活动锻炼指导为主,综合运用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业务能力会议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途径。

  (三)科学管理,建立高效有序的学生干部管理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完善、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驾护航。任何细化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学生干部队伍高效、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务实管用的制度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的“尺子”和“镜子”,是保持队伍战斗力和良好形象的充分条件。

  1.选拔任用制度。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一套适用不同对象、不同阶段的选拔程序和制度是保证学生干部队伍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通过自荐、他荐、民主选举等拓宽选拔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群众基础等进行全面的考核,杜绝主观随意性和个人主义倾向,杜绝“走后门”和“关系户”等现象发生。

  2.考核激励制度。一个科学严密的考核奖惩制度是提高学生干部积极性的最好保障。考核力求全面有力、及时公平,坚持定性考量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长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结合、个人考核与部门考核相结合等原则,对学生干部德、能、勤、绩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干部,听取学生干部对考核结果的意见并建立工作档案。在考核结果基础上,制定实施奖惩激励制度。对考核优秀者,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在评优评先、发展党员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对考核不合格者,如是工作能力问题则进行针对性能力培訓,如是道德意识问题则进行严肃思想政治教育,对仍不能胜任者及时进行撤换。

  3.监督管理制度。有效的、多方位的监督管理制度不仅能实现队伍内部监管,而且能让认真踏实、公平公正、精益求精成为学生干部队伍内部的共同价值追求,树立良好风气。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民主,通过听取学生群体对学生干部意见、举办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增强监督实效,树立学生干部队伍高效、阳光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周礼文,周静.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J].铜陵学院学报,2005(4):115-120.

  [2]王昊.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略[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8(4):131-134.

  [3]邓然.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89-191.

  [4]林宇晖.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2010(12):75-77.

郑宇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