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式公共服务可行性研究
-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推进,需求,实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4-17 20:04
在我国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如何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满足经济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让边疆民族地区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开展流动式公共服务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一種创新探索,这一方式有望在今后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一、流动式公共服务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探索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但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公共服务整体还存在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和农村牧区。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但各类公共服务供给仍未能彻底贯通惠及农牧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不够理想。
边疆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方面均有其特殊性。自然条件方面,边疆民族地区通常地处山地、高原、戈壁、沙漠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且地域广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度大,传统的公共服务方式难以较好覆盖。社会条件方面,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多民族共同生活,人们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人群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对公共事务参与程度也不相同。经济条件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起步较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较多。为克服和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缺陷,有效补齐传统公共服务方式的短板,需要探寻一种适应当地自然、社会和人文特征的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满足边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基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的上述困境,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模式——流动式公共服务,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应运而生。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积极开展各类流动式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如“流动文化服务”“流动警务服务”“流动医疗服务”和“流动科技服务”等。流动式公共服务模式就是将原本在固定场所开展的服务内容以流动的方式带到偏远地区,同时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的实际,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和管理。
流动式公共服务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准确抓住了公共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能有效激发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动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展现出鲜明的优势:一是契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实际。如果说传统的公共服务方式是“群众找政府”,流动式公共服务则是“政府找群众”,具有主动提供服务、流动循环开展服务的特点,相比于传统公共服务方式,能有效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牧区。二是彰显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流动式公共服务为偏远地区人民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有效扫除传统公共服务的盲区和死角,在注重对边疆民族地区群众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三是有效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流动式公共服务不仅能够保障边疆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也巩固了边疆繁荣稳定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民心基础。
二、对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流动式公共服务的建议
(一)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流动公共设施布局、队伍建设、服务提供和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补齐传统公共服务短板,促进边疆人民享有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机会;建立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流动式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文艺、科普和健康等方面的公益性知识讲座,将流动博物馆、流动科技馆等展馆定期为中小学生提供参观纳入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式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加强流动式公共服务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供给力度和普及推广工作,推进送教、送书、送健康下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二)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式公共服务发展动力
秉持新发展理念,创新流动式公共服务工作方法。一方面,促进流动式公共服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运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给模式,有效缩小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内容,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深入挖掘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推进优质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兼具地区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创新服务内容和运营载体。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公共事业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推动学校、医院、科研院所、艺术院团等企事业单位定期流动到基层教、学、帮、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融入公共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缓解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供给引导工作,培育和促进公共消费。在基层流动开展公益性体检、公益性演出等活动,不断培养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艺术兴趣,扩大和提升公共服务消费需求。严格制定流动式公共服务供给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推动流动式公共服务在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融合。
(三)加大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式公共服务保障力度
全面提升组织领导能力。要深刻认识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流动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同时加强对已有配套流动式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继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要建立流动式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通过纵横双向结合的转移支付和公共事业专项资金等形式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牧区的扶持力度,保证财政对公共服务经费足额拨付,流动式公共服务设施、人员、日常运营等所需经费由盟市、旗县(区)两级政府公共财政共同保障。
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共服务部门公务员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落实专职人员编制,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推进流动式公共服务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和条块交流,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聘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研究制定和完善涵盖农牧区公共经费投入、公共管理体制、公共项目招投标、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义务责任,为构建偏远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
(四)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体制和机制
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开展公共服务参与式管理,调动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公共服务项目规划、运营、管理和监督等各环节工作中;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和服务,形成多元联动格局。
建立流动式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加强流动式公共服务在项目规划设计、相关政策衔接、服务标准制定和项目启动实施等环节的统筹协调和贯彻落实工作。
完善流动式公共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加强对流动式公共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考核和监督。一要完善公共服务考核体系,制定绩效考核办法,作为年终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二要建立和引入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流动式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三要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鼓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参与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式公共服务的考评工作,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庞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