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调查中感悟思想的力量, 《文学的日常》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生老病死,改变,大众
  • 发布时间:2020-05-14 21:50

  “世界上每天有无数人面对生老病死,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改变是巨大的,是不可逆的。”

  当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马原和他的朋友中央美院壁画系教授吴啸海,在《文学的日常》中对谈时,许多观众的内心或许会为之颤动。这种情感的共鸣源自人类在面临生死时共同的心境。马原的“入侵者”是肺癌,而当下人类正与“新冠肺炎”做斗争,关于生与死、善与恶、人类与自然,大家或许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

  这种来自思想的力量看似波澜不惊,却总在人生的某个特定时刻激发人们对人性、命运和时空的思考。互联网、智能化陪伴多年,大众突然意识到,可以放下碎片化的浅阅读,跟着作家的脚步,在城市乡间、街头巷尾感受文学的日常和思想的启迪。仔细想想,这种关注文学的电视节目其实很少见。

  还有多少人在品读文学?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至今活跃在文坛的中坚力量,如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等,几乎都是在80年代崭露头角。那个时代,大众对于作家的了解往往基于他们的文学作品,而他们的真实生活读者则无缘得知。

  近日,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纪录片节目《文学的日常》登陆海峡卫视,并在优酷独家网络播出。节目聚焦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小白等五位中国当代作家,以影像为载体,通过作家与吴啸海、焦元溥、史航、谢有顺、高翊峰等五位朋友两天一夜的对谈、走访、体验,寻找文学的发生与萌芽,探索时代与个体的关系,以思想反刍生活。

  在1月份采访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总监洪雷时,他就曾透露,海峡卫视将打造一档聚焦文学主题的纪录片节目。这听起来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题材,但洪雷的态度很坚定,“作为一个主流媒体,要有责任和担当。我们有责任在这个时代发出一些能引发大众思考的声音。”

  的确,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游戏、明星、网红,令人眼花撩乱。才华横溢的诗人,天马行空的作家,酣畅淋漓的文字,身临其境的故事,还有多少人在细细品读文学?还有多少人关注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世界?

  “这是一档‘不合时宜的节目。”《文学的日常》总导演王圣志说,“在短视频、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我们创作了一个慢节奏、深思考的长纪录片。这对于导演和观众都有难度。”

  但他对观众有充分的信任和期待,“大众是复杂的,他们的娱乐消费是多元化的,不能被大数据简单归类和‘喂养。如果所有人都追求‘短平快,这何尝不是一种单调呢?我们要允许有难度、有深度的片子存在。文学的确是纪录片创作中的冷门题材,但一定有一批关注文学及文学背后故事的观众,也一定有一批观众在特定的心境和时空里,需要一些沐浴精神的内容。”

  令制作团队意外的是,《文学的日常》在做内部测评时,很多年轻人被打动。也许是因为对人生、对哲学命题的思考无处不在,不分年龄,不分时间和空间,给观众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非常有意义。

  《文学的日常》是海峡卫视在创新传统纪录片领域结出的一颗新果实。相比综艺节目的更新迭代,纪录片的创新似乎并不活跃,但海峡卫视一直在探索。此前推出的《早餐中国》让行业和观众看到新传播语境下纪录片的新形态。谈及纪录片的创新,洪雷表示,“所有的作品还是要回归创作初心,知道表达什么、向谁表达,不能为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综艺+纪录片、剧情+纪录片都是我们接下来会探索的新方向。”

  “好的创作给受众留下思考空间”

  优秀的人文纪录片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以及价值追求,展示人性,以实现时代价值和人文意义的统一。

  《文学的日常》没有单一聚焦文学创作,而是深入浅出地带领观众在精神世界遨游。也许跟文学创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恰恰是对生活细节的思考,带领观众开启一段又一段思想旅行。正如洪雷所言,“人生的感悟不一定要归纳为哲学课本上的话语,有些感悟可以是浅显的。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会给受众留下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文学家、作家多数是世间的沉思者和观察者,这也让《文学的日常》体现出很强的思想性、治愈性、时代性。疫情的突然袭击让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受疫情影响,人们开始了关于所处环境、人性、生活、命运的思考。

  这不禁让人想起节目中作家马原的经历。2008年查出身患肺癌的马原前往西双版纳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那里,他造房,以喜欢的作家命名每个房间;买林,任其自由生长,保留原始风貌。在自己创造的乐土上,他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参悟人生的意义。

  “这就是时间的威力,时间自己切割出幸福与不幸的界限,时间让绝望统治了每一个还活着的人的心。还是时间,借了一个年与年的节点,将灾难与新生活做一次彻底的切割,让人们的心里重新萌发出希望。”当他再次读起《姑娘寨》里的这段文字时,观众和他在心灵上产生了某种关联,这样的故事对普通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也能让观众从中得到启发。

  之所以會有这种情感共鸣,在洪雷看来,“究其原因在于相较其他艺术种类,文学更直观,文学家、作家不仅有深刻客观的理性思考,还有丰富敏感的情感,他们在洞察社会现象时会有更独到的见解和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并能迅速提炼出自己的思考。节目组希望通过《文学的日常》把这些有思想深度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来自内心的表达往往是最好的表达。《文学的日常》没有带着既定议题开启一场探寻之旅,而是让作家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作家在节目中不一定要推荐某本书,而是通过对时代共有问题的思考,和观众达成情感共鸣。王圣志举例道,“一个作家书房中摆放着哪些书,对于关注他的观众来说也是一种精神洗礼,可以成为大家共同借鉴的精神资源。”

  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既要有思想深度又不能陷入枯燥和乏味的桎梏,为了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学的日常》在嘉宾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有丰富人生阅历和大量生活细节的生活型作家,以及旷野型作家。“或许他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很丰富,或许他非常擅长对生活细节的把握,这些都能强化节目的可看性。”王圣志表示。

  一次关注当代文学的田野调查

  “文学”是宏观而抽象的,是很难用影像来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然而,如果将“文学”的落脚点放在细腻而具象的“日常”中,难题便迎刃而解。

  《文学的日常》通过真实的田野调查,让作家走出书房,走出精神世界,来到大自然、街头巷尾、村庄、城市等特定环境。同时,通过“朋友拜访”的形式,带领观众进入作家的生活,看他在朋友面前自如坦露对生活、对创作、对人性的看法,在具象世界里思考、表达。

  節目中,马原带着吴啸海去看他亲自打造的“文学城堡”,探索茶厂的故事,在大森林中感悟个体与大自然的关系;马家辉带着焦元溥走过的街区,满载着他对童年、少年时代的回望,以及对旧有生存坐标的打量;小白带着高翊峰走在上海街头,去弄堂里看穿着睡衣的上海人,在上海的老洋房里讲述过去的事,在时光流逝中感悟人生得失……

  “《文学的日常》在行走中引发观众思索,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哪些生存状态值得跟随?通过对作家多个生活侧面的呈现,勾勒出他们精神世界的轮廓。”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岱宗给予节目高度肯定。

  令王圣志自豪的是,节目中的每一位作家都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这些话是经过长时间思考的,而非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大话、空话。然而,让这些精神世界如此强大的作家们敞开心扉,是拍摄过程中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

  毕业于中文系的王圣志热爱文学,编导和读者身份的重叠让他在这场“硬仗”中多了一点优势,但仍然要下很多笨功夫。对于每位作家,他都要花至少2个月时间去阅读他们的作品,看相关的评论性文章,力求在前期沟通和拍摄过程中能真正走进并打开作家们的内心。同时,拜访者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朋友之间真实、交心的谈话、吐槽、抱怨,让作家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我是我啊,我是我。”节目中,马原对着镜头重复这几个字,情绪有些激动。这句话也准确传达了《文学的日常》在作家形象的展现上对真实的极致追求。节目中的马原,没有作家权威、深沉的样子,侃侃而谈,浑身散发着轻快的气息。这是一种几乎完全真实的记录,跟其他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会有抱怨,有不满,会说错话,节目刻意保留了他们生活中的‘穿帮,还原了真实的作家形象。”王圣志表示。

  当然,作家的表达也是需要激发的,“影像在记录当下,文字在彼岸。”这是王圣志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拍摄作家小白时,我们带他去了文庙,看一个学生在祈祷考试顺利,由这个场景讨论的话题是大脑的表层因素中刺激是怎么完成的。通过当下祈祷的画面,刺激作家表达,画面和语言表达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

  何谓文学的日常?人间便是日常。《文学的日常》让人们看到,那些引人深思的文学创作,其灵感和发源地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不论是文学还是纪录片,二者的创作都是人物的故事化。没有了活生生的人,也就没有了故事与情节,更没有了吸引受众的内在本质。

  (薛少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