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与裂变的科创路径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质量发展,青岛,互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25 15:41
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城攻势、首届青岛创新节……一系列先声夺人的创新举措,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战略实践,一系列逆势上扬的成绩,使 “十三五”时期的青岛成为全球优质科创资源集聚、互动、耦合的策源地。
迈入“十四五”,谋求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青岛“骨子”中的创新创业基因尤为突出。人才、资本、科技、孵化等全链条耦合的青岛,聚焦于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不断引进新要素,配置更多新资源,在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上,开始加速。
用好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即在更大的空间里整合资源,让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和耦合,通过做发展的乘法实现价值倍增。
开放和平台思维依然是青岛最大的优势。深度融合“一带一路”、RCEP 签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叠加,为青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级拓展了战略空间。 2020年年底,青岛出台的“青创十条” 构建起“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撑体系,将体系与科技研发、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构建“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为青岛提升科创引领力提供了一把核心秘钥。
如果说,树立平台思维是从无到有,那么用好平台思维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则是从有到优。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领域,青岛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同时,青岛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沃土,因此便产生了落户青岛的想法。”在青岛星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诗雅看来,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既“亲”又“清”的营商环境与他们在此办学的意向不谋而合。
如何用好平台思维实现倍增效应?刘诗雅认为,目前青岛在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环境、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 “十四五”期间,青岛应更加充分利用好“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 “4+1”发展生态,吸引各类创业主体来青创新创业。
从市场角度来看,刘诗雅建议:“希望下一步青岛能够针对虚拟现实产业出台精准产业扶持政策,使得政策的覆盖面更广、吸引力更强、支持方式更丰富、政策力度更优;支持虚拟现实相关机构、企业参与或举办产业重大活动,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等,加大虚拟现实产品推广力度。
此外,用好平台思维,还意味着要利用好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以及上合等国际客厅,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青岛打造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倍增效应。”
打通自主创新的良性“双循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201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犀利地指出:科研工作不只要把论文只写在纸上,更要写在青岛的大地上。突出企业科创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大程度上在于科技创新主体与企业和市场没有很好地融合。
如何解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诸多难点,打通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双循环”?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王玉海认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首先在于科研本身要破除“唯论文”导向。在他看来,“学”是基础探究阶段,是解决从0到1的可行性问题;“研”是产品化的阶段,是解决1到n产品化问题;“产”是商品化阶段,解决n到n+1的商业逻辑问题。过去,高校、科研院所的考核指挥棒主要是在鼓励写论文,因而在成果转化上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青岛要发挥好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让企业扮演科研项目“出题人”,科研院所扮演“解题人”,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王玉海认为,“十四五”时期是科技创新助力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发展期,青岛应更加注重扶持本地有韧性的企业和院所,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此外,应合理规划好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发挥优势、布局未来、适当补短,激发起企业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投入热情,助力高校院所既能在前进方向上仰望星空,又能在协同开发系统上脚踏实地。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三民”活动公开云述职报告会上,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一定要有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要把企业、基金、研发团队等各种创新要素捏合成块,让他们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这样成果转化才会越来越顺畅。”
从近年来青岛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来看,不论是歌尔+北航青岛研究院的合作模式,还是青科大与橡胶股“无围墙的校园”模式,或是去年刚成立的半岛科创联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专业团队的市场化运营下,搭建起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研发人员之间的对接平台。在这个信息及时、透明公开、双向互动的资源平台上,科研人员的研发活动完全是基于企业的技术需求。在企业与研发成果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创新联合体,为优化产学研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打通了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良性 “双循环”。
竞速与机会
推动科技创新,一座城市不能平均用力,要依托自身基础特色和比较优势。
以市场导向促进科技创新,青岛必须找到产业和科技研究的融合点。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青岛海洋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拥有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如何把青岛海洋科技的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产业优势?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宋海妹认为,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首先要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人才的基础优势。目前,企业最缺少的是能将项目实现产业化的海洋科技高端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备科技前沿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能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政策上仍需优化。“建议青岛加大相关政策引导与补贴,让更多的高端海洋科技人才愿意留在青岛或者愿意来青岛发展,为青岛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入科技活力。”
此外,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还需要感召、聚集各方面的创新创业资源,打造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宋海妹认为,“十四五”期间,青岛还应当发挥好上合示范区、自贸区等区位优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的内外双循环,持续优化和完善“热带雨林”般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青岛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难依然不少:青岛的企业创新主体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缺少大体量的科技头部企业和高科技上市企业;青岛科技产业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需继续构建研发、制造、产业化等环节充分打通的全产业链条;创新创业生态还需进一步培育完善,目前青岛仍缺少专业化、市场化的高端科技服务机构等。
反思是自守的盾牌,也是进击的武器。只有补齐短板,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才能向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雄伟目标迈进。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没有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流城市。站在“十四五”时期的历史新起点上,青岛既应该有舍我其谁、志在必得的充足信心,也必须有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底气和决心,抓住创新创业这个牛鼻子,创造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让这座青春之岛增添更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