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纺机企业“智能”破题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企业,纺机,经济发展
  • 发布时间:2021-01-25 15:57

  2020年,在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国内经济增速由降转升,消费和投资企稳回暖,出口恢复超出预期。在此形势下,纺机企业在防疫用纺织设备的拉动下,出口大幅增加,行业经济运行指标降幅进一步收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纺机企业营业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9.87亿元,同比减少 26.48%,降幅较2020年上半年扩大1.62 个百分点。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对于纺机企业来讲,疫情是危机,也是时机。是它让纺机企业在变局中成为了变“局”者。记者采访了以环球集团、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和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纺机企业负责人,探解“局中人”眼中的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蜕变。他们眼中的“更具底气与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动能释放”等,或许可成为观察国内民营经济发展的可选视角。

  企业爆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因纺织工业强盛与上海、天津位列全国工业城市的前三强,素有“上青天”的说法。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纺织工业不再是青岛的支柱产业,逐步转移到了郊区。

  追寻青岛纺织工业的辉煌历史,我们来到纺机重镇——西海岸新区。这里有800多家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坚守并努力耕耘着纺机产业阵地,纺机年生产能力10万台套,市场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几十个国家、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

  西海岸新区是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 梳棉机占全国销量的 75%,喷水织机占全国销量的90%,粗细纱机占全国销量的70%,多次荣获“中国纺织机械名镇”“山东纺织机械产业综合实力第一镇”的称号。

  记者采访的环球集团、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和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就是这个纺机名镇企业中的佼佼者。在2020年这场变局中,他们以“智能”谋求“不变”。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因国外疫情的爆发,很多纺织订单转向中国生产,纺机产业市场迅速回暖,纺机企业爆单,部分企业的订单甚至排期到了2021年年底。

  “纺机行业原来是‘三年峰三年谷’的一种状态,就是好三年差三年。 2013年以来,基本上保持上涨和平稳的态势。”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邢相虎表示,2020年一场疫情打破了这种平衡。这一年,受疫情以及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影响,产销量比上一年下降20%左右。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影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国外订单取消,国内订单相对平稳。第四季度,由于国外疫情的暴发,很多纺织订单转向中国生产,市场迅速回暖。“海佳还接到了恒力集团6000台喷水织机的定单,额度为5亿元左右。”邢相虎说:现在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年底。

  环球集团深耕纺机54年,部分系列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粗纱机、粗细联系统、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在全球同行业中具有重要的龙头位置。在2 0 2 0年这个变局中,环球集团属于“不变” 者,订单不愁且已经排到了2021年6 月份以后。“这是使用环球智能工厂前后两个应用场景的对比,第一个是传统的纺织工厂,这个纺织工厂也是应用了全球很早以前老的设备,第二个是应用了我们产品的比较现代化、智能化的纺纱工厂。”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阳春介绍,通过1 0 万锭的纺纱工厂改造的前后对比,产能提高了40%,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而当前内部装备的改造,投资回报时间不到4年。” 在管阳春看来,企业在变局中的“不变”,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勇闯市场。

  “智能”破题

  经过疫情的洗礼,青岛纺机龙头企业思考了很多东西,除了跟国内外同行比较效率、成本以外,更在思考整个行业的优势、短板和发展趋势,并做出改变。

  难以否认,纺机企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差、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突出等问题。事实上这不仅是纺机产业的问题,也是许多传统产业的通病。邢相虎透露,在技术研发方面,在与日本纺机进行了数据对比后,在关键的系统指标,我国与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的无梭织机的生产和研发,设计的阶段,我国无论从设计理念、方法,以及设备加工精度,装配一致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先进行业代表,如德国多尼尔、比利时必佳乐都已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以优衣库为例,已经实现了从市场到研发的反馈机制。“柔性智能制造是为了适应个性化的需求。”邢相虎说。

  好的对手如同一面镜子,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流程工艺,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是国内首个高端无梭织机数字化工厂。它的技术核心是通过工业、作业标准化,依靠先进自动化设备,以及物流和信息化管理, 来解决目前纺织机械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问题。以高端无梭织机为例,它的研发和制造,可以促进下游高端纺织厂智能化提升,从而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人严重短缺,这是纺织行业的痛点。“我去过几次车间,里面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高、噪音高,劳动密集度高。”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前明表示,作为制造业,纺机行业应先解决先进制造业问题,先进工艺化及自动化的问题,也就是在车间生产的过程中加入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让原来的脏、乱的环境彻底改变,从而也把人力从这些环境当中解脱出来。

  2020年12月23日,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纺织机器人创新创意项目方案》正好解决了以上难题,通过智能纺织复合机器人,将纺织工序内的梳棉和并条工序结合起来,能够自动完成梳棉机空桶与满桶的交换,解决人工搬运棉桶效率低的问题,据统计,成本节省了60%,工作效率提高10 倍。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起强表示,只有把纺机自动化提高了,我们才会在国际同行业中更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管阳春认为,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解决客户的痛点,解决行业的痛点,这是环球集团解决方案的说明。2020年12月23日,环球集团发布的《纺织装备智能制造生态链示范项目创意方案》,整合了客户的上下游,实现了各生产工序设备的互联互通,赋能纺织工厂打造全流程纺织生态链系统。

  由此可以看出,“智能”正在为纺机企业破题,尤其是研发的智能纺织机器人,专家称之为纺织行业的一次变革。

  补链强链延链

  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提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就青岛纺机行业而言,产业链供应链是影响企业发展、行业进步的重要环节。供应链的完备性与优化性,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的发展状态。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纵观行业企业发展,我们发现,也只有把握好对供应链的运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企业才有可能做到良性发展。

  企业、行业以及诸多外部客观因素影响着供应链产业链的完备性。对于纺机行业,传统产业的通病会直接影响到纺机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以及延伸。此外,就客观因素方面, 2020年疫情也对纺机行业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首先是国际方面,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严鹏飞表示,原来很多全球化采购,现在由于不同国家疫情的影响,国家和国家之间供应链产生断链,急需补链。其次是国内方面,严鹏飞提到,国内区域产业布局方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今在行业内最重要话题就是产业链的补链,供应链的重构。

  当下,对于青岛纺机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的是搭建平台汇集资源,运用先进技术以达到为产业链供应链补链的目的。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金风明认为, 从整个行业的解决方案角度来看,需要以平台为抓手,把整个企业的内部进行管理。另外在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的上下延展链中,通过平台进行构建,把大量的流量引入到平台,再通过这个平台为企业内部,为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赋能。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曾庆田认为,纺机行业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对部分存在问题的产业链进行修复,更需要延长和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一是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产业链中,要做到深层次运用新信息技术,对企业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大布局。二是要打造生态链,这个链必须是连接着产业上下游。在明确企业定位后,明确所需的是全链、补链还是长链,以及企业和上下游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三是要向平台化转变,企业要真正转型不能只依靠做系统,要更多的去向成果转化。这不光是针对纺机制造业提供整个数据的平台支持,要慢慢向中小型企业辐射,向大型制造业企业辐射,为其提供平台支持。

  在疫情的当下又恰逢工业互联网浪潮,纺机产业也正站在机遇的路口,青岛纺机行业未来可期。经过几十年发展,青岛的纺机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目前产品包括清花机、开棉机、梳棉机、粗纱机、喷水(喷气)织布机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品。如果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建立纺机供应链专业平台,不仅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补齐 “并条机、细纱机、络筒机”的产品缺项、形成完整的纺机产业链条,还可以大大提高市场要素的配置水平,不局限于一地,不局限于一企,而是依托原有的产业优势,逐步扩大影响力,在全省、全国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的能级提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