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陕南是建成于1930年的法式公寓里弄住宅,在清水红砖墙和淡黄色水泥拉毛饰面的建筑外表下,内部楼道至今保留着最初的装饰图案和细节。走进设计师李蔓的家,前厅一隅由Pierre Frey复古墙纸、贵州少数民族拼布和土库曼斯坦老地毯装饰而成,与这栋老建筑之美浑然辉映,时光仿佛在这里定格。
120平方米的老公寓挑高足有3米2,客厅和前厅临街,窗外有梧桐夹道,光线在这里零星徘徊。搬进来之前,李蔓花了3天时间观察这里的光线变化,最后刷了一个顶部留白的绿色厅堂:朝南的餐厅是明亮的果绿,过渡到客厅是深一些的绿,两处跳了4个色阶。“现在的空间用色能弥补采光的不足,也考虑到和家具颜色的衔接,得让所有物件相融进去。”李蔓在主卧墙面上同样运用了色彩手法,挑选了带竹节纹的暗红色真丝壁纸,于亮光面和背光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质感,使内敛沉静的卧寝底调更富于变幻。
满屋子“不争不抢”的家具都是她多年来的收藏。李蔓笑言,这个家并无精心设计,都是她个人的生活累积和印迹:20世纪50年代的捷克水晶灯、路易十六时期的古董壁橱、Queen Anne风格的日式大漆柜、Art Deco风格的法式餐边柜、海派风格的家具柜、江南地区的木雕洗脸盆架、伊朗的手工地毯……各种风格杂糅的家具家饰,在这个家里兼容并蓄。苗族的银饰、苏州的老绣片、英国的乡村版画、阿富汗的绣衣和现代艺术作品也能奇妙地共处一室。“其实放进历史的长河里看,它们只是闪现于不同阶段,新生的也是过去的。”
李蔓解释说,“而家是承载生活的容器,我希望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李蔓是景德镇人,家里从事外销瓷出口行业,她打小就见识过当地瓷厂所有的艺术瓷。她高中读的美术,梦想是成为像珂勒惠支那样的女版画家,结果大学时误打误撞进入了室内设计专业。课题研究的是空间与陈设的关系,工作多年后她也一直埋头于此。李蔓拿出一套家用的青花梧桐餐具举例,它来自景德镇人民瓷厂当年的外销瓷。“好产品的设计语言不多不少,能融进任何空间。”因工作关系,她每年至少有两个月在国外,这也成了她收藏的契机,比如看到Jim Thompson泰丝的图案语言非常好,她会买面料回来自己包椅面、靠枕甚至床头板。在外旅行时,她也会带回心仪的各种物件,开始是自己一个人背,后来是和先生一块。两人结识于泰国的小岛,如今这位英国理工男对各种家居风格也谙熟于心。
在李蔓看来,没见过世界,哪有世界观。她至今最宝贵的人生经历是当年裸辞,做了18个月的背包客。2012年年底,她从拉萨出发,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东南亚、南亚和欧洲。每到一个新地方,她就跑去当地的博物馆、古董市场和设计酒店看好东西;她也住青旅,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流聊天;她寻访当地特色的工艺工坊,收集各个地方的供应商资源。行过万里路,让她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人文和生活方式,尊重每种文化的存在。家里有3座来自缅甸、用于庙宇供品运送的供佛塔,最大的一件制作于19世纪,使用柚木制大漆金箔工艺,佛塔采用传统的黑金色Shwe Zawa风格装饰。李蔓将其供奉于客厅白色云石基座上,在家好似身居神殿。
李蔓是个十足的“安缦痴(Amanjunkie)”,并且曾在Jaya Ibrahim工作室和自己的偶像共事。回忆起这段愉快的时光,她学到最多的是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对氛围的营造和对意境的追求,这也让她一直践行从材料和工艺出发,探索作品的空间语言。在本职之余,李蔓还在大学任教,教导学生跳脱出本专业的单元格,对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材料都要融会贯通,以及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比如艺术和历史。“在设计背后,是更大的美学系统在支撑。”李蔓说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