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行业声音,重振区域活力——访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区执行副总裁麦高德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会展,业务,希望
  • 发布时间:2021-04-15 14:46

  作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主办集团,英富曼会展亚洲区的业务在集团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疫情当前,公司综合考虑外界挑战和市场需求,在区域各市场的复展之路上谨慎而从容。近日,拥有30 多年区域会展从业经验的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区执行副总裁麦高德(Michael Duck)就亚洲市场展望等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英富曼会展集团应对疫情的心态以及目前的复展情况。

  麦高德:虽然在中国大陆,展会已经迅速重启,但是由于目前亚洲其他市场仍然有很多挑战,所以复展情况还很难预估。

  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区团队的一些成员经历过2003 年令人惊骇的非典疫情,这让我们对于展会取消、延迟有了一些关键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也让我们学会了在危机中如何管理团队。即便如此,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广和程度之严重依然让人始料未及!

  在疫情中,英富曼会展慎重考虑外部环境与公司的发展规划,将这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针,为员工在与同事和与客户的沟通中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公司力克各种外部条件和恐慌氛围,一步步重建客户关系,无论是通过线上会展还是实体展会。正如我们的集团首席执行官 Stephen Carter 指出的:“英富曼会展集团本身已经成为一家拥有雄厚实体活动的数字化公司。”

  当前,疫苗已经开始规模接种,我们对于亚洲地区的会展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一阶段的主要挑战变成了重振各地对于会展的信心以及何时解除商旅隔离政策。

  记者:您对于2021 年亚洲会展市场的期待和展会经营策略是什么?

  麦高德:我的期待就是一切都尽快回到正轨,没有人希望行动受到限制。

  2021 年,我们将继续推进从去年开始在各地制订的复展方案。去年,我们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成功开启了线下展会。今年,我们将继续与当地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严格遵守展会防疫措施。虽然各地的政策有些许不同,但由于英富曼会展集团自己制订了颇为完备的《英富曼会展全保障方案》,我们在遵守各地防疫标准时就觉得相对顺畅。

  我希望相关机构能够尽快出台人员接种新冠疫苗的国际证明。目前,新冠阴性证明被广泛认可,但也流传着很多假证明。因此,需要有认证过的、也许是电子版的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这样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跨境旅行。

  记者:在亚洲政商界领袖的眼中,会展行业的形象如何?他们如何看待展会的作用?疫情下,政府高层是否听到会展业的呼吁?

  麦高德:问得好。这也是我作为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区和UFI 管理层成员一直在呼吁的方面。英富曼会展是上市公司,我们经常能在展会现场遇到经济界的知名人士,而他们也总是会因展会现场的活跃氛围深受鼓舞,满意而归。

  政府高官也十分喜欢为展会开幕剪彩、开幕致辞、公开亮相,并在展会现场对于展览的魅力有了深刻印象。但是,会展业界也要一直努力呼吁,增强会展业在政府高层眼中的印象。

  记者:您怎样看待会展数字化进程?英富曼会展在这方面的策略是什么?

  麦高德:疫情以来,所有会展企业都不得不加速数字化进程,并为客户提供更多数字化产品。这带来的益处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大大加深对于客户的了解。新的会展相关技术和软件让我们可以举办线上展会、研讨会等,这也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什么、不可以实现什么。当前,我们的数字化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但这还远远比不上线下展会收入的水平。我想说,我们越能有效使用数据、理解市场需求,我们的数字化业务就越能够增长。数字化展会和实体展会的融合,以及二者如何融合,也许会为会展行业带来更大的机遇。

  记者:对于今年想在亚洲地区寻找商务机会的主办方,您最大的建议是什么?如果时光倒退一年,面对新冠疫情,您给自己的忠告将是什么?

  麦高德:耐心。在亚洲,如果想快速建立商业关系只会徒劳无功。历史上那么多个世纪积累的沟通经验造就了如今的思维方式,人们之间需要有信任和友谊才能建立起深度的商业联系。如果谁想在亚洲“赚快钱”或对于事情不如自己预料的进展快就马上生气,将不会在这个地区建立持久的商业关系。

  至于给一年前的自己的建议,我一定会让全家人跟我在一起,而不是让我的儿子一个人在闭锁期间在伦敦独自工作,完全没办法飞来香港。

  最后,我鼓励大家一定要继续拥抱希望,希望我们能很快见到这条漫长隧道尽头的光明,继续相信人类美德的力量。这么大的灾难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次,我们终将恢复常态,尽管我们不确定具体是在什么时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