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方言里的“伴当”

  中国甘肃省西部,有长达1100 千米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得名“河西走廊”,在行政区划上分为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当地的汉语方言主要是以兰州、银川方言为代表的兰银官话。其语音特点为古代的“清声母入声字”,比如“一”“七”“八”这几个数字,都跟“去”字读成一个调。

  河西走廊偏于西北一隅,当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河西方言的汉语里仍保留了其“古色古香”的一面,比如有两个熟语就显得相当有意思,即“一个老爷,两个伴当”与“跟伴当”,里面的“伴当”一词堪称历史悠久。

  “伴当”最早见于元代作品。在《蒙古秘史》中,“伴当”就是蒙古语“那可儿”的汉译。它起先多表示“同伴”“朋友”之意,后来又衍生出了“随从”“奴仆” 的意思。在元代,“伴当”应是当时北方汉语的日常口语词汇,所以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为学习汉语而编纂的《老乞大》里,开头就是“伴当,恁(您)从那(哪)里来”?其中“伴当”相当于如今的“大哥”“朋友”“师傅”之类的称谓。

  有趣的是,《老乞大》这本“学习教材”,在明清年间倒是“与时俱进”,追踪北方汉语口语的演化修订过好几次,而其中的“伴当”,就被改成“阿哥”“大哥”“火(伙)伴”“同伴”“朋友”和“客人”之类的说法。反过来,“骑著(着)鞍马,引著(着)仆奴”里的“仆奴”倒是在后来的版本里改成了“伴当”。这说明在明清时代“伴当”一词已不再像《老乞大》形成之初那样多用作招呼语,而是只剩下了“奴仆”“下人”的意思了。对此,《明史》里也有记载,“皂隶伴当”这样的下人在穿着上有特定规矩,即“不许着靴”。

  只不过,这个用作“奴仆”“下人” 的“伴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湮没无闻。到了现代的通用语里,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已经完全看不到“伴当” 的踪迹了。

  但是在现代河西方言中,仍旧在“一个老爷,两个伴当”与“跟伴当”这两个熟语里保留了“伴当”几百年前的用法。比如某人打发另一人去做一件事,而后者表示一个人不行,需要再派人协助时,某人就会说:“你还事情多,一个老爷两个伴当。”此外,要是丈夫在家干活时,一会儿让妻子端水,一会儿又让儿子挪凳,妻子可能就会抱怨:“你这个人干个啥都得叫人给你跟伴当。”这两句里的“伴当”,就是“随从”“奴仆”的含义,实在是古意盎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